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50365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 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新纪元的中学生来说,我们热爱祖国,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勤学和好问,因为

2、我们要做学问。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 的努力,变得

3、更加繁荣,更加勃发。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

4、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文明礼貌在我们身上不能丢失,那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真正体现。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一 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学风。我们学校几年来延续下来的勤学、好问、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学风。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要讲诚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美德和优秀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我们青少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同时继

5、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的义务与责任。 弘扬和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我们少年儿童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堂上,好好学习,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要讲诚信,不断创新。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

6、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 为积累起来的。 中国是由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

7、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

8、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 谢谢大家。 “中国”,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祖国”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是一个亲切的词汇。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常青的山川,常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源泉、情感之归宿、奋斗之动力。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无

9、数次危机,是什么力量使其维系不坠。是什么力量把5个兄弟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 气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

10、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你们是新世纪的学生,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 同学们,我们不会忘记,当体育健儿登上领奖台,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那自豪激昂的“起来”声中,那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 上,流露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起来、起来”的呐喊,鼓舞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新一代不断创新,激励着

11、每一个炎黄子孙自强不息。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的心底一定涌动着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老师、同学们,民族精神,博大精 深,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让我们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旗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争做弘扬民族精神的四好少年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