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546806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YW-版鹬蚌相争教案2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 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会写8个字。2、 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每生准备好新华字典和生字本。2.鹬和蚌图片,词语卡片等。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1.出示鹬的图片。(1)板书:鹬。(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4)师简介鹬

2、的生活习性。2.出示蚌的图片。(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2)板书:蚌。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揭示课题,猜想质疑。(1)揭示课题,齐读。(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读书情况

3、。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1)品读鹬说的话。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

4、气。(2)指名读蚌说的话。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出示词卡:毫不示弱A.指导读准生字:弱B.指导书写生字。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

5、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二)品读第四自然段(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3)齐读第四自然段。(三)揭示寓意。.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板书:鹬蚌相争鹬图蚌图

6、威胁毫不示弱渔翁得利(1)揭示课题,齐读。(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

7、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1)品读鹬说的话。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2)指名读蚌说的话。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出示词卡:毫不示弱A.指导读准生字:弱B.指导书写生字。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

8、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二)品读第四自然段(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3)齐读第四自然段。(三)揭示寓意。.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板书:鹬蚌相争鹬图蚌图威胁毫不示弱渔翁得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