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573625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征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大学生考试焦急情绪的心理征询案例报告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大学生考试焦急情绪的心理征询案例报告XXX (姓名) XXXXX(单位)摘要:本文是一位具有考试焦急情绪的求助者进行心理征询的案例报告。由于求助者在步入大学后第一次英语考试成绩不及格,致使此后的历次英语考试都紧张焦急,并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征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放松治疗,协助她矫正了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减轻了紧张焦急的限度。核心词:考试焦急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 系统脱敏法一、一般资料刘某,女,2岁,沈阳某大学大三

2、学生。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亦无精神疾病史。家在辽宁某都市,妈妈是某小学教师,爸爸为公务员,家境良好。独生女。与父母同住,妈妈性格好强,爸爸性格较温和。刘某从小就诚实听话,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很受教师器重。性格偏内向,大学同窗中朋友不多,高中此前的几种好朋友也联系渐少。症状自评量表(SC-90)测验成果:躯体化因子2.6分,焦急因子3分,其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属正常。 EPQ测验:E=40,N=5,P=5,=5。性内向人格,偏抑郁质。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每次英语考试前一天就心理紧张,坐立不安,胆怯考不好。在考场上心跳加速,无法集中精力答题,从而不能正常发挥。个人陈述:我从小学习就好,在班上

3、名列前茅。特别语数外三个主科非常好,高中班主任教师常常夸奖我,认定我会考上大学。在家里父母对我的盼望很高,但愿我考上不错的大学。妈妈对我的学习规定严格,我也始终努力好好学习,不让她们失望。还好最后没有辜负父母的盼望,我考上了沈阳的某大学。进入大学后,我学习非常努力,内心里下决心要好好体现,不辜负父母的盼望。但没想到第一次考试英语就不及格,这让我很难接受。在高中时我的英语挺好的,也不懂得怎么的,到大学后忽然就不行了。虽然那次补考通过了,但此后每当英语考试前,我就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夜晚难以入睡,食欲差;在考场上“紧张再不及格”的念头在脑子里不断闪现,然后心跳加速,精力主线无法集中。在这种精

4、神状态下,每次的英语考试都不好。其她的科目成绩还行,没有怎么受英语的影响。来年大四就毕业了,可是我的英语成绩肯定影响我的毕业,尽管尚有考试机会,可是我这样个状况到考场上肯定不行,因此始终挺苦恼。三、征询师观测刘某衣着整洁,精神面貌较好。征询开始时神情紧张,言行略显拘谨,随着征询进一步,神情变得放松自然。感知正常,记忆力、思维状态正常。谈到英语考试时有焦急情绪。自控能力基本完好,言行保持一致。性格内向,易敏感。自知力完整,能积极求医。四、评估与诊断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焦急情绪2、诊断根据:根据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其有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求助者本人对症状有自知力,积极求

5、助,根据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多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畴,可排除求助者有精神病性疾病。对照症状学原则,该求助者体现出紧张、焦急、失眠等症状。从严重限度原则来看,反映只局限在英语考试前后,虽然病程较长,但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导致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心理问题。3、鉴别诊断:()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积极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

6、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焦急性神经症相鉴别:焦急性神经症在症状体现上重要是焦急,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导致严重的影响,浮现泛化和回避,反映也与初始事件自身不有关,持续时间长,不小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紧张、焦急为重要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但症状不是非常严重,并且只在特定情境下才会发生,没有严重到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也没有泛化和回避,因此可以排除焦急性神经症。五、征询目的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拟定如下征询目的:1、具体目的与近期目的:消除求助者考试时过度焦急的状态;在平常生活中合适运用系统脱敏法以减少焦急水平,变化其错误的认知模式。2、最后目的与长期目

7、的: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对的的自我观念,提高解决多种生活焦急的能力;增强她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六、征询方案的制定1、重要征询措施与合用原理:(1)合理情绪治疗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核心理论重要为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自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导致的。ABC来自 3个英文字的字首,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见解、解释及评价即信念;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成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映的间接因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见解、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反映及行为成果的直接的因素。当人们坚持某

