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51681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段性的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给我国体育教育观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同时也引起了体育教法体系的全面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观念是强化了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可以理解为体育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于有关体育的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体育所包涵内容的全部精神现象的反映。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地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以达到增进健康,保护身体机能并愉悦身心的目的。也就是

2、说体育意识是决定人们是否参与或以何种方式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导因素。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爆发力、耐力、肺活量、柔韧性素质近20年来,呈下降趋势,尤为严重的是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有所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人病前迁移,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向低龄化发展,对此,有关专家分析,除学习压力太大,家长和学生自身不重视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最优化过程的探索者和反思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促进学生体育终身化,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一、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重要意义1、

3、自主性锻炼的基础是主动性 自主锻炼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我要锻炼。我要锻炼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它直接来自学生的主体。在学生内心的深处,把锻炼当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锻炼对他来说,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主动性的锻炼是促使学生不断进取的原动力。2、自主性锻炼的核心是独立性 独立性在教学中的表现是我能积极锻炼,即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在理想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促使学生的锻炼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

4、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独立学习的过程才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绝不是教师完全放任自流。3、自主性锻炼是一种自我监控 自主性锻炼身体要求学生对为什么锻炼、能否锻炼、锻炼什么、锻炼的方法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锻炼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选择锻炼方法,做好锻炼准备,在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锻炼过程,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锻炼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我锻炼的

5、重要因素。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1、加强引导,培养爱好,增强自主锻炼的主动性 大家都知道,每次观看体育比赛,都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那是因为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如在进行篮球运球训练时,来回运球单调乏味没有动力,

6、所以,我设计了几个游戏和比赛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我设计了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小组运球接力赛,之后,又设计了运球障碍赛,加大运球的难度,之后又设计“二对二”运球抢球游戏,这样的三次活动,难度层层递进,学生也感受到了竞争,激动的心情,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运球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又如,在排队方面,我尝试了除了常规4列横队外的其它队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队形。满足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2、加强

7、教学环境的改善,增强自主锻炼的独立性 重视体育课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场地的布置,器材的准备,周边的情况,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的体育锻炼环境是十分重要的。(1)利用场地的布置来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调查分析,在体育课堂中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导致了部分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教师注意场地设置合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兴趣倍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营造良好的周边的环境周边的情况是指课堂周围的现象,周围环境对学生注意力起一定作用,学生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体育实践课教学影响较大也可以预防教学事故的发生。因而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 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

8、。例如: 前滚翻教学时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地,不应与球类项目在同一场地进行,广播操教学则应与耐力跑教材的班级一起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3、做好学生锻炼效果的跟踪调查和过程监控,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自我调控的能力基础。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搬硬套

9、。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这样会挫伤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监控、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做好学生分层次练习中的过程监控,培养自我辅导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练习方法。以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地安排丰富多彩难度不一的练习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不同数量的内容。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对不同层

10、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亲自体验,从自己信任的同学中学到好的方法与经验。这样一来使身体素质好的学生 吃得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得了。即可以煅炼学生的身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遵守纪律,协作配合,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总之走近新课程的体育教学已经不再是把学科的内容视为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承,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体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