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53744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创新模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创新模式北京市崇文区“崇文模式”走出都市治理新路(京报网2010-1-17)崇文区紧密结合在都市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法规不衔接、责权不统一、执法力量和手段单一等咨询题,主动探究都市治理有效途径,创出了都市治理的“崇文模式”,在2009中国都市治理进展年会上获得了“中国最佳治理都市奖”。“三大理念”创新都市治理思路。一是“大城管”理念。摒弃和克服“重建设、轻治理”思想,树立“建管并重、重在治理”的大城治理念;实现都市治理由单兵作战向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全民参与的“集团作战”的转变。二是“立体化治理”理念。充分认识都市治理既要管人、又要管物;既要管白天,又要管晚上;既要

2、管地上,又要管地下的现实,探究建立“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无缝隙”的立体治理体系。三是“精细化治理”理念。树立都市治理由一样化、粗放型向高标准、精细化转变的理念,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经得起考核、经得起群众评判的都市治理标准。“五项机制”建立都市治理新模式。一是综合执法机制。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综合强力执法”工作思路;成立区都市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在全区7个街道分不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组,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给予街道“全权、全时、全管、全责”;最大限度地整合执法力量,囊括了城管、公安、消防、卫生、工商、园林、劳动、文化、民政等25个执法部门,实行集中办公

3、,对辖区内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法律法规、执法力量、执法手段的综合,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执法引发的群体事件、暴力抗法事件。二是“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机制。成立街面秩序监督组、静态监控组,对全区实行24小时检查,对发觉的咨询题向各街道执法组下发督办单,并实行“一日一检查一督办、一周一例会一挂帐、一月一汇总一通报、一季度一考核一排名”的严格执法推进模式;在对小商贩进行讲服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关心解决就业等实际咨询题,实行严格执法、温情执法、文明执法,既解决小商贩违法经营咨询题,又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社会化治理”机制。在街道、社区设置50个都市治理宣传站,印发宣传材料11万余份,使“

4、人民都市人民管,共建共管”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将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定为“都市清洁日”,以此为契机,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都市治理、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适应,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四是“门前三包”联户连片责任制。与商户、社会单位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建立联户连片责任制,要求责任主体自觉按照协议规定自查和爱护门前卫生、秩序。五是机动车停车场“一岗双责”机制。要求全区停车场治理员既要做好停车治理,又要做好保洁工作,做到车走地净。实施“六个工程”美化都市空间。一是“都市图像信息治理系统”工程。城管监督中心广泛使用3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GPS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移动监控和运算机技术,在全市

5、领先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都市图像信息治理系统。二是科技改造工程。自主研发了新型电动垃圾清运车,实现了改人力为电力、改“桶装卸”为“桶换桶”等4项技术革新,既做到了垃圾全封闭收运,又杜绝了源头上混装混运,效率提升了1倍。为解决过去融雪剂配比不科学、药剂白费大、融雪速度慢等咨询题,建立了融雪搅拌站,在技术上实现了3项革新:即速度快,可实现雪后全区道路“一小时打通、两小时打透”,相当于过去四分之一的时刻;配剂科学,自动灌装,减少了白费;用途广,不仅可用于冬季融雪,还可应用于夏季卫生防疫、绿化喷药等。三是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工程。完全整治了33条大街,拆除违规、低质广告牌匾4053块;高质量规划了16条要紧

6、大街274个户外媒体广告设计,提升了都市品味;新建广告牌匾与都市的夜景照明相结合,完全改变了“土、破、旧”的状况,使都市市容面貌为之一新。四是夜景亮丽工程。五是绿化美化工程。六是雨水利用工程。修建了6处雨水利用工程,采取蓄、滞、渗等措施,调蓄雨洪、入渗雨水、利用雨水,减轻了汛期排水管网压力,减少了道路积水和发生洪涝灾难的概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可替代自来水进行浇灌,节约了自来水资源。安徽省淮安市大手笔打造“数字城管”(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2010-1-11)一是“城管通”成为巡查员的好帮手。“城管通”,是基于无线网络,以手机为原型,为都市治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

7、工具,具备接打电话、短信群呼、信息提示、图片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录音上报、地图扫瞄、单键拨号、数据同步等10项要紧功能。它能够在巡查员发觉咨询题时实现实时传输。而指挥中心更能够通过它,查看每位巡查员的巡查路线。二是“数字城管”系统将各类案件分解到有关部门并督促其按标准解决咨询题,还设有考评系统,对每个责任单位的工作进行考评。把各项治理标准、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考核内容、扣分方法和主次干道档案录入都市精细化治理软件系统,由指挥中心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运算机考核治理。他们在各责任单位明确2名信息员负责对系统软件进行操作和治理,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脏乱差”咨询题,实现指挥中心对职能部门点

