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48622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百年的文化与一个人的守望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木版年画现状调查作者:赵秋丽李志臣光明日报( 2016年 11月 01日 05 版)刻刀起,笔墨落,轻轻揭起近乎透明的薄纸,一幅吉祥的财神图跃然眼前,将它贴到灶 台、墙上,给百姓人家增添扑面而来的喜庆气氛。这就是年画。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木版年画是中国版画艺术的瑰宝,与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潍坊 杨家埠木版年画并称为我国北方三大木版年画,至今已有300 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山东 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记者走进清河镇采访时发现,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市场 不景气、现代科技的冲击,当地木版年画现已难觅其踪。300 年的文化,一个人的守望。作为山东

2、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清 河镇年画代表人物的王圣亮,日前正在奔走呼吁:不能让清河镇木版年画砸在我们手里,应 大力培养传承人,积极打造非遗文化产业链,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代代传承并发 扬光大。300 年文化瑰宝的尴尬处境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清河镇木版年画展台蜷缩在展厅一隅,5 幅孙子圣迹图年画挂在展台上,但鲜有人 问津,展台的主人王圣亮坐在一旁默默沉思。而时间向前推200 多年,清河镇木版年画是何等的受人宠爱。“武定府有个清河镇,家家户户迎财神,祖上传下聚宝盆,传给近乡和远村”几句 朗朗上口的乡村歌谣,不仅道出

3、了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历史,也描绘出了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兴 盛。当年清河镇最早的艺人王画三,轻挑着担子,口唱着歌谣,从天津蓟县来到了繁华热闹 的清河镇。王画三,这个贫穷却优秀的农民艺人,带着杨柳青的画风,落户这里,开启了清 河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清河镇是惠民县五大古镇之一,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的黄河北岸,自古为商家重地。每逢 庙会集市,来自周边县市的画商临街设摊,当地的画商大都沿街开店,大街小巷画店林立。 至道光二十年,清河镇已有福星、福利、福泰、永盛、同盛、广盛等大小画店30 余家。到 光绪年间鼎盛时达65 家。清河镇木版年画兴盛繁衍,名扬周边相邻县区,邹平、章丘、沧 州等地的画商纷纷前来订货。清末以来

4、,传统风俗逐渐消退,年画也随之没落。外来印刷技术更让木版年画的日子不 好过。从19 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这30 年里,年画从木版变为石印,再变为胶印, 木版年画进入了日渐衰落的阶段。1966 年至 1976 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让这门手艺几 近失传。如今木版年画更是处境尴尬,举步维艰,这块文化瑰宝逐渐风采不再。一个民间老艺人的文化守望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惠民县清河镇三村,就是清河镇木版年画第21 代传人王圣 亮的家。1954 年出生的他,脸庞瘦削,头发稀疏,与当地农民别无二致。但每当和记者谈 到木版年画时,王圣亮就显得很健谈。走进王圣亮的工作室,墙上全是他的年画作品。王圣亮介绍

5、:“木版年画所需要的颜色 主要有黑、大红、绿、黄、紫、蓝、桃红等,除了刻轮廓的木版之外,一张年画中需要几种 颜色就要刻几块木版。”通常一张木版年画最少要6 块版,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其 中刻画时间最长的炮打日本兵,花了王圣亮四个半月的时间,上面的人物非常精致,每 个人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随着时代发展,只追寻、还原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毕竟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木版的 灶王爷、门神贴在门上了。想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必须要想办法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开 辟新的领域。王圣亮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潜心学习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打造咱自己特 有的品牌就得先知道咱都有哪些特色。”王圣亮说。惠民县是中国古代著

6、名军事家孙武的故里,辖区内有孙子兵法城、武圣园等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这也让他为清河镇木版年画找到了重现辉煌的突破口那就是以当地的孙子 文化为特色,打造出36 计,包括赐姓封采、敬献兵书、吴宫交战、经国治军、破楚入郢、 飘然归隐6 部分在内的孙子文化系列,让这一方水土的精彩重获新生。然而,“算上木头钱、木工费、宣纸、工具等费用,前期要投入约3000 元,而做出来的 木版年画一张只卖20 元,也很少有人愿意买。”年画的实用价值不高,现在很多人过年的时 候都去集市上买一张一块钱的印刷版年画,不仅便宜,色彩也比木版年画鲜艳。“除了有一 些人收藏,一些人当特色礼品赠亲友之外,几乎没人来买。”面对只

7、赔不赚的现状,王圣亮 不禁又开始头疼。当务之急是培养传承人“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这不仅是惠民 县清河镇决策者形成的共识,也是他们的行动。谈起今后的保护传承,该镇党委书记马元亭 说:“挖掘、保护、传承好清河镇木版年画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 传承人匮乏,当务之急是抓紧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培养一部分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使这一优 秀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2008 年以来,当地政府就把这门手艺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逐级上报申请,清河镇木版 年画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当地中小学,制作木版年画也 成了学生们的一门课程,王圣亮经常走进中小学,手把手地向孩子们传授年画制作技艺。如 今,当地的一些大学也慕名而来请他给学生们上几节课。王圣亮坚信,按照这样的方法一定会找到对这个手艺感兴趣的孩子,到时他会把自己的 所有技艺都传承给他们。他希望能把他的“心肝宝贝”一步步地往外推,争取形成一个产业, 好让外人都了解到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多么值得大家珍惜。可喜的是,如今清河镇木版年画已经漂洋过海,受到东南亚、欧美、日本、韩国等海外 各界人士的青睐。(本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