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650451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一 项目概况按照武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中心二组团”,“一中心”为武隆县城中心。 “二组团”为仙女山组团和白马组团;桃花山公园位于“一中心”的核心地带,其生态、景 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本案位于县城乌江以北,北部城区以西, 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红线,基地占地面 积达 255183平方米(约382.7亩);整个用地相对完整。南邻北部城区,北邻北部山脊,东 接自然山体,南接原始自然山林。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整个范围内地势高差较大,通过两条冲沟把山体沿东西向分成三大块, 每块的地形变化不一,适宜建设的位置很少,建设用地不宜集中,应根据场地分散选择可建 设

2、的地点和游览园路的走向进行规划布局。红线场地内坡度均在10-20 度之间,场地内南 视线开阔,山脚即是画廊般的乌江。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武隆历史文化、风土人 情、渝黔门屏、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该公园将是武隆县城的主要生态氧吧和观景点。作为城市二级达标的公园,它的建设有利于 提高武隆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武隆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经济的发展打 下良好的环境基础。二 公园性质及规划指导思想(一)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武隆县城景观,改善整个城市的环境 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具有时代特色、

3、植物景观特色和 武隆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市民游览、集休憩、娱乐、运动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 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公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 色鲜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城市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 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七大功能区:1、入口综合服务区、2、四季花海中心景观区、3、武 隆历史文化展示区、4、果园采摘区、5、果园综合服务休闲区、6、背景林区、7、森林有氧 运动区。2、基本原则(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2

4、)、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5)、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 的城市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6)、坚持以绿为主,以休闲为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7)、尊重场地、提倡人性化设计。3、规划社计依据 (1)桃花山公园规划设计任务书。(2)场地现状地形图(甲方未提供地勘报告)。(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三设计方案构思场地分析:根据公园的区域位置、场

5、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 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 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桃花山公园处于武隆县城以西,地形北高南低, 坡向正对乌江相隔的南面中心城区,是南城区望北城区景观视觉焦点,设计师充分考虑城区 与城区之间的对景景观要求;东面为乌江北面的中心城区,城区内公园匮乏,必须考虑城区 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要求;其次是考虑自然地质灾害和城市生态要求。桃花山公园是开放的 城市空间,设计师融入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以特殊的符 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A:

6、根据功能定位及空间景观序列,将公园相对划分为“一轴一带两水三组团”:1、“一轴”是指武隆历史文化展示景观轴;2、“一带”是指四季花海中央景观带;3、“两水”是指现有两条冲沟隔离的水带密林区;4、“三组团”是指休闲果园组团景观、入口综合服务组团和森林有氧运动组团。B: 功能性功能合理的综合性市级公园(人与人的交流)1、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2、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 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 分析,规划的桃花山公园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体育活动、休闲:以户外活动活动场地、儿童 活动器械等来满足康体休闲活动的需要。综合性活动:提供观景展览、烧烤、餐饮、喝茶、 晨练、露营等活动的场

7、所和设施。C: 生态性尊重自然过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的交流)1、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强化该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2、利用地形将园路完全自然化,人在花丛、树丛中行走。3、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强化生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D: 经济性1、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体,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3、通过经营性项目如:攀爬、花果采摘等增加经济效益。E: 设计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有重点和个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并具有一定的超 前意识。F: 精细设计接待中心、茶室、廊架、度假木屋、桃花榜景墙等园林建筑小品,

8、使之成为公 园中的点睛之笔。注重道路广场铺装材料多样化,追求色彩、质感的对比和统一,广场地面拼花图案美观大方。四 植物配置为迎合其景观设计风格,植物配置时着重体现其大气、自然。而且充分考虑项目的功能性, 在植物配置时乔木选择适宜的落叶及常绿树种与丰富的地被植物相互搭配体现其和谐自然 景观特色。突出桃花的不同品种种植。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 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生态环境保全原则:建设和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育林、造林、保林、杜绝任何可能的破 坏、毁林行径。绿化、美化、采花一体化,注意形成多种组合的形式

9、各异的植物空间。 基调树种:桃树、梨树、枇杷、桂花、香樟等。中央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 场和满山的四季花海景观带组成,是人们在公园的主要集散、休闲、观景的地方,在本区内 设计有音乐广场、接待中心、桃花榜景观墙以及四季花海主景、花架等众多的园林景观内容, 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绿化主调树种为表现四季景观的月季、九重葛、红三叶草、春鹃、迎春。两侧绿地中栽种由 各品种桃树为主、紫薇、樱花为辅的混交林,并结合吉祥草、桃叶珊瑚、茶花等灌木。入口 对景处的花池中栽植不同色彩的四季草花,其强烈的色彩自然成为景观中心与焦点。 为使植物配置力求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我们考虑在两条冲沟及周边地带种植水

