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46203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试题1。比较麻黄与桂枝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发汗之力强,尤适用 于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相对弱,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均可使用。麻黄还能宣肺平 喘,主治肺气不宣之喘咳;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兼表证。桂枝还有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的功 效,主治寒凝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肾、心、脾阳虚证。2。试述葛根、升麻、柴胡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葛根、升麻、柴胡均能疏散退热,主治表证(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风寒表 证等)发热;还可升脾胃清阳,适应证各异。不同点:葛根善发表解肌退热,适宜于外感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升麻清散解表,尤适宜于温病

2、卫分证及风热表证发热;柴胡疏散退热作 用好,又能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除用于风热表证、风寒表证发热外,还适用于少阳证寒热 往来,常与黄芩等药同用葛根长于升脾胃清阳而止泻,适宜于脾气虚泄泻者,常与党参、 白术等同用;治湿热泻痢初起兼表证者,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 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升麻还能透疹,适用于麻疹疹出不透。此 外,葛根又能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升麻还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柴胡又善疏肝解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 胸肋疼痛等证。3。简述石膏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答: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

3、渴;煅用收敛生机。主治病证有: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 热喘咳证;胃火牙痛、头痛;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4试对比牡丹皮与地骨皮功效和主治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能清热凉血、清虚热,治疗血热出血症和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不同点:地 骨皮善治有汗骨蒸,并能止血,清肺降火,还可治肺热咳嗽;牡丹皮还能活血散瘀,又可治瘀 血证。5. 为什么说连翘为“疮家圣药? 答:连翘味苦性寒,主入心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品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 肿散结,可用于治疗热毒蕴结所致的内外疮痈诸证,故有“疮家圣药之称。6. 试比较黄芩、黄连、黄柏功效与主治异同.答:相同点: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

4、各种湿热证及痈疮肿毒等证。不 同点:黄芩长于清中、上焦湿热而泄肺火,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还具有止血、清热安胎作用, 用于血热出血及胎热胎动不安;黄连长于清中焦湿热而泄心胃之火,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胃 热呕吐及热病心烦;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而泄肾火,用于治疗湿热下注之带下、湿热淋、足 膝肿痛等证,还具有退虚热作用,用于阴虚发热。7大黄功效及应用答: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逐瘀,清泄湿热。便秘及胃肠积滞诸证。 用于热结便秘;温热病及脏腑火热上炎证。治温热病高热神昏或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 咽喉痛等;血热出血证。有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破血妄行所致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症; 热毒疮痈,烧烫伤。清

5、热解毒,适用于热毒所致内外痈。多种瘀血证。活血祛瘀功效, 兼可清除瘀热.湿热黄疸、淋症.清利湿热之功,适宜于湿热内蕴之证。8. 简述独活与羌活功效与应用异同。答:相同点: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加湿表证,头痛等,二者常配伍治 疗风湿痹证全身疼痛.不同点:独活药性较缓和,发散力不及羌活,多用于风寒湿痹腰以下疼 痛者,治少阴头疼、风寒感冒较少单用;羌活药性较燥裂,长于发散表邪,主治风寒感冒,治风 寒湿痹上半身疼痛,主治风寒头痛。9. 苍术的功效与应用答: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治湿滞中焦之痞满呕恶食少或吐泻乏力等;治风湿痹痛, 湿盛者尤宜;发汗解表,治表证夹湿;明目,治夜盲

6、及眼目昏涩。10. 比较茯苓与薏苡仁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答:相同点:均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均可用于水湿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带 下等多种病证。不同点:茯苓性平不偏寒热,应用广泛,健脾之力强于薏苡仁,且更为常用, 适用于脾湿诸证;又可宁心安神,主治心脾不足之心悸怔肿、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宁证。薏苡 仁利湿而又利关节,缓和筋脉挛急以除痹,适用于湿热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其 性寒,又可清热排脓,主治热毒内蕴之肺痈、肠痈等。11。茯苓的功效与应用。 答: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既善利水渗湿,治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又能健脾,治 脾虚诸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还能安神,治心悸、失眠

7、,证属心脾两虚及水气凌心者尤宜。12. 试比较香加皮与五加皮性能主治的异同。答:均性温归肝肾,既均能祛风湿、强筋骨,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筋骨痿弱、小儿行迟, 又均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相异的是:香加皮源于萝蘼科而有毒,长于强心利尿; 五加皮源于五加科而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13. 附子功效与应用。 答:辛甘热有毒,作用颇强,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一善回阳救逆,治亡阳证,或兼气脱 者。二善补火助阳,治阳虚火衰之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大便溏泻,阳虚水肿,阳虚外感, 以及阳虚寒湿内停之阴黄。三善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痛及胸痹冷痛等。14。试比较干姜与生姜性能主治异同. 答:同出一物,均能温

