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47441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优缺点蒋枫经管强化091学号: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旨在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作为一种新的控制 污染的市场手段比政府行政管制手段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将市场机制充分地运用于环境资源 的配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排污权的交易,实现低成本控制污染。结合我国目前的 排污权交易实施的现状,讨论了我国排污权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权 交易机制的构想。一、排污权的定义1、定义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 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 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

2、、保护环境的目的。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 染物排放权利(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以此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它 是政府用法律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 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在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前提下,为激励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 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在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排污权 交易制度是当前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基于市场的环境经济手段之一。2、意义排污权交易作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安排,它对企业的经济激励在于排

3、污权的卖出 方由于超量减排而使排污权剩余,之后通过出售剩余排污权获得经济回报,这实质是市场对 企业环保行为的补偿。买方由于新增排污权不得不付出代价,其支出的费用实质上是环境污 染的代价。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意义在于它可使企业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积极性,使污染总量控 制目标真正得以实现。这样。治污就从政府的强制行为变为企业自觉的市场行为,其交易也 从政府与企业行政交易变成市场的经济交易。3、排污权交易的做法(1)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并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2)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 若干排污权。(3)政府可以选择不同

4、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合 法地买卖。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 卖出排污权。二、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1、我国法律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虽然一些地区如山西、河南、江苏等都相继出 台了地方性的排污权交易法规,但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针对性的立法。因此,目前的排污 权交易从审批到交易,实际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一些地方法规,在采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很积极。 如,1990年的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太 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

5、理办法;2007年的珠江三角洲火力发电厂排污交易试验计划 实施方案;2008年1月的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虽然 有些地方法规规定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有些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但 是这些地方性的立法尝试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可借鉴的立法经 验。2、我国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我国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领域。上海市可以说是我 国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先驱,从1987年至今,已有60多家企业开展了排污指标交易,交易价 格也从每日每公斤COD (化学需氧量)70008000元上扬至1500020000元。并取得了较

6、 好的效果,一些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的企业从经济成本考虑,逐渐让出排污指标、退出了 水源保护区,而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逐渐取而代之。为有效控制与削减大气污染的主要因 素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我国加大了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步伐,如1991年国家环保总局 将包头、开远、柳州、太原、平顶山和贵州等6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试点,实施了大气排污 交易政策。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签署了 “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手段, 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国务院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合作协议备忘录”,确立 了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中美合作研究项目”,由美国环保协会提供技术、人 员及资金等多方面

7、的支持,在江苏南通与辽宁本溪试点实施该项目。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又选择在山东山西江苏河南 上海 天津柳州等七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 排污交易试点”项目以寻求改善空气质量。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还处于探索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完善法 律制度,但实践中的成功进行,地方立法的零星规定,国家立法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 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确立已经为完整地建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排污权交易的优缺点1、优点目前,许多资源性企业正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之间进行排污权交易无疑会为 企业和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效率改进。排污权交易使各个市场主体获得充分自主权企

8、业可以 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生产方式和排污方式。污染治理成本高的企业会理性地选择购买排污权 而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企业会选择对污染进行治理,使各企业自身效率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有 利于促进社会整体效用的提高。同时,污染治理技术提高,也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有 效投资,带动社会就业,推动消费增加,拉动经济增长。可见,排污权交易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 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2、缺点及存在问题第一,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确定问题。排污总量是排污权交易的上限任何交易都不能超 越环境容量。基本环境容量不能明确确定交易就无从谈起。所以排污权交易过程首先要确 定环境容量并对

9、环境容量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测算。政府管理部门一般根据环境目标控制点的 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污染物的性质和扩散模式,确定区域内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即环境容量。 但目前的测定方法在准确性和客观性上存在局限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第二,排污权的分配问题。排污权初始状态和配置是在科学确定排污总量的基础上,对 环境容量这一公共资源的使用权的公正分配,排污权初始配置直接涉及到排污者在市场中的 博弈行为选择和经济利益,并且影响到环境容量资源的配置效率。现有的配置方法主要有政 府无偿分配方式和有偿分配方式。有偿分配方式一般在政府确定统一价格后在拍卖市场拍卖 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也有集团操纵、企业

10、对购买排污权的风险和使用量 预期不确定性等问题。无偿分配是政府采取发放许可证的办法。如果政府的权力过大就可能 影响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公平,引发政府官员环保“寻租”行为等棘手问题。第三,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完善问题。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目标在于激励企业 减少排污,改进技术,最终实现可持续性成长。而实施的关键在于交易的建立和有效形成。但 如果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企业就会失去动力,所以就需要政府组织建立快捷并且信息能够充 分交流的交易平台,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的不确定性。第四,相关法律制度支持的缺失问题。产权理论是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法律确认的 排污权应该是单位和个人在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环

11、境排放必须和适量污染物的权利。 按法律解释,是排污权拥有者可以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我们不能就此把 排污权片面地理解为向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或污染环境的权利。目前我国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颁发的排污许可证所确认的排污权,是从经济理性和收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所设计的一种适时 策略,只是一种行政性的个人权利,从法律上讲,并不具备可以自由转让或交易的性质。四、完善方法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首先要准确测量环境的实际容量。排污权交易是以总量控 制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实际上,环境容量的确定过程是极其复杂而艰巨的。政府相关环境 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克服困难,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前期基础理论方法创新和调

12、研及准备 工作。其次,关联部门和企业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排污权交易时,必须有大量有关价格、 需求量和供给量、需求单位和供给单位等市场信息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 交易成本和交易成功率。政府和相关中介机构应准确及时地提供发布有关排污权的完备信 息。再次,还必须完善排污权各种相关制度,使排污权交易有据可依。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机 制来控制环境污染,确保受控点环境达到质量标准,并使污染物削减的总成本达到最小。因此 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法规,从法律上约束和促进排污权交易向经济有效和理性方向推进使企业 在良好的制度激励下实现经济理性和循环生产。最后,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应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政府是整个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进 者,应利用各种手段,保证各企业有秩序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排污及排污权交易,使排污权交易 顺利有效地实行。但政府如果行使权力不当就会直接导致非效率结果所以应加强法律的监 督,使政府依法行政、抑制行政权力的膨胀,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和充分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