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528701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发布日期:2015-02-11 脑性瘫痪的最佳治疗期是婴儿期。早期治疗既可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偿性改善,又可以防止肌腱不可逆的挛缩和骨骼畸形突变的发生。而学龄期脑瘫患儿由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病理姿势和运动模式,康复效果一般较差。随着我国脑瘫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全纳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脑瘫儿童步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该如何对他们实施康复训练,如何使学龄期脑瘫儿童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和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基本情况(一)问题陈述 小鑫(化名),男,15岁,八年级学生。三

2、胞胎老大,母亲怀孕7个半月时早产,出生时无缺氧、窒息病史。出生时体重1.7公斤,出生后无病理黄疸病史,但运动发育较同龄普通儿童缓慢。7个月时经医院诊断为脑性瘫痪,后辗转多地医院进行手术,术后虽有明显改善,但需配合康复训练。因住院费用较高,又临近开学,遂不再继续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现在小鑫虽已返校上课,但刚经历手术不久,行动不便,上下学都要家长搀扶。针对小鑫术后需要配合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如何对小鑫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以解决因其下肢运动功能受限造成的一系列障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笔者决定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小鑫制订一个为期一年的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实施以运动康复为主的综合训练

3、,希望通过训练强化手术治疗的效果,实现基本能够独立行走的目标。(二)功能评定 为了给小鑫制订康复训练计划,需要对他的体格状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进行评定。为准确了解小鑫的各方面资料及术后状况,笔者首先调阅了小鑫的受教育档案,对其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随后又对小鑫的母亲进行了访谈,并通过她查阅了小鑫在北京某医院接受治疗时的病历资料以及术后各项检查情况,对小鑫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行为矫正(一)制订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术后各项检查结果,结合近期对小鑫的观察了解,笔者发现,小鑫的主要问题是双髋略成内收畸形;双侧足尖着地,足跟悬空,呈马蹄形;双膝屈曲,呈屈髋屈膝步态;下肢肌力低

4、下,不能完全独立行走。这些状况严重制约了小鑫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给以后的生活自理和融入社会带来障碍。因此,对小鑫的康复训练主要以锻炼站立及行走能力,维持及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矫正下肢主要关节的异常姿势,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强下肢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提高下肢的平衡和协调性功能等各方面的发展作为目标。据此,我们拟定了训练计划,经讨论后开始实施。 由于小鑫所在的社区缺乏实施社区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员及场地、设施等,所以对小鑫的康复训练主要是以在校康复为主,配合以家庭康复。各方面的训练内容简介如下:在锻炼站立及行走能力方面,主要是先借助于站立架、平行杠、手杖或助行器等配合姿势矫正镜进行训练

5、,然后根据训练效果逐步过渡到在无外力辅助下的基本独立行走。在维持及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方面,主要是徒手或利用牵引康复器、下肢功能活动操等对其下肢关节做全范围运动。 在矫正下肢主要关节的异常姿势、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方面,主要是徒手或借助康复器材、下肢功能活动操等对下肢异常姿势进行矫正,并使关节松动,以降低肌张力。在增强下肢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方面,主要是借助康复器材进行增强肌力及耐力的训练。在提高下肢的平衡和协调性功能方面,主要是借助康复器材对其进行站立、行走以及体位姿势转换过程中的平衡及协调功能训练。 按照小鑫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整个康复训练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对其进行被动

6、运动的训练,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其进行辅助运动的训练,第三阶段主要是对其进行主动运动的训练,第四阶段主要是对其进行抗阻运动的训练。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都主要依托学校的肢体康复训练室进行。(二)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1.第一阶段 被动运动阶段。一是借助下肢矫形支架来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发生挛缩和变形,在每天晚上睡觉前穿戴,早上起床后脱去。二是每天一次借助站立架配合姿势矫正镜对其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站立的时间依据训练效果逐渐延长,让小鑫逐渐适应,无疲劳不适感,最终达到每次能站立30分钟。三是徒手对其下肢异常姿势进行矫正,如牵拉跟腱以维持踝关节的背屈活动以及牵拉腘绳肌以维

