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50948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专项评价)(简 本)建设单位:石家庄市冶河灌区管理局环评单位:河北冀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十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3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31.2 基本建设内容31.3 与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52.1 项目地理位置5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52.3 评价范围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3.1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63.2 环境保护目标103.3 环境影响分析103.4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3.5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12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3.7

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4 公众参与194.1 公众参与的目的194.2 公众参与的对象194.3 公众参与调查方式194.4 公众参与调查过程204.5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分析2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36 联系方式23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项目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项目由来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县窦妪镇,与鹿泉市、元氏县毗邻,距石家庄市中心区域12km,基地着力引进一批装备制造先进企业,产值可达30亿元,利税可达5亿元。基地地表水资源匮乏,现状工业级生活用水均依靠开采深层地下水,由于连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随着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

3、,需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基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基地工业及生活供水已纳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目标规划,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基地工业应急供水方案为由韩家园水库引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韩家园水库供水作为基地备用水源。1.1.2 建设路由该项目水源是韩家园水库水,用水户为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用水和韩家园灌区农灌用水。项目由埋设地下管道输水,向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每年供水360万m3,沿途灌溉耕地0.4万亩。项目输水管道路由为:引水口设在韩家园水库输水洞出口阀前;从引水口向东沿现有利民渠右梗至分水闸;从分水闸开始转入现有利民渠渠底至西山陵园北;从西山陵园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农田到达装院路

4、;穿越装院路后再向东沿山尹村村北的高压线(高压线北20米)走向穿越农田到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及马山线;穿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马山线后继续向东仍然沿高压线(高压线北20米)走向直至窦妪村北,所经过区域全部为农田,线路先后穿过黄营公路和红旗大街南延线;经过窦妪村北后,向东穿京广铁路、107国道和青银高速引道桥至装备制造基地前调蓄池(管道输水入调蓄池后,经水厂处理后通过分管网向工业区各企业供水,调蓄池、水厂及水厂以下工程由栾城县供水分公司和基地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不在本项目建设和评价范围内),输水线路全长13.333km。1.2 基本建设内容1.2.1 基本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输水管道

5、的敷设,输水线路全长13.333km,输水管道采用DN700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流量0.46m3/s,沿线设有镇墩54个,蝶阀井5座,排气阀井21座,排水阀井21座,分水井2座,调流阀井1座,水表井1座,穿越普通公路4处、107国道1处、京广铁路1处、青银高速引道桥1处、南水北调工程1处、溢洪道1处。项目主要工程量见下表。项目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输水管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km11.45钢管km1.1482引水口个13管道附属设施镇墩个54蝶阀井座5排气阀井座21排水阀井座12分水井座2调流阀井座1水表井座14穿越工程乡村公路次4107国道次1京广铁路次1青银高速引道桥

6、次1南水北调工程次1利民渠溢洪道次15渠道恢复利民渠m516窦妪村排水沟m6086工程占地临时占地亩417永久占地亩0没有涉及拆迁1.2.2 项目投资与建设期该项目总投资为1965.6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该项目预计建成投入使用时间为2013年3月。1.3 与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1.3.1 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 鼓励类 二、水利 3.水资源短缺地区水源工程”,且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情况根据石家庄

7、市城乡规划局鹿泉分局关于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应急供水工程项目的规划意见、元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证明、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栾城分局市政工程函复意见,鹿泉、元氏、栾城三地规划部门同意项目的建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地理位置项目输水管道路由为:引水口设在韩家园水库输水洞出口阀前;从引水口向东沿现有利民渠右梗至分水闸;从分水闸开始转入现有利民渠渠底至西山陵园北;从西山陵园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农田到达装院路;穿越装院路后再向东沿山尹村村北的高压线(高压线北20米)走向穿越农田到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及马山线;穿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马山线后继续向东仍然沿高压线(高压线北20米)走向直至窦妪村北,

8、所经过区域全部为农田,线路先后穿过黄营公路和红旗大街南延线;经过窦妪村北后,向东穿京广铁路、107国道和青银高速引道桥至装备制造基地前调蓄池。项目距离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下表。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相对项目方位距厂界韩家园北103m西郭家庄南1260m东郭家庄南1380m山尹村南530m南龙贵北818m寺家庄北1755m张掖南185m南牛家庄北950m窦妪镇南310m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2.1 水环境质量概况区域地表水韩家园水库水环境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2.2.2 大气环境质

9、量概况鹿泉市、元氏县、栾城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2.3 声环境质量状况管道沿线乡村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管道穿越107国道及青银高速段符合4a类标准,穿越京广铁路段符合4b类标准。2.2.4 生态环境质量管道沿线及两侧区域生态环境主要为农田生态环境,其中出水口至西山陵园北段为现有利民渠,两侧为农田,田边有部分杂草,无高大树木及珍稀物种;其余段两侧均为农田,沿线农田农作物类型10月至次年5月期间为小麦,其余时间为玉米。管道沿线及两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一般。2.3 评价范围根据项目排污特征和区域

10、环境状况,确定项目评价范围为:(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施工期管道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2)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管道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村庄、居民区等敏感点。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3.1.1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根据类比调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100L/人日计算,COD浓度按300mg/L计算,一般地段管线施工生活污水和COD排放量分别为26m3/km和7.8kg/km。本工程管线全长13.333km,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总量约为327.6m3,COD排放总量约为0.

11、1t。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施工队伍的吃住一般依托当地的旅馆和饭店,同时施工是分段分期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局部排放量很小,因此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3.1.2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方现场堆放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建筑料(水泥、石灰、砂石料)以及管沟及基地开挖弃土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造成的扬尘。针对工程施工期间扬尘较重的问题,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在施工期拟采取如下具体控制措施:在沿途环境敏感点醒目的位置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公

12、示期至工程施工结束,并保持公示内容的清晰完整。施工场界采取可移动钢板硬围挡措施。清理施工垃圾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散落。工程施工中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点等。对需要回填的土方等进行定期洒水或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复式覆盖,减少扬尘污染,并加快施工进度即使把堆土回填恢复原貌。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散落。对水泥、白灰等易产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存放油料必须有防止

13、泄漏和防止污染的措施。施工作业面做到活完脚下清,及时将建筑垃圾装入容器,运至垃圾站处理。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确保场容场貌整洁。3.1.3 噪声源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其声压级为85100dB(A)。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推行清洁生产,必须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施工机械进场应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实行淘汰制度。施工中应采用低噪声新技术,使噪声污染在施工中得到控制。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

14、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少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程度。在施工机械与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橡胶减震、管道减震、阻尼减震技术,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浇混凝土用的振捣棒,采用低频低噪型。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得在振捣作业中撬动钢筋或模板,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降低钢模施工噪声,小钢模改为竹夹板以减少振动作业时冲击钢模产生噪声。合理布局施工场地,按照有关规定,每个施工段对作业区设置围挡。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实施施工期场界噪声监测,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2)控制作业时间作业时间控制在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禁止在中考及高考期间施工。特殊情况确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要采取有效措施降噪,事先做好周边群众工作,并报环保局备案后施工。(3)人为噪声控制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在临近村庄等敏感点的施工现场,禁止大声喧哗吵闹、高声唱歌或敲击工具、餐具等。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钢管等堆放不发出大的声响。(4)加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项目位于鹿泉、栾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