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51764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邯郸惠达化工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公司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使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 本办法采用如下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不断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第二章 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第四条 管理组织 (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产业链应设置

2、产业链、工厂和车间三级环保管理体系,产业链、工厂层面设置环保管理机构,产业链层面须设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各级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环保职能、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三)未纳入产业链的各子分公司,应设置公司级和车间两级环保管理体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应有明确的环保职能、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四)各产业链及未纳入产业链的各子(分)公司,应对应公司管理制度建立自己的环保管理办法。 第五条 职责分工 (一)环境保护部 1.负责编制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环保规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总量污染统计、减排与核算; 3.负责对各类环保统计报表的审核、建档工作; 4.负责制定环保专业宣传、培训计划并实施,污染治

3、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5.负责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重点环措项目实施情况、危废处置等方面的合规性监督检查和环保审计,并考核; 6.负责推进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7.负责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8.负责指导各单位环保管理工作。 (二)产业链环保管理部门 1.负责办理本产业链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验收; 2.负责本产业链的政府环境信息填报与初审、排污许可证办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负责审查本产业链环保费用预算、环措项目实施、对所辖工厂管理与考核、提交环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4.参加公司级环保培训教育、组织产业链内部环保培训教育; 5.负责监督管理各自的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各自的排污口及在线监测设施管理,在线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环保局季度考核监测; 6. 负责一般环境污染责任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 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到本产业链的执法检查及调研、处理本产业链相关的政府事务。 (三)未纳入产业链的各子(分)公司环保管理部门 参照产业链环保管理部门职责执行,管理好本单位的各项环保事务。 第三章 排污申报登记 第六条 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须按照表格要求如实填报,不得瞒报或谎报,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必要时提供有关监测报告和技术资料。 第七条 各单

5、位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须经环境保护部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报上级环境主管部门。 第八条 各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后,如排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填报排放污染物月变更申请表上报市环保局,同时在环境保护部备案。具体要求按排污申报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 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九条 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废气、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单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十条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指标和规定的方法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 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各单位排污证的申办、管理按排污

6、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 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第.条 环境保护部对各单位新、扩、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一)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前,需要向审批项目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备案证或核准登记表,确定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的类型。 (二)项目单位必须委托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被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

7、书或报告表中所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作为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管理依据,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逐一落实并做到三同时。 (四)建设项目投产前要向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机关(省、市、县环保局)提出试生产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投入试生产。 (五)建设项目试运行 3 个月内,要向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机关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由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现场验收。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产品性质、规模、建设地点或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的程序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重新报批。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自批准之日起满 5 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

8、告书(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第十七条 各单位建设项目所有涉及的环评文本、环评批复、试运行及批复、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都应报环境保护部备案。 第十八条 新建项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在线监控设备联网与验收、工程环境监理报告已列入三同时验收必备条件。 第六章 环境监测管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要制定年度排污监测计划,包括内部常规监测和委外监测两部分。年度监测计划要明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负责人。年度监测计划经公司环境保护部审核后实施。 第二十条 各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出口,应进行内部常规监测。一般情况下车间的污染物排放口要求

9、每月至少监测一次,污染治理设施出口及公司总排口每天至少监测一次。并建立环保监测台帐;没有监测能力的单位可委托集团公司环保公司或省、市环保监测站监测。 第二十一条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监测的内容一是按照环评报告书中监测计划及所列监测项目制定,二是按照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对各企业进行监测的各项常规指标及其他特征污染物。 (二)环境监测的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方法。 (三)对某些不具备监测手段和条件的污染物,也可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二十二条 凡建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必须配套建有能够监测本单位特征污染物的监测设备,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

10、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第二.条 各项监测必须做好记录,数据准确、可靠。环境保护部对各单位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 第二十四条 排污口在线监控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要定期进行校验并保存校验记录,在线设备每季度自行比对工作按照公司水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运行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监测或公司环境保护部的抽测,各单位要积极予以配合,并对照取样分析,将监测结果存档。 第二十六条 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及监测结果信息公开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七章 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保证设备完好,并维持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 一般情况下污染

11、治理设施要随生产停产检修而检修,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若出现设备损坏不得已必须停用检修时,需要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必须说明设施停止使用的原因、天数及停止使用期间采取的其他达标应急措施等。 第二十九条 公司环境保护部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提出批评或处罚。 第八章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 第三十条 识别环境风险,编制应急预案 (一)存在污染物排放、产生或处置危险废物、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因突发性事件或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它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 (二)突发环境

12、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件等基本内容,还包括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介绍,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等内容。 (三)各单位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应急专家评估后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备案,应急预案备案表复印件报公司环境保护部归档。 (四)各单位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并保存相关演练记录,包括演练计划、演练预案、过程照片和影像资料、演练过程记录、演练效果评估及改进、文件修订记录。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面的继续扩大。 第三十二条 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一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十四条 事件调查与分析 (一)事件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完成后,责任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说明事件发生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补救措施、处理结果以及遗留的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并附有关的证明文件。 (二)必要

14、时环境保护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召开分析会,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督促有关单位制定防止事件再发生的措施或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除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外,按照公司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突发环境事件发布信息或媒体采访需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公共关系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执行。 第九章 环保现场检查 第三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有权随时对各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有义务接受现场检查,并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三十八条 现场检查内容 (一)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二)建设项目环保合法手续、排污许可证持证及按证排污情况; (三)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四)危废申报、转移、暂存与处置情况; (五)应急演练、人员培训情况; (六)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情况; (七)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 (八)环境体系认证情况,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适用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