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导游词15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46248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导游词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导游词15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打算工作,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黄鹤楼导游词1各位游客挚友,大家好!一路上辛苦了,我是你此行的黄鹤楼景点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小张,很兴奋能在这风各日丽的好天气陪伴大家一起畅游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我将竭尽所能为大家供应全面周到的导游服务,祝大家玩得快乐。信任大家没有来黄鹤楼之前都听过,仙人赐鹤的故事,这也是黄鹤楼最有影响的因仙得名的传闻,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是坐落在蛇山七座山中之一的黄鹄山山顶的,古汉语中鹄和鹤两字是

2、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了。(开场白,简介55秒)好了,穿过我们前面这座江山入画四个字的牌坊,映信我们眼帘的这幢高大宏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了,这座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最开头是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建了一座楼,用来望军情,这就是黄鹤楼的前身,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楼是解放后1985年6月落成的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即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宏伟,所以也渐渐成为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它高51。4米,外观五层,而内9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

3、72根大柱,60个翘角飞檐凌空,为了使大家更好的欣赏黄鹤楼,我用五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天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鹤,神话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下临无地,美就美在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轶事流传。(总概黄鹤楼1分10秒)走进一楼大厅,最引人留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神话,兼取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除了壁画以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藏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让人缺憾的事情

4、一网打尽,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让人感到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一楼大厅30秒)好看完了一楼,我们再接往上来二楼的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及三楼的展示的黄鹤楼的文化渊源,文人荟翠的板画,不经意间,我们已穿过跑马廊,现在就来到的二楼,你看,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赐予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来看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呈现在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就持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的则依旧是两层,在这边的这个是清代的,它分三层,第一层12檐代表一天12个时辰,其次层二个檐代表一年12个月,第三层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

5、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奇妙之处了,但这座楼于1884年的被雷火所毁,不存在了,这最终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于1984年重修,即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宏伟壮丽。(二楼,三楼1分25秒)我们看过三楼唐代大诗人崔颢的风姿之后,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四楼,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设了当代书画家巡游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特地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爱好,不妨在此一显身手。(四楼30秒)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我们就登上五楼的观景台,一饱整个武汉市的全貌,大家有没有发觉,黄鹤楼就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它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日

6、,更以其待的目光展望着旺盛昌盛的将来。好了,游客挚友,黄鹤楼这就为大家讲解天这里,现在就请大家自由活活动,等会按原路返回大家的旅游车上。(五楼结束30秒)黄鹤楼导游词2各位挚友,大家好!很兴奋能在这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与您相约在漂亮的江城武汉,我是您此行的导游陈封榕,来自武汉铁路旅行社,大家可以叫我xx。今日,我将陪伴您走进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一同去领会她的楚风神韵。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由于其历史悠久,楼姿宏伟,还被中国历代诗人吟诗赞美,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所以大家来武汉肯定要看看这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大家有没留意黄鹤楼的名称,为什么是

7、叫黄鹤楼呢,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许多种类,有白鹤,灰鹤,丹顶鹤,黑颈鹤等等,但是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记性建筑起名叫黄鹤楼?有2个来历,一个是因山得名,一个是因仙得名。黄鹤楼是建在蛇山上,蛇山是由7座首尾相连的山体组成,黄鹤楼建在其中的一座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建的楼阁,自然就叫黄鹤楼了。民间有许多关于黄鹤楼的传闻故事,武汉的老百姓更喜爱此楼是因仙得名的传闻。这个漂亮的神化传闻故事小陈先卖个关子等进入到黄鹤楼主楼了再给大家缓缓道来。好了,各位挚友们,我们进入到了黄鹤楼景区,看过了鹅池、归鹤图,观赏了崔颢的名诗,请大家

8、向我手指的方向看,前方那宏伟壮丽的就是黄鹤楼了。大家有没觉得真的是不止一点壮丽呢。黄鹤楼历史悠久,它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距今日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终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是在清光绪十年也就是1884年毁于火灾。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是于1982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大家请看,主楼共5层,楼高51.4米。整座楼选择黄瓦红柱的设计,飞檐翘角凌空,显得金碧辉煌,古朴富丽。而且楼体是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宏伟壮丽,它是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

9、建筑设计的完备结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黄鹤楼内,一睹风采。各位来宾,我们来到的是一楼大厅,大家应当留意到了我们眼前的这幅图了。这幅是白云黄鹤图,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您看,画面上有位仙人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乎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有的把酒吟诗,有的载歌载舞,大有祝福仙人黄鹤早返人世之意。底下还盛开着很多梅花,由于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作者也是想借此点明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之前小陈告知大家黄鹤楼的得名有一种说法是“因仙得名”,说的是与黄鹤楼有关的神话传闻,这幅壁画就描述了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闻。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

10、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和善,乐善好施。他见老道特别可怜,就慷慨答应。酒足饭饱后,老道特别感谢辛氏。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连忙打算酒菜款待老道,老道连忙挡住,说今日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辞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说完,老道捡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特别兴奋

11、,他马上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活灵活现,特别美丽。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所终。其次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真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非常兴奋。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今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非常兴奋,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所终。今日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连忙说:特别感谢,在你留下的黄

12、鹤的帮助下,我现在特别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异的曲调,黄鹤听见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武汉三镇的老百姓非常惦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华蜜祥瑞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资纪念。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闻。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

13、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深厚的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屹立,在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乎离去,又似归来。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

14、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画两侧柱子上还挂者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超群,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好,现在请大家随我接着向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两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设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大家看,二楼中陈设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他们各自代表了其处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您瞧,这座

15、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呈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持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旧是两层。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其次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奇妙之处了,缺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最终一

16、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宏伟壮丽。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流千古”的大型陶瓷壁画。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巡游后即兴赋了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意境奇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行多得的好诗。可是由于唐代闻名诗人许多,崔颢名气又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非常兴奋,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李白巡游后觉得黄鹤楼传闻奇妙,风景美丽,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