8、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后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一次英语考试败北(A),引起了紧张、焦急等负性情绪反映(C),产生这种负性情绪的真正因素是刘某的 “我应当始终非常优秀”、“我的英语不也许不及格”和“英语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错误认知信念,而不是英语不及格这件事情自身。(2)产婆术。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措施,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一方面由求助者说出不合理观点,然后征询师沿其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让求助者结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积极加以矫正。(3)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克制法,由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

9、和发展,她觉得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急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浮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克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限度的焦急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急和恐怖反映时,施治者便可向处在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种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种刺激所引起的焦急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畴之内,通过多次反复的呈现,她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急和恐怖,治疗目的也就达到了。2、征询过程中,双方权利和义务:来访者的权利:()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征询师;(2)对征询进程不满意可规定更换征询师;()对征询方案、征询收费、征询时间的知

10、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来访者的义务:(1)遵守征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征询方案、征询收费、征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求助者应尊重征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状况提前告知征询师。征询师的权利和义务:(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来访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征询关系。(2)心理征询师不能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奉、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心理征询师在征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来访者理解心理征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也许浮现的局限以及来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11、心理征询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到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来访者达到书面合同;(5)心理征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征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征询关系),更不得运用来访者对征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特别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当心理征询师觉得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征询时,应向来访者做出明确的阐明,并且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将其转介。(7)心理征询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3、征询时间与收费征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60分钟征询收费:免费七、征询过程第一次时间:月8日目的:理解基本状况;建立良好

12、的征询关系;进行心理测验。过程:填写基本状况表;简介征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引导求助者者论述自己的烦恼,重点诉说有关英语不及格导致的负性情绪以及有关这方面的经历;做心理测验症状自评量表(SC-90)和EPQ人格问卷。第二次时间:月15日目的:加深征询关系;拟定重要问题;制定征询方案。措施:会谈法过程:将测验成果反馈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根据主述和征询师观测,结合心理测验成果,制定征询目的与筹划,目的是调节不对的认知观念,筹划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主,产婆术辩论法和系统脱敏法辅助治疗措施。第三次时间:3月22日目的:进一步加深征询关系;简介AC理论模式;用产婆术辩论法矫正不合理观念。措施:会谈

13、,合理情绪疗法产婆术过程:简介AB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RT表格的形式(如下表)让来访者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以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讲清晰紧张焦急不是由英语成绩不及格引起,而是由不合理信念所致。采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辩论法进一步矫正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诱发事件A一次英语考试不及格不合理性信念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应当永远优秀;失败非常糟糕。具体的不合理信念:1我不会英语不及格;.我英语不及格,我真没用;3、我英语不及格,真丢人。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情绪体现:紧张,焦急。行为体现:难以入睡,食欲差。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进一步挖掘其她不良认知习惯,认真填写RT自助表,然后采用产婆术

14、与这些不良认知辩论。第四次时间:3月29日目的:反馈作业;巩固征询效果;减轻求助者焦急症状。措施:会谈法、系统脱敏法过程:与求助者共同分析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对事件对的的认知信念。并能在产生错误认知的状况下,用产婆术自我矫正。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减轻求助者焦急症状。先按求助者对英语考试的焦急限度建立焦急事件级别表(如下);然后训练求助者体会放松的感觉;最后让求助者在放松的状况下,依焦急事件级别表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第一、二级焦急事件的想象与放松。序列事 件焦急限度(0-10)1考前一周想到英语考试时02考试前三天想到英语考试时23考前一天想到英语考试时45英语考试当天上午55英语考试即将开始656坐

15、在英语考场开始答题8家庭作业:巩固对的认知思维;继续对焦急事件级别表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第五次时间:4月7日目的:反馈作业状况;巩固征询效果;基本结束征询。措施:会谈法、系统脱敏法过程:回忆上次建立的焦急事件级别表,复习一、二级焦急事件的想象与放松。进行三、四级焦急事件的想象与放松,反复多次,直到焦急水平大幅下降。 进行SL-0心理测验,测验成果显示躯体化因子1.8分,焦急因子2.1分。两项阳性因子均回归正常。但考虑来访者焦急情绪和躯体症状具有特定情境特点,因此只能对征询成果保守乐观,实际效果尚有待真实情境检查。征询师与求助者总结所有征询过程,评价征询效果。规定助者回去后继续坚持系统脱敏放松训练和巩固已经形成的合理的认知信念,养成健康的思维习惯。征询基本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