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55551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法:朗读、默读、浏览、小组讨论相结合,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

2、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手段ppt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简介季羡林,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季羡林先生的影响力非常人可比。先生学贯中西,是目前中国难得的几位国学大师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曾这样说:“先生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特别感叹,像季老这样有着很高深的学术造诣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季老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结束,更是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留德十年奠定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是先生留学德国时写下的一篇文章。)二、检查预习(独学预习)(一)认读生字、词语(二)指导写字:姹、嫣(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短右长。各自特点:“姹

3、”弯钩舒展;“嫣”收左让右,折钩挺拔,四点错落。)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独学预习)(一)逐段轮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段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轮读四个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合并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 导入师:通过预习课文及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德国留给你的印象。师:早在1935年,25岁的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一住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他看到的德国就是这样。1980年,先生已是满头银发,当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看到的德国仍是这样“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于是,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

4、特的民族!”(大屏出示,齐读)(设计意图:直扣本单元、本课的学习重点,初步感知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师:“奇丽”是什么意思,先生在德国到底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的景色)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做简单批注。(设计意图:此问题抓住了文本学习的核心“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二、 感悟景色的奇丽(合作探究)大屏出示学习要求:先生在德国到底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做简单批注。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走过任何一条街

5、,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生:作者通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写出了花的美。师:请你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吧。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大屏出示)师:先生描写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一种景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眼望去,整条街上开满了鲜花。这一朵挨着那一朵,那一朵挤着这一朵,争奇斗艳。有湛蓝的,有殷红的,有金黄的,有浅粉的,有嫩绿的,有雪白的有的如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有的如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像一对情人

6、在窃窃私语花朵都朝天怒放,生机勃勃,魅力四射,不时随风飘来一阵阵馥郁的芬芳,沁入心脾,令人陶醉其中。花儿非常的多,颜色五彩缤纷,花儿紧凑在一起。 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有名联:姹紫嫣红三春晖,赏心悦目百事兴。各种花卉娇艳、美丽。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师:多么美的景象,请同学们把你想象到的美丽读出来吧。师:这正是先生用词之精妙所在,画面感极强的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不仅写出了先生所见到的美丽的哥廷根风景,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将词语读成画面,感受美丽的、奇特的哥廷根风景,体味作者用词之精妙。)师:先生还怎样来写花的美?生:“许多窗子连

7、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这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丽的花特别多。师: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吧!正因为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才能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还有哪个词也写出了美丽的花特别多呢?生:“应接不暇”也写出了美丽的花儿很多。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的眼睛都不知该往哪里看了,忙都忙不过来。看了这家,又错过了那户,看了那户,另一家窗前的景致又错过了。师:请你把应接不暇这种美丽读出来吧。生读,大屏出示“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什么是山阴道?(走在山阴道上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生

8、:绿树成荫、草翠花开、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流水潺潺师: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读吧。生:“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老师查找了一些关于山阴道的资料。大屏出示资料:“山阴道”是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东晋王献之有妙句:“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

9、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此说一出,山阴道从此声名远播,古今名士吟咏不绝。 (设计理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的局限,通过“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来体会景色的奇丽对学生来说可能感受不深,教师必须补充资料,借助资料让学生在想象中加深理解与体会,进一步感受景色的奇丽。)师:置身于山阴道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多么美呀!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陶醉其中。真正的山阴道是不是比想象中的还美?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阴道,走在哥廷根的大街上,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说明那儿实在太美了。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美丽展现出来吗?“许多窗

10、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呀!先生在哥廷根的大街上看到的就是这样奇丽的景象:师引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接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生: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如果没有“任何一条街”上“家家户户”窗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儿,便不会有一个“花的海洋”这样的景象,倘若眼前不见如海洋般的花团、花丛,也不可能有看花会“应接不暇”这样的情境。看似质朴的语言,却有它独特的意味,季老先生这样的遣词造句的境界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

11、一走。(大屏出示图片)师:(引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齐背)“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引背)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生:(齐背)“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引背)是啊,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生:(齐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引背)走在街上的时候生:(齐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设计理念:背诵课文,积累语言。)三、体会风情的奇特师:好一派奇丽的景色啊!(板书:奇丽的景色)可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我们再用心来读课文,想一想。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2、。师:为什么“花栽窗外,花朝外开”?生:人人为他人着想,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师:每一朵花上都绽放着一颗真切的爱心。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满窗的绿色,很难看到鲜花的烂漫。正因为人人都这样,所以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师:难怪,先生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生:(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师:这一种境界指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3、在课文中指?为什说这一种境界颇耐人寻味?生活中还没有这样的事例?(设计理念: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师:这样爱花的真切,爱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惊。于是(出示句子)生:(朗读)“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生:微笑,淡淡的笑。师:这么令先生吃惊的奇丽景象,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这笑里包含着什么呢?生:女房东觉得这没有什么,本来就是这样的。(设计理念:抓“莞尔一笑”体会这奇丽的景色正是哥廷根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师: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了,本来就是这样的,那是哥廷根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啊。(引

14、读)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师:四五十年前这样,四五十年后还是这样,“美丽并没有改变”。你是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师:原来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变,也包括这样美好的习俗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人才组成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的民族)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大屏出示)四、 了解异国的文化师:可是,你们知道吗?先生留学德国时期,德国正

15、处于这样的情况:大屏出示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然而,哥廷根却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让人感到吃惊,德国民族这样乐观自在的精神状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是我们很多民族所不及的。这种生活的境界,令人叹服!这是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习俗、一种性格、一种文化。(设计理念:联系时代背景更深刻地体会德国与众不同的习俗、性格、文化,体会这奇特的民族。)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师: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奇丽的景色;四五十年以后,季老重返哥廷根,看到的依然是这样奇丽的景色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德国,去哥廷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目之所及的,依然还是这样奇丽的景色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