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51244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师考试寄生虫讲义.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寄生虫学讲义第一章总论1第二章医学蠕虫2第三章医学原虫23第四章医学节肢动物29第五章检验技术32第六章医学伦理学41第一章总论基本概念(一)寄生虫学及检验的概念、范畴和任务1.概念:研究人体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的一门科学。 2.范畴:医学蠕虫:线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吸虫: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医学原虫:根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非致病性阿米巴鞭毛虫: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孢子虫: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蚊、蝇、白蛉蛛形纲:蜱、螨检验技术包括病原检查:虫卵、幼虫、成虫免疫技术:ID、IHA、ELISA、IFA3.任务:应用医学

2、检验技术和调查方法,准确地对人体寄生虫进行检测和鉴定,协助临床作出正确诊断。 (二)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收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在营养上互相依赖,彼此受益长期共生。(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 。2.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别,按照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分为:(1)依寄生部位,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2)依寄生性质,分为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3)依寄生时间,分为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宿主类别:1)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

3、性生殖时期。例如人为蛔虫的终宿主。2)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淡水螺为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鱼为第二中间宿主。3)储存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了感染人体,还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4)转续宿主:当一种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存活但不能继续发育,而对正常宿主仍具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变应原作用。宿主对寄生虫: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三)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原则1.寄生虫病的流行(1)流行基本环节(2)

4、流行特点:1)地方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分布常常有明显的地方性。2)季节性:有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季节有明显关联。3)自然疫源性: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有些寄生虫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当人偶然进入这些地区,则可从脊椎动物传染给人。(3)流行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环境等。2)生物因素:某些寄生虫必需的中间宿主和节肢动物的存在。3)社会因素: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居住及医疗卫生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等。2.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消灭传染源: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普查普治、查治或处理保虫宿主。(2)截断传播途径

5、: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 加强粪便管理。(3)保护易感者:普及卫生知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及不良的饮食习俗。第二章医学蠕虫一、线虫和棘头虫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估计全球约有1万余种。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1.线虫概述(1)形态:1)成虫虫体呈线状或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大小相差很大,大的可达1m以上,小的不足1cm。除个别虫种外,大多数为雌雄异

6、体。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2)虫卵多为椭圆形,卵壳多为黄色、棕黄色或无色。卵壳主要是由三层组成:内、外层均较薄,内层又称为脂层或蛔甙层,具有调节渗透作用;中层较厚,称为壳质层,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 (2)生活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根据线虫生活史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不需要中间宿主:称为土源性线虫,其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卵或感染期幼虫。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生物源性线虫。(3)致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虫种、寄生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能力与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可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细胞增生等病变。严重者可致残

7、、致畸,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寄生于组织内的线虫比寄生于肠道内的线虫致病性强。2.似蚓蛔线虫(蛔虫)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1)形态成虫:长圆柱形,似蚯蚓,活时粉红死后灰白,体表两侧有明显的侧线。虫卵:受精卵:宽椭圆形,卵壳厚,外有一层蛋白质膜,卵内有一个大而圆的胚细胞。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和蛋白质膜均较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2)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以空肠最多,小肠次之。受精卵在土壤中感染期虫卵 人误食感染期虫卵小肠内孵出幼虫肠

8、粘膜和粘膜下层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肺泡支气管、气管咽部胃小肠(童虫成虫)。 (3)致病幼虫致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成虫致病:是致病的主要阶段,可引起营养不良、变态反应、胆道蛔虫症、肠梗阻等并发症。 (4)实验诊断查找虫卵直接涂片法、浓集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改良加藤法、自然沉降法)。检查虫体幼虫、成虫。免疫诊断猪蛔虫原体腔液或感染期卵抗原血凝试验(IHA)或ELISA。(5)流行: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粪便内含受精蛔虫卵的人是蛔虫感染的传染源,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而且,蛔

