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49119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板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念好四字经,做到“三个结合”,不断壮大农村能人队伍发展农村能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近年来,东丰县采取多种形式,把培育农村乡土人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富脑工程”来抓,营造了乡土人才发展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乡土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设了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截止当前,全县农村乡土人才共计12500多人。一、基本做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把乡土人才培养

2、、开发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为充分整合全县乡土人才资源,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和多层次性,早在1996年,县委、县政府就落实专门人员,对全县农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经纪人等乡土人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启动了选拔认定和建库工作。 以来,又相继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委组织部设立了人才工作办公室,形成了东丰县农村乡土人才名册,建立了优秀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2、强化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乡土人才技能。近2年来,县、乡、村三级共组织各类科技培训218场次,受训人数达15万余人次,培育农村乡土人13000余人次。1996年至1999年4年间,共有900多

3、名村干部参加了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从 开始,又联合吉林农业大学陆续开办了5个班次的本、专科培训班,使400多名乡土人才接受了学历教育。先后116次组织省、市、县涉农部门的专家上门服务,并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农科园地和三农之声等农业科技专题节目,切实解决了乡土人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乡土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截止到当前,在全县农民中,已有3000余人经过各级各类培训,成为种植、养殖、农机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土专家”。3、完善了激励机制,形成了人才效应。县委在抓乡土人才建设工作中,坚持对贡献较大的乡土人才,旗帜鲜明地进行宣传表奖,特别是组织开展农村“三个培养”“三五”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注重

4、抓好工作的结合点,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为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丰县有71名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在届中被推选为村干部,有106名农村实用人才入党,56名优秀乡土人才受到表彰奖励。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土人才总量不足。东丰县现有自然人口40万人,而各类乡土人才约有12500人,所占比重仅为3.1%左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乡土人才往往唱独角戏,搞“近亲繁殖”,后继乏人,缺少必要的“造血功能”,难以适应市

5、场的变化和发展。2、乡土人才管理服务缺乏具体性。乡土人才分布在全县的村村组组,且普通农民较多,加之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3、乡土人才培育缺乏针对性。从调查情况看,乡土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而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真正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可谓凤毛麟角。乡土人才由于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从事专业杂乱,致使对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只能停留在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停留在大众化项目的培训上。4、乡土人才选拔缺乏广泛性。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深层次开发还不够,特别是对乡土人才的标准、范围和对象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

6、清,界定还不够准,只是片面地把乡土人才同种、养专业户划等号,没有把乡村企业和私营科技服务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纳入管理范围,选拔面相对较窄。5、乡土人才作用发挥缺乏普及性。受“卖田、卖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打师傅”等本位思想的影响,部分乡土人才在参加“帮扶致富”结对等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局限于“亲帮亲”,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三、几点建议抓好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乡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上,全力开创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1、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议实行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自我

7、管理相结合。组织管理,即侧重于组织、协调、引导,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以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管理为主,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管理为辅的管理形式。制度管理,即在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促其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自我管理,即根据乡土人才从事专业类别的需要,积极探索乡土人才管理的新途径,分门别类地组建专业协会,制定章程,明确权力和义务,经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乡土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乡土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使乡土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提升管理水平。2、要完善培育机制。一是集中培训,着力辅导提高。充分

8、发挥乡镇党校、职业技术学校、电教网络等阵地的作用,定期组织乡土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二是开阔视野,着力促进提高。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开阔视野,促使乡土人才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另一方面,加强乡土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它乡土人才的成功做法。三是基地示范,着力引导提高。积极鼓励、支持乡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形成样板,做给乡土人才看,带着乡土人才干,提高乡土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3、要完善扶持机制。一是政策上扶持。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

9、科研生产项目实施者,给予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做到“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五优先,为乡土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技术上扶持。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为专家、科技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帮助乡土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资金上扶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农村金融部门的支持,帮助乡土人才把所从事的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规模。4、要完善激励机制。一是荣誉上激励。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二是待遇上激励。建立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乡土人才的选

10、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政治上激励。对政治立场坚定,“双带”能力较强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了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构建新平台。榆树市作为中国农业大(县)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榆树的全面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突破,需要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而从该市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实用人才严重匮乏。针对现实情况,该市从实际需要

11、出发,在原来国家提出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把实用技能人才和乡土拔尖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选拔和建设工作之中。制定了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对乡土人才奖励1000元,今年已奖励了155名乡土拔尖人才。该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服务”活动,在47个部门中选拔了56名优秀大学生,和省市下派的17名干部一起,组成了13个团队,到农村开展服务。另外,派乡村干部外出考察、送出去进修、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使她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一是设立县农村人才服务中心,在部分乡镇设立农村人才开发服务站和农村人才联络员,做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场所,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组织落实,今年内摸清全县农

12、村人才状况,建立农村人才个人档案。二是围绕畜产品、蚕桑、水产品、水果、林竹花卉等产业,采取“支部主导型”、“支部引导型”、“支部服务型”等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村人才组建和参加各类农村产业协会,进行业主开发。三是建立科技示范和跟踪服务制度,促进农村人才之间加强联系和交流,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农村、专业大户和开发业主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兴办科技示范实体。四是经过利用农民专合组织和“三个培养”示范基地等开展各类现场培训活动、定期不定期邀请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活动、组织外出参加学习、鼓励农村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等形式,努力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开发农村人

13、才资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除了国家好的政策外,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带头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农村人才队伍。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走“人才兴农”之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全面培训农村青年,提高她们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重点培植经营能力强的致富能人和小康建设的领路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全区累计培训了10万个科技明白人,培植了500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有1500多名素质较高、致富能力强、群众信任的青年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行列, 全区农民人平纯收

14、入达到了2983元,在全市居第二位。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立足社会需求,抓好农村人才的开发。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大力开发门类多样、适销对路的新型人才。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开发人才。大力实施“科技强农”和“人才兴农”战略,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养殖、蔬菜、柑桔、茶叶、中药材等五大主导产业,抓好种养、加工和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出一批素质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产品流通和龙头扩张上发挥积极作用。鸦鹊岭镇农民史光权每年销售的生猪达20万头以上,不但带动了本镇的生猪养殖,而且还带动了全区的生猪养殖,进一步稳固了生猪养殖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支柱地位。二是

15、围绕工业建设开发人才。区内食品工业、矿产业、医药化工业、包装业、机电工业等五大工业支柱,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工人和高技术人才。根据这些企业的“订单”,采取集中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发了3200多名工人、技术人才、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围绕劳务输出开发人才。我们充分利用上海、青岛、黑龙江等省市作为我区对口支援的优势,按照“提高技能、拓宽通道、扩大输出”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发有多项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有独特专长的能工巧匠,懂电脑等为主的多层次劳务人才,加快由体能型人力输出向技能型人才输出的转变。近年来,每年向这些省市输出的技术型人才有2600多人。二、完善教育网络,抓好农村人才的培训。为

16、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市场经营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了面向市场、辐射农村、多方参与的立体化培训网络。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抓培训。把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纳入全区教育整体规划,大力整合区内教育资源。重点发挥区委党校、职高、区劳动就业学校等教育基地优势,区委党校主要培训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区职高每年开设技术提高班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区劳动就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和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班,主要培训初高中毕业加乡的农村青年;乡镇以党成校为阵地,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队伍;村级以党员活动室、电教室为阵地,根据农村时节开展季节性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经过努力,全区农村人才的培训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培训方式规范化,培训体系网络化,初步建立了以区委党校、区职高和区劳动就业学校为基地,以乡镇党成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辅助的三级培训网络,每年开展各类培训350多班次,培训近4万人次。在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