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52436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建设地点11.4 建设性质11.5 建设规模11.6建设内容11.9 建设期限21.10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21.11 项目效益21.12 主要技术指标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1项目由来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四章 项目选址124.1 选址原则124.4 选址方案135.1 规划设计原则及依据155.2 建筑设计175.3 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196.1供配电及弱电206.2负荷等级与供电特征206.3配电216.4户外供电及照明216.5防雷接地226.6给排水及消防226.7 通讯和

2、网络25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267.1 环境保护267.2 节能288.1 组织机构与岗位定员298.2进度安排308.3项目招投标319.1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方法359.2 投资估算359.3资金筹措37第十章 社会评价3810.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3810.2社会评价结论39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4011.1 结论4011.2 建议41 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名称XXX市全民综合健身广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1.2 建设单位XXX市体育局1.3 建设地点XXX市商业路南1.4 建设性质新建1.5 建设规模 XXX市全民综合健身广场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1.6建

3、设内容项目建设包括草坪3000m2、环形跑道30000 m2、篮球场2800m2、羽毛球场2000 m2、门球3000 m2、排球场地2200 m2、乒乓球场2000 m2健身路径5000 m2、其他体育设施占地5000 m2、四周植树5000 m2。1.7 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1420号);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4、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及关于“XXX市综合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设思想和使用要求。 5、我国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定额。1.

4、8编制原则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2、积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项目现有的设施及用地情况。3、根据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总平面布置,结合长远发展,合理进行布置,节约用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立面造型,进一步美化环境。1.9 建设周期2011年1月2011年12月 (详见8.2项目进度安排)1.10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5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万元,预备费用184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投资9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00万元。1.11 项目效益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

5、了人居环境,增加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可带动当地商贸流通、体育健身娱乐以及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大大改善XXX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县城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还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XXX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强力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本项目充分体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能进一步提高XXX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1.12 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单位数量备注总用地面积平方米100000总建筑面积60000建筑系数%90容积率0.6总投资万元1800建设工期月1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6、可行性2.1项目由来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健儿取得的优异成绩,将极大地增强国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想发展体育事业,离不开体育场馆的建设,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将成为空谈。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

7、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2010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XXX市的城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建成了享誉全国的钼铁之乡、小菜之乡、海参之乡和石材大县、运输大县、及生猪出口大县。在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城市中心逐步南移,城市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市各项事业、特别是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市上下通过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先后进入了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体

8、育场馆日趋完善,全民健身掀起了高潮,全市体育人口已达总人口的38%以上。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的实施XXX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XXX市共有21个乡镇(街道),260个行政村,总人口53.7万,其中城镇人口11.1万,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海岸线70公里。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是辽西地区较为富庶的鱼

9、米之乡。近年来,XXX市城市建设不断扩大,重心已逐步向城南转移,目前市委市政府四个班子以及部分市直机关办公地点均已新建。一大批居民住宅楼也已动工,新区人口将达数万人之多,因此,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完善城区各项功能,XXX市决定在城南新区新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全民健身广场。2.2.2项目的实施,是建设“和谐XXX”的需要。体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中蕴涵着和谐理念

10、与和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运动的不懈追求,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和谐理念。公正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规则是体育运动的生命线,与“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要求不谋而合。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本项目建成后,将为XXX群众健身提供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舒适的锻炼场所,将进一步增强XXX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在新的群众体育活动中心的推动下,必定会汇集城市社会精英,一批又一批体育爱好者和竞

11、技者不断地涌入体育活动中心,实现他们交流、提高,锻炼、训练、比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创建更加和谐的XXX。2.2.3 项目的实施,是提升城市品位、实现新的城市规划目标的需要。XXX市是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更是日新月异。然而,由于历史与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XXX与国内多数老城镇一样,城市总体规划一度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缺,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较差,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区域地位和发展目标不相称,制约了XXX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前城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改造,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现有城区

12、急需向南拓展,原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体育设施,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城市建设缺乏有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对此,新建一个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特征的体育活动中心,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形象工程、重要标志及发展的里程碑。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XXX城市品位,实现新的城市规划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编制范围(1)调查了解项目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建设条件。(2)确定项目选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

13、)进行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6)从技术、生态环境各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2.3.2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1)政策及社会经济环境为建设该项目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根据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定额指标要求,XXX辖区人口53.7万人,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因此,无论从人口数量、经济环境,还是国家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都具备了很好的条件,本项目建设势在必然。(2)项目建设地周边环境优越该项目建设地点地理环境质量较好,交通组织便捷,场外水电管线等基本铺设到位,四周无任何污染源,符合工程建设条件要求。(3)项目建设用地已经确

14、定本项目建设用地已经明确,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3.4 项目区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XXX市(原名锦县)位于渤海辽东湾畔,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辽西走廊上一颗明珠”之美誉。199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XXX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048-4126,东经12042-12145之间,全境环抱辽西中心城市锦州市区,全市辖19个乡镇(场)、2个街道办事处和26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3.7万,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5个少数民族。XXX市自然地貌结构大体分为“四山二水四分田”,境内“山、平、洼、海”俱全,土地总面积2495平方公里(行政区域

15、面积2638.5平方公里)。xx省XXX,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610mm,年平均气温7.9,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29.9。夏季6-8月气温在21.5-24.1,大于30只有27天。日照时数2800小时,4-9月日照时数1527小时,5-9月降雨量占全年80%。XXX交通便利,地缘优势明显,京沈、锦朝、锦阜高速公路、国道102线与京沈铁路横贯东西,连接关内外的现代化秦沈客运专线即将开通,全国沿海最北部一类开放商港,锦州港座落在市区西南30公里处,锦州机场距市区仅30公里,形成了陆海空齐备的立体交通网络。(2)综合经济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8亿元,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7280元,增长12%。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