8、对点直截了当指挥,对城管个案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处理。中心在接到督查、巡查中发觉的咨询题或媒体曝光和市民举报的咨询题后,将咨询题进行登记并录入运算机治理系统,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亮起绿灯。系统自动将存在的咨询题、整改时限等有关内容及时通过互联网或短信向有关责任单位信息员、责任人、治理人反馈。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毕的单位,系统将自动取消绿灯闪亮。对超过整改时限的单位,绿灯闪亮将自动转入红灯闪亮,并通过系统软件自动扣分。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在“精”上做文章从“细”处下工夫(钟山党建网2008-10-27)一是打造综合指挥数字化信息平台。都市治理综合指挥数字化信息平台由都市治理基础数据库、网格信息采集系

9、统、综合指挥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都市治理基础数据库由城管、环卫、市政、园林、规划五个子数据库组成,内容含网格片区及网格单元信息分类及地理信息编码、都市治理部件信息分类及编码、都市治理事件信息分类及编码、都市执法监察治理队伍信息分类及编码等,为综合指挥系统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网格信息采集系统由视频监控、媒体监督、市民举报投诉、执法治理人员巡查网络等构成,加快推进都市治理综合指挥数字化信息平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实现信息资源互动、共享;配置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城管执法队伍中继台对讲系统,对街面城管执勤人员、协勤人员、巡逻车辆等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城管信息的适时采集和交

10、互式传输;设置“12319”都市治理服务热线,受理市民举报投诉,同意社会监督。综合指挥系统由信息接收终端、信息综合分析处理、行动指令发送三个部分构成,负责对都市精细化治理各个工作环节实施统一调度和指挥,负责对都市治理部件、事件的处置过程及处理结果进行适时监控和核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二是构建都市精细化治理网格体系。以城管职能分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都市社区分布为差不多框架,将都市治理划分为专业化治理责任区、街道网格片区和社区网格单元三级治理责任区,建立治理职能明确、治理职责与管辖范畴一致的都市精细化治理网格框架体系。实行城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双重领导、双重负责,以街道城管中队为责任

11、主体,建立街道网格化治理责任区,负责街道网格片区内除主(次)干道以外的背街小巷、楼庭院落的都市综合执法治理;实行管片包干负责制,以一个社区为一个网格单元,在各网格单元设置社区城管队,并以社区城管队为责任主体,建立网格单元治理责任区,负责社区网格单元内小街小巷、楼庭院落的执法治理和日常巡查等工作。三是完善都市精细化治理运行机制。以都市治理综合指挥数字化信息平台为依靠,细化落实各网格责任区的治理职责、治理权限、治理人员、治理标准等,优化治理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综合考核评判体系。充分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对城管执法人员、作业人员及执法车辆进行精确定位、适时调度,提升执法治理队伍的快速反

12、应能力;实行错时工作制和节假日重点巡查工作制,坚持定点职守、徒步巡查、机动巡查相结合,全天候操纵路段,确保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优化“发觉立案派遣处理核查结案”六个环节的都市精细化治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工作标准,及时发觉和处理都市治理存在的咨询题,提升都市精细化治理工作效率。建立完善都市精细化治理综合考核评判体系,实行动态考核、自动考核、外部评判的综合考评方法,对城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实行动态考核;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自动考评系统,按月对城管部门和各街道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进行统计汇总并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定期通报;按季度向市民开展对都市治理工作

13、中意度的测评,将测评结果在报纸、电视和区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公布,对群众不中意的责任单位,扣减相应考核分值,连续2个季度测评为不中意的单位,严肃追究单位要紧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责任;将媒体曝光、群众投诉举报纳入外部评判体系,对媒体曝光、群众投诉举报达一定数量且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严肃追究单位要紧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重庆市万州区以创新制度作为都市治理的重要保证(新华网2009-7-22)一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区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重点倾斜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周考、月考、半年考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对象上注重吸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一般市民参与,在考核方法上,既有

14、抽样重点考核,又有“地毯式”巡查,防止考核走过场。建立城管工作“捆绑责任制”。将街道分管负责人、城管科长、都市协管员、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清扫保洁员的保洁责任捆绑在一起,显现咨询题对有关责任人一并进行追究,幸免层级治理显现“断层”现象,实现“一条龙”治理、“一条线”考核。二是形成“人人参与都市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在报纸、电视台开创专栏,宣传城管工作典型和体会,反映群众关怀的都市热点难点咨询题,对都市脏乱差现象进行曝光,跟踪、督促责任单位和部门及时整改。号召市民作为理想者加入都市治理的行列,在开展理想者注册的过程中,专门给每名注册成功的理想者发放了一个“爱心账户”,完整记录理想者的服务时刻,为理想者建立“时刻银行”,等到理想者需要他人提供关心时,能够按照自己手中账户“支付”的时刻,优先享受到他人的理想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