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49942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超声诊断小儿肝包虫病已有不少的报道,而对小儿肺包虫病报道甚少,现就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19例中,男15例,女4例,年龄512岁,和犬、羊有密切接触史18例,Casoni实验阳性16例,阴性2例,假阳性1例。方法使用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MHz,病人取坐位,探头置于背部从上到下,从脊柱旁到两侧腋中线,胸前从上到下,从胸骨柄两侧到腋中线进行肋间纵切、横切、斜切扫查,取得最满足的二维图像,观察囊肿的形态、大小、数目、囊壁、囊内回声、后壁效应及在肺内的位置。2结果诊断符合率19例中和手术符合者18例,占%,误

2、诊1例系支气管囊肿,占%。部位右肺8例,上叶4例,下叶5例,中叶1例;左肺11例,上叶6例,下叶5例。其中包括双侧肺3例,肝、右肺、腹腔包虫1例及双侧肺、肝、腹腔、盆腔及阴囊包虫1例。合并肝包虫7例,其中5例肝包虫位于右肝顶部,2例位于肝左叶。大小最大者为9cm8cm,最小者为4cm5cm。二维声像图特征单囊型摘要:在肺内可见边界整洁,界限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呈双层,外层厚、内层薄。偶见内囊层有不同程度的分离,呈“水百合花“征。此外,还可见后壁效应增强。子囊、孙囊型摘要:在大囊内呈现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形态相似、回声相同的圆形小囊,活动体位后可见子囊在囊液中漂浮,呈“落雪状”

3、,任何切面均呈现同一种回声的声像图。上述两型有时可见“包虫呼吸征”改变,包虫囊和胸壁粘连时可拉成不规则形,尤以下叶较大的包虫囊肿最为明显,在小儿肺包虫病中此种改变较为少见。感染型摘要:双层壁界限不清楚,囊壁薄、厚不均匀,内囊不整洁,囊内布满强弱不等的回声,在强回声团块内可见线状弱回声,光点、光带、光斑、光团并存,提示囊内感染。以光团、光斑为主时,显示“类肿瘤”样改变,需仔细和肺部其它病变相鉴别13。3讨论本组病例流行病史清楚,为超声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小儿肺包虫病和成人肺包虫病在二维声像图上有所不同,小儿肺包虫病的特征是囊内含子囊、孙囊的很少见。合并细菌感染的也比较少见,这可能和儿童感染

4、期较短,寄生虫年幼,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4,5。本组无一例子囊、孙囊型及感染型。以往临床对肺包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于X线检查及包虫试验,X线检查对肺内病变的囊性和实质性肿块难以鉴别,包虫试验存在着假阴性和假阳性,加之小儿肺包虫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确诊较为困难,非凡是对多脏器、多器官的包虫病诊断难度就更大,应用超声以来对肺包虫的诊断有了明显的提高,超声不仅能够鉴别肿块的囊性和实质性,还可以观察包虫病变和周邻组织的关系以及在肺内的位置。值得提出的是小儿肺包虫病常合并有肝包虫病,本组合并肝包虫病7例,占%。通过超声定位,确定手术进路。肝、肺包虫病一次手术成功,避免了小患者的二次手术。由于肺是一个含气的脏器,对超声产生反射功能,显示的视野有限,加之小儿肋间隙窄,透声窗受影响,难以观察到肿块的全貌,因此对肺包虫病的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如X线可在较大视野下,前后、左右对比观察。但是超声作为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反复使用,在许多方面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因此二者联合使用能发挥更大的功能,无疑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超声诊断小儿肺包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