10、生、岩生 植物,沿石坎种植攀岩植物,以及布局多样性的灌木群落等。道路布局随地形变化形成不同视线高度,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高低层次的 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第一层乔木类苗木:具主轴的应有主干枝、主枝分布均匀,干径在3.0cm以上;作行道树的阔叶乔 木分枝高度应相对一致,具有3-5个主枝,干径不小于4cm,分枝点高不小于2.5m;针叶乔 木则应具主轴,有主梢。香樟、杜英、广玉兰、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雪松、 龙柏 、 落 叶乔木:桃树、珊瑚朴、枫香、黄山栾树、合欢、樱花、白玉兰、 垂柳第二层灌木类苗木:丛生型灌木要求灌丛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主枝数不少于 5 枝,至少有 3

11、枝以上灌高达到规定标准;匍匐型灌木要求至少有3枝以上主枝达到规定标准长度;蔓生苗 木、应分枝均匀、主条数5枝以上、主条径1.0cm以上;单干型灌木要求具主干、分枝均匀, 基径在2.0cm以上;绿篱用灌木要求灌丛丰满、分枝均匀、干下部枝叶无光秃,树龄2年以 上。所有单株地被灌木都应达到规格。如桂花、美人茶、含笑、海桐球、落叶灌木:红叶李、 鸡爪槭、紫薇、碧桃、腊梅 等。第三层藤木类苗木:小藤木分枝不少于2枝,主蔓径在0.3cm以上;大藤木分枝不少于3枝,主蔓 径在 1.0cm 以上.瓜子黄杨球、杜鹃、火棘、剑麻、红花继木、茶梅、八角金盘、落叶小灌 木:南天竹、金丝桃 、落叶球根花卉:美人蕉、紫花

12、鸭跖草 等。第四层地被植物:鸢尾、石蒜、葱兰 、草皮采用混播型常绿草皮。五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1. 廊架:在中央主景区设计有造型别致的各种中式现代的各类花架,在儿童活动区和花果 采摘休闲区分别设计有各自的休闲廊架、度假木屋和观光廊亭。2. 茶室:在公园西北侧设置休闲茶室一座。3. 度假木屋:在花果采摘区(枇杷林)区设有层次丰富的度假、观光木屋以及预留设计了 露营休闲景观区。4. 置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另外堡坎高差处理也采用大 量的黄石砌筑。5.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 置于园路一侧。6. 硬地铺设及园路

13、:采用花岗石碎片、广场砖及砼划块等材 料,根据材质和图案的变化布 置在不同的区域。7. 黄石假山: 位于公园主入口入口对景处,造型上力求体现粗犷雄伟,以小见大。8. 雕塑:规划中雕塑有两处,分别在公园入口广场放置有抽象雕塑和在运动区放置与运动 有关的抽象雕塑。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需要,再增加几处体量不大,随意休闲的雕塑小品。9. 卫生间:每隔250米,设置WC处,满足人性化要求。10. 商业:花果采摘大道、接待中心广场等地均可设置独立小型摊点。六 竖向设计与绿化灌溉根据土方就地平衡原则,在绿地上作自然起伏的地形处理,竖向高差在1. 5 米之内七、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弧线形景观路:也即是公

14、园游步道。游步道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功能)节点,该游步道在公园里作为主 路使用。是一条供市民娱乐和休闲的道路。局部道路加宽可以通行机动车,方便游人快速抵 达各景区和景点;各个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个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 接中有冲沟便以桥的形式来完成。车行道路 宽度:7.0 米 长度:294.3 米 (入口车行道路)宽度:4.5 米 长度:1429.5 米 (上山车行道路)宽度:3.6米 长度:445.0米 (山腰车行道路)游步道 宽度:2.53.0米 长度:2298.4米(其中登山台阶长度644.3米)(一级游步道)宽度: 1.21.8米 长度:3053.1米 (二级游步道)道路总厂 合计:7520.3 米(2)广场 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入口设置入口广场。运动场、儿童游戏场与林下广场相结合。音乐广场则 做成半圆的环绕形状,形成广场系列。(3)停车场在桃花山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共规划一期停车场3 处,共计车位约200 余个,规划二期预留 停车位约400 个。完全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八、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为了便于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 入口,公园周边规划成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在交通上),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分隔等 来引导游人游览路线。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