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48478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中式景观园林在住宅区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大量的楼盘出现,从最初的简单千城一面,到粗糙模仿,再到现在的风格驳杂,甚至从楼盘到小区景观都不协调。中式景观与建筑因其独有的底蕴与文化韵味被人们再度青睐,对中式景观园林与建筑的研究很有必要性。本文就中式景观园林的楼盘应用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关键词】中式,园林,景观,传统,手法。一、现状近20年,房地产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们解决了居住的要求,并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但是放眼望去,几乎总能看见一些雷同的风格。长沙、武汉甚至一些小县城的楼盘都是动辄就叫托斯卡纳、爱琴海、香榭丽舍地中海风格流行两年后,美式别墅开始蔓延数年,再是北欧风情传

2、染各大城市。不少人开始反思: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特色?看着这些抄袭得不伦不类的舶来品,我们是不是迷失了自身?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很多中式楼盘逐渐兴起,如浓烟中的一抹鲜绿,让人欣喜,其中不乏万科第五园这样的精品,亦有不少楼盘处于探索阶段的作品,虽有邯郸学步的蹒跚,但终有大步前行的一天。二、分析常见的问题:1、“混搭”这个来自时尚界的词如今被广泛用在设计领域。问题在于很多“混搭”是不伦不类的,如疯狂的石头中徐峥在一栋简欧风格高层建筑的模型顶部加了小亭子,旁边的秘书大拍马屁:“高!中西合璧,高!”此类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其实有时并不是开发商的需求,而是设计师自己做设计的过程中想糅杂多种风格。2、运用不当很多

3、楼盘的景观看似很中式,马头墙、影壁,雕花、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但是总感觉不对。比如某传统风格浓郁的中式小区,宣传语也是闹市中的深宅大院。但是进去就是一个大广场,而在传统建筑及园林中,是绝对不可能有大广场出现的。3、元素提取不够传统中式的繁复是很多人所不喜的,新中式的简约与清新更受大众欢迎。但是如果元素运用错误,会带来不伦不类之感。4、脱节包括不能因地制宜、风格跳脱,文脉的断裂、完全不考虑周围的环境与其他协调因素。三、中式园林的特征目前园林景观两大块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均有各自的体系和理念,西方园林强调人工之美(英国那种主张自由生长的除外),西方的几何规则式园林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的方

4、整规则的种植园,发展成熟于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而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则把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发展到顶峰。比如巴黎皇家公园;东方园林讲究取法自然,用方寸之地纳天地之象,有极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起首篇提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宗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代表作传统的四大园。 经过清代和近现代一些造园家和理论家的研究总结,我国园林的设计创作的原则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有法无式、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反衬与对比等原则。 2、选址相地;叠山、理水;借景、对景;围而不隔。 3、静观与动观,时空转换,自然与生气;意境与移情等。四、元素的提取与延续 曾经在西藏林芝地区做过一

5、段时间的项目,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地元素的提取,以建筑为例,藏式建筑讲究厚重朴实,立面装饰华丽,色彩使用大胆,极具当地人民性格特征。我们做项目时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提取这些元素,并加以简化。既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能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藏式风格。同理,中式建筑、景观亦是如此。万科第五园在这方面做得极佳,例如山墙顶部的盖瓦压顶,他们简化成相同色调的工字条钢压顶;漏窗简化成阵列的几何图案,贯穿了虚实的传统设计手法。此外,文脉的延续也是必须做到的。本科毕业设计是珠江边一个小区规划设计,区域内有一排老式骑楼,极具岭南特色,但是已经破败不堪。当时我的处理手法重新做一排一样的骑楼,采用现代化材料,简化部分细

6、节的元素,并用原来的配色,做到风貌的保护;小区内部的高层全采用与骑楼坡度接近的坡屋顶,颜色也一致,底层也采用骑楼式。从外部看过去,保持了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也是一种文脉的延续与传递。简单来说,能代表中式风格的元素有三大类:颜色、符号与植物。1、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

7、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2、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

8、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3、 植物这一块新中式景观植物与古典园林植物设计还是有很大区别,新中式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

9、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与西方景观设计有相似之处,但西方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主基调,而新中式则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如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在售楼处近处的竹子与

10、中景的鸡蛋花及远景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在万科书院内庭用修剪整齐的连翘与飘逸的水石榕共同构成简洁、现代的读书及赏景空间。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的空间层次。两建筑之间相邻只有6米左右的空间,用竹子可以打破建筑单纯白色的立面效果,对两建筑的视线污染也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对狭窄空间起到分隔空间效果。五、设计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在西方做景观设计或者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往往会跟着雇主一起踏勘场地,他们会很细心的问一些看似寻常的问题,或带走一些貌似无关紧要的小物件,诸如石头、小草之类的。在后续的设计中,他们

11、会从这些东西上引申出一个小故事来,丰富你这个区域的内涵。就算是一颗普通的石子,一只普通的蚯蚓,都会因为是你的区域的石子、蚯蚓而与众不同。其实这与我国古代的造园有点异曲同工,园子里的假山石、水池、井、枯树都会冠以奇趣的名字,如观澜亭、听涛阁、曲径通幽、虬龙枝等,既有故事性,又有丰富的内涵。而这正是我们如今的楼盘设计中近乎空白的一部分,没有趣味、没有底蕴的设计是空洞的、没有感情的。如王澍的作品,经常利用从被拆毁的建筑中回收的旧砖瓦作为自己作品的建筑材料。在以现代的形式赋予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的同时,他也用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其载体就是那些材料。如何才能让设计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通过具象的物体,提取一种概念,融合独有的文化理念或地域特色,再反哺给建筑和景观。这样的设计才是有感情的,有品味的。六、结语曾有人说过,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幅水墨山水画。对于传统元素的回归与复兴,是国人都愿意看到的。我们可以借助中国画画论里面的“气韵生动”四个字,来描述、体现景观环境设计的目标与追求: 气富于生活气息、人文气息 韵韵味、自然、美观,引人入胜 生充满生机与活力,关注生命 动活跃、积极,而且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