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579237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文化促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大兴路小学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2012年,我校被“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吸纳为课题实验学校,并承担了总课题组的子课题项目。两年多来,在总课题组徐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校课题组积极参与总课题组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和步骤,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了我校的课堂,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同时,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整体提高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课题

2、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成果,现特申请结题。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许多学

3、校积极响应,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吸引和鼓励青少年学生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许多学校顺势而为,纷纷开展与经典诵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相关课题研究,在基础理论、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作为必修课程,制约着经典诵读的研究和推广。在这种背景,我们参与和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师生对开展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有利于探索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有利于创新学校的德育方式,有利

4、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蕴。二、研究过程 2012年,我们申报课题成功后,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很快成立了课题组。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课题研究重点。我们把大兴路校园文化的三个切入点:环保、雷锋文化、汉水文化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开展校本化研究,开发和实施经典的校本课程,转化研究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42012.6):申报,立项,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根据我校在市级子课题中承担的任务制订校级子课题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分工,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学习,明

5、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阶段(2012.72014.2):开展研究,组织活动,展示成果。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展了校内课题组论文比赛,评选出的十二篇作品参加2012总课题年会论文比赛中有近十篇老师的论文荣获一等奖。课题组开发了雷锋精神伴成长、唐诗鸟语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此间,我校被总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王继承校长被评为“先进校长”,张熙琳、宋云被评为“先进个人”,一批教师的研究论文获奖。第三阶段(2014.32015.6):汇编科研成果,进行结题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三、结果与成效分析 1、有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学校文化系统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终

6、究是塑造人的教育,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校以校内雷锋塑像为德育“抓手”,打造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绿色德育”处处显现。(1) 评选“锋”范少年,形成“绿色德育”的五个维度。(阳光、爱心、智慧、自律、责任) 在学生层面,我们将学校“绿色文化”与雷锋精神示范有机结合,推出“锋”范少年评选,培养学生阳光、爱心、智慧、自律、责任五种风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培养目标中,体现“绿色德育”的人文性。在“锋”范少年评选中,学校并不满足于“做一、两件好事”,学生只要有某方面的突出表现、体现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有可能当选。例如六年级魏子云同学自己刻苦努力学习,还热心帮助后进生。

7、她放学后给同学讲题,有时候很晚回家。三年级黄祺垒同学经常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为家庭困难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毫不吝啬,其行为也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五年级袁哲同学身体条件差,运动协调能力受到影响,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刻苦训练,在学校举行的跳绳、踢毽,篮球等比赛中也能取得好成绩。正是学校里有雷锋精神的围绕,一批批“雷锋”小传人在不断成长和涌现。学校的雷锋雷锋文化知晓率调查问卷显示出,我校的学生将雷锋的新时代精神融入到了每一天的生活、学习之中。“锋”行校园的氛围不断促进学生们的成长。(2)评选“锋”范教师,推动“绿色”师德建设。在教师层面,我们将雷锋精神与教师精神的共同点进行整合,找到结合点,推出“

8、雷锋奖”,鼓励教师争做敬业模范、奉献模范、团队模范、进取模范、服务模范。每年35前夕,由师德委员会对“雷锋奖”教师进行评选表彰。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两届“雷锋奖”评选,共有15位教师获此殊荣和提名,他们身上看似的平凡举动令人感动。例如汪晶晶老师,在回家途中不顾路途遥远,把素不相识的迷路学生安全送回家;张靖老师在母亲重病化疗期间,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陈婵珊老师工作刚满3年,凭着一股钻劲和执着的干劲,在区内已崭露头角。这些教师都在以不同方式传递着雷锋精神的正能量,成为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 我们以“雷锋奖”推动师德建设,以“锋”范少年造就学生品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传承守淳文化,提升自己

9、。近些年,学校的“学雷锋”活动也经常被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武汉电视台宣传报道,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的师生人人知晓雷锋名言,都有自己的雷锋名言新说;学生续写雷锋日记,有小小志愿服务岗位;教师自编“学雷锋 扬师德”短信;学校结合校园文化,重新填词学习雷锋好榜样,编成文化操,通过大课间在全校传唱。(3)“锋”行校园,“绿”无处不在。 我们的校园网站单独开辟了“锋”行校园版块,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见证了大兴路小学师生的成长与足迹。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已在“大兴人”心中生根。今年3月,学校先后举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主题展览,面向兄弟学校开放;在武汉雷锋陈列馆挂牌校外德育实践基地;

