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49573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税解读2018年(最终版) (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个人所得税修改案已尘埃落定,此次修改是个税历史上的第七次修改,进行了重大的整合,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修订个税法,设定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修改不仅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也就是说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00元,提高到了5000.00元,并且对部分税目进行了合并,如将原“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使用统一的综合累进税率。同时个税相应的计算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按月申报预缴,并且还需要年终汇算清缴,又增加了6个项目的附加扣除。附加扣除就是说,在每月收入扣除5000元起征点和保险

2、公积金之后的基础上,如果有这六类情形,还可以再附加扣除,之后的部分才是计算个税的税基(应纳税所得额)。六类情形指的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的支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条款:第九条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第十条 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

3、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第十二条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第十三条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第十四条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就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专家做出最新解读:将扣除范围限定于首套房贷款利息支出,是为了

4、与“分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衔接,兼顾调控效果,体现“房住不炒”的中央精神,更好地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此外,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月均利息约1025元到1189元,征求意见稿规定每月1000元的扣除标准,与此较为接近。甘犁分析,从国际上看,韩国、墨西哥、意大利等国房贷利息扣除限额占人均月工资约10到15,上述扣除标准约占我国人均月工资15,处于较高水平。采取定额扣除而不是限额内据实扣除,主要考虑贷款利息支出每月变动,如采取限额以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需每月调整扣除额,将大大增加征纳双方负担;此外,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年度间不均衡,前期利息支出超过扣除限额,后期低于扣除限额,如果采取限额以内据实

5、扣除,纳税人无法充分享受扣除政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条款: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前款所称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第六条 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就子女教育扣除,专家发表最新解读:据统计

6、,目前我国公办幼儿园年均收费约8000元、民办幼儿园年均收费约2000元到1.4万元;高中年学费和住宿费900元到3200元;高校本科年学费4200元到1.9万元;研究生年学费8000元到1.3万元。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测算,每年每位子女1.2万元的教育支出扣除标准,可大体覆盖全国各地各阶段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相当于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月工资的2倍,并适度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据悉,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由子女的父母等法定监护人扣除。父母双方可分别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也可由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考虑到学生流动性强,对不同区域、不同教育阶段实行统一定额标准,有利于简化

7、税制、降低征纳成本、防范道德风险。”甘犁说,为扩大减税覆盖面,子女接受民办教育和在境外接受教育的支出实际也统一纳入扣除范围,对于二胎家庭,扣除额也将翻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条款:第二十条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采取

8、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第二十一条 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就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专家解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将被赡养老人规定为60岁(含)以上老年人,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以及当前退休年龄一致,社会易于接受。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老人子女已经去世,其孙子女、外孙子女实际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也可获得赡养老人扣除。个人所得

9、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第十五条 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二)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三)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第十六条 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所在城市,无任职受雇单位的,

10、为其经常居住城市。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第十七条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第十八条 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第十九条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条款:第七条 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11、。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第八条 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就继续教育扣除,专家发表最新解读: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分设定额,是因为学历继续教育,尤其是在职研究生等费用标准一般高于非学历继续教育。绘画、艺术、体育运动等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能否减税?记者了解到,继续教育概念比较宽泛,一些未纳入职业目录的个人兴趣爱好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据悉,为降低征管

12、难度,非学历继续教育按照证书定额扣除。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时代已到来,每个职业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继续教育,或许这是为什么本次个税改革把继续教育列入六大专项抵扣的原因所在。那么,关于继续教育的费用如何抵扣?哪些情况可以抵扣?每月税前能扣除多少金额?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热点一:专升本属于学历继续教育吗?首先,学历继续教育的范围该如何去界定呢?专升本?MBA?范围太广,傻傻分不清!在职研究生,专升本,这些算是学历继续教育吗?参加MBA、EMBA等学历教育在扣除范围内吗?小结:文件规定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定额扣除。目前只强调“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扣除,但对“学历”的范围没有做出

13、具体规定,敬请期待热点二:考注会属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吗?除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也不简单,还有特殊规定?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去扣呢?考取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建筑师等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能扣吗?我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这些继续教育活动都是没有证书提供的,可以扣吗?听说没证书的会计也要继续教育,这笔费用能扣不?小结:文件表明,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定额扣除!“取得证书”就是限定条件!热点三:参加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可以扣双份吗?现在都讲究全面发展,“一”技之长已经不够了,一本证可不够傍身啊!继续教育既然能扣,那能

14、扣双份的吗?我今年既参加了法律方面的继续教育也参加了证券方面的继续教育,并获得两本证书,那可以扣两次吗?我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又考取了其他证书,两个可以一起扣吗?如果子女有收入的同时又接受学历教育,是按照子女教育支出还是本人的继续教育支出扣除?子女教育费和继续教育费的扣除限额不一样啊,难道是按照孰低原则?小结:暂行办法规定了继续教育是按照定额扣除,所以与取得几本证书无关;文件没有明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不能同时扣除;个人接受的同一学历教育,可以选择个人自己做为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二者只能选择一种方式享受附加扣除。【总结】子女自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读书期间

15、,每年可按照每个子女12000元进行抵扣。如果是自己参加学历继续教育,每年也可以扣除12000元。如果是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建筑师等技能或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证书当年可以扣除3600元。生了病,花了钱,还可以扣除?这可是雪中送炭!不过这个大病医疗支出可不是说扣除就可以扣除的。那么哪些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扣呢?没有交医保,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扣吗? 热点一:帮家庭其他成员付的大病医疗支出能扣吗?没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成员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怎么扣除? 大病医疗的专项附加扣除,是不是只有纳税人本人才能享受?家里小孩子生病了?父母支付的大病医疗费用不能扣吗?当一个人不幸罹患大病后,往往由于劳动力丧失或部分

16、丧失,企业就会依法终止合同,这个时候自然连纳税的资格也没有了,如何谈得上扣除?小结:按照目前政策的意思,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即意味着只有纳税人自己患上大病发生支出后,方能扣除,在理解政策上切不能有偏差。热点二:没有医保,大病医疗支出能扣不?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虽说可以扣除,但看上去也不是没条件的 平时没交医保啊,这要是有了大病医疗支出,是不是也不能扣了?不管在不在医保目录范围,发生了大病医疗支出,是不是都要刷医保卡才能扣?如果不是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就不能扣吗?小结:大病医疗支出只有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部分才可以扣除。热点三:大病医疗支出是不是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