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549689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死攸关的烛光的教学反思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瑙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重点词语展示斗争过程 本课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大意,体会人物精神,我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再现伯瑙德夫人一家和敌军巧妙周旋的过程。当藏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时,伯瑙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保护这

2、蜡烛:一是取出油灯,借机“吹熄”蜡烛;二是大儿子雅克借搬柴生火之机“端走”蜡烛。当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成功,蜡烛被“重新点燃”和被“夺回”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由,借机把蜡烛“拿上楼”,避免了一场危机。 二、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体会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遇事机智、勇敢与镇定自若。1、在理解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时,让学生找描写伯瑙德夫人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抓“急忙”“轻轻”等词体会,并让学生自己吹蜡烛和轻轻吹蜡烛的动作,通过自己两次吹蜡烛的对比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2、体会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的机智时,同样让学生自己找描写兄妹俩语言的句子和体现两兄妹机智、

3、镇定的词,雅克“慢慢地站“从容地”“默默地”,杰奎琳“娇声”说等词,让学生感受兄妹在这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遇事从容不迫的品质,突破重点。3、另外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到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情报被发现会有发生什么后果,学生通过想象发散思维,提出不仅会影响到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生命,更会影响到情报站的暴露,甚至是影响到祖国的生存,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情况危急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母子三人在危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与机智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人物的佩服之情,对人物遇事机智、镇定的品质的学习便会油然而生。三、是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心理。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紧张激烈

4、,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瑙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她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她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她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四、注重朗读的训练在体会情况危急和母子三人机智、镇定时,学生找到相关的词句,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注意读的形式多样化:如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危机与伯瑙德夫人母子的机智。特别是在读人物的语言时让学生先探讨在当时的情况下,人物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学生心里有了底再练习读、指导读,学生更能够读出感情。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本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安排过于仓促,给人留下蜻蜓点水,没有深度的感觉。因此,本课还是要以两课时来实现教学目标合适。2、教师语言过于琐碎,无谓的重复太多。只有教师静下来学生才有更多的思的空间,不要让教师的语言充斥整个课堂。3、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改变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时间里去自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做到心中有数。提问学生要有针对性、普遍性,不能仅仅关注部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