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49527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检验科 乔兆瑞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标本的最佳选择。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2、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一般用于急诊生化。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

3、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

4、种抗凝作用。肝素管一般用于急诊生化、TORCH、血流变的检测,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也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5.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用于一般血液学(血常规)检查及血氨检测。不能用于血凝、微量元素检查。6.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柠檬酸

5、钠与血样中钙离子鳌合而起抗凝作用,抗凝剂与血比例为1:9,主要用于纤溶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2ml),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8-10次。7.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柠檬酸钠),其抗凝剂与血液的体积比为1:4,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2ml),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8-10次。8.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有良好的防止血糖降解作用,是血糖检测的优良保存剂,使用时应注意缓慢颠倒混匀。

6、一般用于血糖检测,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能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检测。9.浅绿色头盖管(含肝素锂抗凝剂及惰性分离胶管):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目前我科采用的有黑、黄、蓝、紫、绿5种真空管,使用时就注意以下问题:1. 根据不同的检验需求,选择恰当的采血管。如有疑问,随时与检验科工作人员联系。2. 采血管上必须粘贴样本号,与检验单上的号码一致。应粘贴在采血管纸质标签上,不要粘贴在玻璃上面,以防脱落。3. 取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挛缩,扎止血带时间不可过长(现在有学者认为尽量不使用止血带), 观察采血是否顺利,禁止拍打手臂,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4. 推荐的采血顺序为无抗凝剂管(血清管)分离胶/促凝剂管肝素/EDTA管凝血管血沉管。主要原因是第一管内往往含有组织液,易造成凝血,不适于做血凝测定;再者,以避免血清管被抗凝剂污染。5. 采血完成后按不同检验类别(生化、免疫、常规、凝血、血沉)用检验单把血样卷好,分门别类,不得将所有血样混杂卷在一起,以免引起操作上的混乱。6.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精确,采血量应符合要求。7采血后轻轻倒转试管混合8-10次,但不得剧烈震荡。采完血后样品应垂直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