7、持髋关节的屈曲活动,每次牵拉的时间及强度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不使小鑫感到疲劳或疼痛为宜。这项训练主要在肢体康复训练课上进行。四是对下肢关节做全范围关节运动,如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时动作缓慢、均匀,每次各方向活动进行3至5遍,这项训练也主要是在肢体康复训练课上进行。2.第二阶段 辅助运动阶段。一是每天一次借助平行杠及手杖配合姿势矫正镜对小鑫进行行走训练。行走时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行走时间依据训练效果逐渐延长,保证其无疲劳不适感,最终达到每次能行走30分钟。二是借助踝关节矫正板矫正其足跖屈,每天至少一次,每次以30分钟为宜。三是由训练师辅助操作,利用训练台及功能牵引网架对其下肢

8、实施功能牵引训练,以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挛缩,如牵拉踝关节、屈伸膝关节等,每次牵引持续10至20分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四是借助矫正带进行自我伸张训练,如借助矫正带进行腘绳肌的牵拉训练,每天2至3次。3.第三阶段 主动运动阶段。一是在看护下训练小鑫不借助任何辅助设施,进行独立行走,行走时做好安全防范,防止其摔倒。尽量保持正确的步态和身体姿势,行走时间依据训练效果逐渐延长,保证其无疲劳不适感,最终达到每次能独立行走10分钟。二是让小鑫自己做全范围关节活动,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活动时动作缓慢、均匀,每次各方向活动进行3至5遍。三是在看护下进行立位平衡训练,让小鑫取站立位

9、时双脚不断向中线靠拢,逐步缩减小鑫的下盘支撑面积,同时将双上肢不断下移以平衡身体重心,借以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四是借助下肢功能活动操来抑制下肢关节的挛缩,促进关节的选择性伸展运动,增加下肢的运动控制能力。4.第四阶段 抗阻运动阶段。一是利用股四头肌训练椅对小鑫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以及膝关节的牵引训练。二是利用液压式踏步器对其进行改善下肢活动范围和提高下肢肌力的训练。三是利用捆绑式沙袋和磁控跑步机对其进行下肢耐力和负重训练。四是继续利用踝关节矫正板矫正其足跖屈。三、训练效果与评析 经过一年的训练,小鑫的下肢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上达到了之前确定的

10、训练目标。如今小鑫下肢肌力以及肌肉活动耐力明显增强,能够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独立行走10分钟以上;下肢异常姿势得到明显改善,髋关节基本可以做全范围活动且肌张力增高情况也得到明显减缓。不过,其下肢平衡及协调能力进步较小,这是今后训练的重点。在小鑫的康复训练过程中,笔者也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小鑫的康复训练结果表明运动疗法对于治疗学龄期脑瘫儿童的肢体功能障碍、矫正运动姿势异常、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增强其社会参与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在训练过程中,与小鑫保持良好的沟通,提高其训练的欲望和主动训练的积极性,争取小鑫的支持、配合,对于提高训练效果有较大帮助。 第三,训练应依据小鑫

11、的实时状况循序渐进,使小鑫逐步适应,不可突然加大或减少运动量,更不可随意间断或终止训练。 第四,对于学龄期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可供参考的经验不多,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属综合服务,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把医教结合的理念推向深层次,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为了给脑瘫儿童提供适应其需求及身心特点的教育及康复,学校也应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如建立电子训练档案、促进资源共享、增加康复课程的课时数等。参考文献:1王和平,杜晓新,曹静萍.特教学校脑瘫儿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模式的探讨.现代特殊教育,2003,(10):41-43.2王辉.学龄脑瘫儿童障碍特征的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13.3任晓惠.学龄脑瘫儿童康复强化训练的体会.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4):185-190.4葛小国.脑瘫学生运动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09,(3):39-40.5王辉.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中国特殊教育,2004,(2):85-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