10、邀请湖南雷锋纪念馆首任馆长、长沙雷锋学校校办负责人到我校作专题报告,学校的雷锋文化打造自此迈向了新的高度,学校的“绿色德育”体系初现成效。2、 唐诗鸟语传统古诗词呼唤环保意识,让环境教育得以延伸和拓展。30年来,学校的绿色行动从未止步,追求环境的“绿色”关爱自然,作为另一种信仰坚守了30年。近年来,我们在环境教育方面进行了的新探索,刮起一阵又一阵新的绿色旋风。在学校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校园的环保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编写出集了唐诗鸟语一书。我们认为,古诗词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是扎根于泥土的大树,我们在品尝它甜美果实的同时,为它浇水施肥,让它更加枝繁叶茂,

11、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也就说,我们要学会用现代视角,创造性地解读古诗词,使之不断地适用于新的情境,生发新的内涵。唐诗鸟语校本教材的编写,让全书以与鸟有关的古典诗歌为载体,通过创造性的解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释我校绿色文化的理念。读本精心选取了100余首与鸟类相关古诗,除了通识性的注释和讲解,以便于学生诵读之外,更从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的角度感悟古诗。也就是充分利用诗歌形象丰富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传达绿色文化理念。例如,在读本中有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鹭鸶“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读本借这首诗告诉学生: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

12、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么美丽的鸟儿我们怎么忍心去捕杀他们,去伤害他们呢?师生们在诵读一首首经典古诗的时,既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又感悟到爱护环境,保护鸟类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2014年9月,我校“汉江寻源”活动又拉开了序幕,一批环保教育的优秀教师和校“环保小卫士”们一路寻找汉江的发源地,跟踪汉江水的质量。他们所写的调查报告震撼人心,给全校师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环保课”。该活动还得了楚天金报的跟踪报道,“环境教育”走出了课堂,让大兴路的“绿色教育”深入市民的心中。 3、聚焦含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开发,让传统文化力量形成强势辐射。我校将课堂教学

13、作为实施传统文化的中心环节,取相关骨干教师、个别实验班和实验年级进行校本课题开发的研究。开发并编写了以雷锋精神、环境教育为主题的低、中、高学段系列校本教材。安排一名课题组作为专职教师,执教的同时进行课题研究,将学校特色通过课堂教学的渠道引向深入。(1)师生共同学习古诗诵读。为了配合实验班级的研究与实验,我校大量购置了名师古诗教学光盘,组织师生共同观摩学习。教师学习名师如何授课,学生也亲眼目睹了同龄的孩子是如何学习古诗诵读的。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古诗的兴趣,也有效的提高了师生诵读技巧。(2)加强古诗教学的教研工作。我校实验教师在积极投身课题研究的工作,教研组多次组织教师进行

14、古诗诵读教学的专项研讨工作,并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古诗诵读教学大练兵。我校教研组长喻纯老师面向全市开课,执教的鹭鸶一课,教学中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体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精神风貌,人文素养。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3)每日晨读诵读经典诗文。每天我们将早上的静息晨读时间作为经典诵读时间。学生们或读着“诵经典”的中华传统名句,或读着“唐诗鸟语”的名篇或沉浸在“弟子规”“三字经”的韵律中。因为参加实验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所选诗文只要求大致理解其内容,了解人文背景,学习传统民俗知识,并发掘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5、,探讨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了三年多的熏陶,学生能随口吟诵几句古诗词,传统文化的底蕴在大兴学子的骨子中漫延开来。(4)积极参与中心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有限的经费里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组的学习实践活动。先后派实验教师远赴长春、昆明等地观摩学习。并使学生拓展视野,传承传统文化展现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利用经典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课题研究虽然接近尾声,但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却没有结束。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空洞而广泛的课题,如何把富有人文内涵的传统文化理念扎根于校园,扎根于每一个师生的心中,把课题做小、做实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方向。这是一条只有开始没有终点的研究之路,在这条长满荆棘也盛开鲜花的道路上,我校全体师生,会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把传统文化的火炬高高举起,照亮每位师生的精神家园。虽然研究过程中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研究方法,但这次的课题研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成长的舞台,也促进了我们师生的共同成长。 大兴路小学课题组 2015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