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54130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村即事教学设计汉阳弘桥小学 兰莉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难点】学习诗的内容,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教学时间】一课时【设计理念】1.理解诗意是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积累了理解诗意的多种办法。通过师生交流,回顾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2 “不系船”是诗眼。抓“不系船”作切入点,是触摸诗人眷恋的内心的有效途径。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是本课的教学要求。诗句表面叙事,景色的描写在不经意间体现,写法非常巧妙,因此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江村

2、夜景的美好,在交流中体会诗人所表露的对山水的眷恋之情。4 “知人论诗,以诗带诗”是教学古诗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补充诗人的资料,引导学生与诗人心灵的对话,感悟一份眷恋之情。补充描写江边美景的诗句以及描写眷恋山水的诗句,既起到积累田园生活的诗词的目的,又能进一步感悟诗人对山村生活的留恋之情,深化了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2 生齐读课题。3 释题。“即事”是什么意思?“江村即事”又是什么意思呢?二、简介诗人4这首诗的作者是(边说边板书)唐代诗人司空曙,对于司空曙你有哪些了解?5出示简介,指名读。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6师:我

3、们都知道,司空曙喜欢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的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7指名读。8全班读。9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平时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10师:请大家运用以上方法来自学古诗,可以同桌互相交流。11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学习第一二行诗。1出示一二行诗,指名读。2“钓罢归来不系船”你怎么理解?(板书:不系船)3诗人为什么不系船?在这两行诗中能找到答案吗?4“正堪眠”就是?(板书:正堪眠)5从哪儿看出这正是睡觉的好时候?6谁能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7 师:是啊,月亮都落下去了,夜深人静,正是睡觉的

4、好时候,谁来读一读这两行诗。8指名读。齐读。9师:读到这儿,老师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诗人为什么钓鱼钓到月亮都落了才回家呢?他仅仅是在钓鱼吗?10江村的景美,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请在书上勾画下来。 你能根据这几个景物描述一下江村的美景吗?11江村在诗人的眼里又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视线去看看吧。播放课件。12师:是呀,江村的夜景太迷人了,令诗人陶醉,让诗人几乎忘记了回家,直到月亮都落下去了,四周变得迷迷蒙蒙看不清了,才想起该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师领读:钓罢归来,江村月落。男生读。女生读。13江边的景色是很丰富的,描写江边美景的作品也有很多,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师: 同样是写渔翁

5、垂钓,纪晓岚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也是写江边美景,白居易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同样写月落夜景,查慎行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也是写江边芦花,雍裕之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假如,你是诗人,看到如此美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两句诗。14 有一位诗人也因陶醉于这山水之间,钓鱼钓到下雨了也不愿离去,生齐读: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有一位诗人也因享受这山水之间的美景,钓鱼钓到下雪了也不愿离去,生齐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仅是诗人,连牧童也喜欢这大自然,喜

6、欢这轻松、自在的生活,忘情于大自然之中,齐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5 是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这山水之间,在于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再读。学习第三四行诗1不系船诗人能安然入睡吗?为什么?2出示第三四行诗。指名读3“纵然“,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4这两行诗你怎么理解?5原来如此,就算夜里起风,小船只会漂到芦花丛旁的浅水边。齐读这两行诗。6谁能帮我把这几句补充完整。出示:纵然下雨,也只( )。 纵然( ),也只( )。引读:纵然,只在。7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的心情吗? 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读一读。指名读。齐读。8让我们带着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读。引导学生背诵古诗1一轮

7、明月慢慢落下,宁静的江面上一直没有系缆绳的小船停靠在岸边,随波荡漾,芦花在浅水边轻轻摇曳,美丽的江村如此恬静,于是诗人司空曙提笔写下了这首江村即事 生小声齐读。2假如有一天,你来到江村旅游,一定会想到一个人,看到停靠在岸边的小船,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指名读。3来,让我们一起来。站在江村,江水水波荡漾,四周一片寂静,你在心头情不自禁吟诵,齐读。4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谁来试试?四 总结1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实际是写“不系船“这件事,眼前却出现江村美丽的景色,这和以往的诗不同,手法非常巧妙,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寓景于事。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正堪眠 不系船 纵然 只在【教学反思】1设计精巧,从“不系船”入手,落脚到景美人陶醉,从而体会到诗人轻松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感悟诗情的教学厚实,层次清晰,方法恰当。2朗读层次指导得很清晰,细致有效。诗句朗读时创设的情境丰富且能与诗句关键词联系密切。3教师语言经过仔细推敲,对激发情感,创设情境,维护情绪,推起情感高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4重视学习方法的运用,重视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中追溯学习方法并相机提炼。5注重了整体回顾。此环节中,指导学生勾画诗中景,再通过想象画面。方法简单,效果不错。不足之处:用填空方式感悟三四行诗句的情感时,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在诗情上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