9、虫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一般可活数月至一年;食用醋、酱油或腌菜、泡菜的盐水,也不能将虫卵杀死。蛔虫卵对一些化学品具有抵抗力,主要是由于卵壳蛔甙层的保护作用,如10%的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溶液均不能影响虫卵内幼虫的发育;而对于能溶解或透过蛔甙层的有机溶剂或气体,如氯仿、乙醚、乙醇和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氰化氢、氨、溴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很敏感,卵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儿童随地解便是造成蛔虫卵污染土壤、蔬菜或地面的主要方式。鸡、犬、蝇类的机械性携带,也对蛔虫卵的散播起一定作用。人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泥土、蔬菜,经口吞入

10、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者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到感染。国内,曾有人群因生食带有感染期卵的甘薯、胡萝卜及腌菜后,在一个地区引起暴发性蛔虫性哮喘的报道;也曾有因食用在干粪坑埋藏过又未经清洗的甘蔗而致由幼虫引起数十例过敏性肺炎的报告。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与当地气候、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主要在春、夏季节。另外,蛔虫的普遍感染与广泛流行,还与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和卫生习惯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发展经济、提高文化水平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会使人群蛔虫的感染率大为降低。(6)防治原则: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11、处理粪便、管好水源。 3.毛首鞭形线虫(鞭虫)(1)形态 成虫:外形似马鞭,前3/5细长,后2/5短粗。雌虫大小3.5 5cm,雄虫则为3 4.5cm. 虫卵:呈纺锤形,黄褐色,卵亮较厚,从外至内有蛋白质膜、壳质层、脂层;两端各有一透明的塞状突起,卵内细胞尚未分裂。(2)生活史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含有幼虫的感染期卵,污染食物、水源,经口感染。成虫寄生在人体盲肠内,也可见于阑尾、回肠下段、结肠和直肠等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3)致病成虫钻入宿主的肠黏膜、甚至黏膜下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轻度感染一般无症状,严重感染可引起腹痛、慢性腹泻、贫血等。 (4)实验诊断粪便查找鞭虫卵:粪便直接涂片

12、法、浓集法 肠镜中找到鞭虫虫体 (5)流行与蛔虫的分布和流行因素相同,常与蛔虫感染并存。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6)防治原则:同蛔虫。4.蠕形住肠线虫(蛲虫)(1)形态: 成虫:乳白色细小如线头,体长雌虫10mm左右,雄虫为25mm 虫卵:无色透明呈不对称椭圆形一侧较平一侧稍凸,卵壳外有光滑的蛋白质膜,感染期虫卵内有一盘曲的幼虫。 (2)生活史: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经口感染,寄生于人体盲肠、阑尾、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人睡眠后,部分雌虫移行到肛门外大量产卵。(3)致病:夜晚肛门瘙痒,异位寄生导致阴道炎等。(4)实验诊断:肛门拭子找蛲虫卵。粪便中或肛周检获蛲虫成虫。(5)流行:世界性感染,我

13、国蛲虫病感染较为普遍。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寄宿制小学等)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 病人和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和人群的间接接触感染。蛲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室内一般可存活3周左右。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室、寝室内和玩具、衣被上均可查到蛲虫卵。此外,在儿童的指甲垢中亦可查见虫卵,这是造成相互感染和自身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复感染的原因。(6)防治原则: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感染率较高的集体机构要进行集体驱虫治疗;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 5.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钩虫)(1)形态成虫:成虫体长1cm左右,活时肉红色,

14、死后灰白色。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卵内有48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幼虫: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通称钩蚴。(2)生活史:主要经皮肤感染人体。土壤中:虫卵杆状蚴丝状蚴人体:丝状蚴皮肤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吞下) 小肠发育为成虫 (3)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查找虫卵粪便直接涂片、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杆状蚴或丝状蚴2)免疫学检查: 皮内实验(ID,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4)致病1)幼虫所致病变: 钩蚴性皮炎:奇痒无比。钩蚴移行:呼吸道症状。2)成虫所致病变:贫血消化道症状异嗜症(5)流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