8、中散寒,治中寒诸证。所不同的是:生姜为当年之根茎鲜品,药力较缓, 既走表又走里,走表能发汗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诸证;走里能温中止呕开胃、温肺止咳,治 胃寒呕吐、消化不良及风寒咳嗽。干姜则为往年之根茎干品,习称老干姜,药力较强,功专走 里,善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治阳虚中寒之腹痛吐泻、亡阳欲脱及痰饮喘咳。15。试比较肉桂与桂枝性能主治异同.答:同出一物而为心甘性热之品,均能助阳散寒、温经通脉、止痛,均可治脘腹冷痛、风寒 湿痹、阳虚水肿、痰饮、胸痹,以及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所不同的是:肉桂为树干之皮, 力强而专攻走里;又善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治阳虚火衰诸证、下元虚冷阳虚上浮诸证、寒 疝腹

9、痛、阴疽流注等。桂枝为树之内枝,力缓而走表走里;又善发汗解表,治风寒表证有汗 或无汗.16。比较陈皮与青皮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均有行气之功,主治气滞证。不同点:陈皮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要药,主 治脾胃气滞证或湿阻中焦证,以及湿痰、寒痰咳嗽等。青皮长于疏肝破气,主治肝气郁滞之 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痈肿痛及疝气腹痛等;又能消积化滞,主治食积气滞,亦可主治气 滞血瘀之症瘕积聚、久疟癖块等。17. 试述木香、香附、乌药在功效与主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有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气滞疼痛.不同点:木香行气作用强,适用于多种气滞 疼痛证侯,尤善行胃肠之气,尤适用于肠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泻痢里

10、急后重等.香附长于疏 肝理气,适用于肝郁诸证;又善调经止痛,为“气中之血药”,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乌药性温散寒,能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胸腹胀痛、寒疝、痛经等寒凝气滞之 胸腹诸痛证;又能温散肾、膀胱之虚寒,用于膀胱虚冷之尿频、遗尿。18. 试比较枳实与枳壳性能主治异同. 答:同出一物而性微寒,虽功效相似强弱不一。枳实为幼果,气锐力猛,沉降下行,善破气 消积、化痰除痞,治食积脘胀、热结便秘、湿热泻痢、痰滞胸痹及痰热结胸等.枳壳则为接 近成熟果实,力缓而长于理气宽中除胀,多用于胸肋或脘腹胀满及食积、便秘之轻证。此外, 二者与补气升阳药同用,又可治气陷脏器脱垂等证;制成注射剂,

11、又能升压。19. 试述三七的性能主治。 答:味甘、微苦,性温,既止血,又散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特点,实为化瘀止血 之良药。一善化瘀止血,治各种内外伤出血,兼瘀者尤佳。二善活血定痛,治跌打损伤、瘀 血肿痛、瘀血胸痹。三则取其化瘀之功,治脑血管病及慢性肝炎等有效.此外,有补虚作用。20. 试比较大蓟与小蓟性能主治的异同。 答: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降压,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热毒疮痈及高血压病。 但大蓟凉血止血力较强,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又能清肝,治肝炎等。小蓟则散瘀消痈 力较强,又兼利尿,多用于尿血,兼治血淋、热淋。21。试述川芎的性能主治。 答:辛散温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12、。既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寒凝气滞血瘀的月经 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肝气郁滞、胁肋疼痛、血滞胸痹心痛、疮伤肿痛以及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又能祛风止痛,主治头痛、风湿痹痛。尤以头痛用之为佳,无论风寒、风热、风 湿、血瘀均可应用。其所治之证以疼痛为主,疼痛的病因则不外血瘀、气滞或风寒湿邪凝滞 经脉。22。简述丹参的功效、主治.答: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 滞腹痛,血瘀心腹疼痛、徵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心悸失眠 等证。23。简述牛膝的功效、主治。答:牛膝具有活血调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引血下行的功效,适

13、用于血瘀经 闭、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血热妄行之吐血、牛血,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证24。简述半夏的功效、主治. 答:半夏的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主治:消痰证,寒痰证; 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25。试述柏子仁与酸枣仁性能、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味甘性平,能养心安神,常相须为用,治阴血不足所致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等.不同点:柏子仁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善治肠燥便秘;酸枣仁味酸,收敛 止汗作用明显,可治体虚自汗、盗汗。26。试述羚羊

14、角与牛黄性味、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答:相同点:性寒凉,主入肝、心经,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均可用于:肝风内动, 惊痫抽搐;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证等.不同点:羚羊角咸寒,善于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 亢之头晕目眩;又能清肝明目,主治肝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牛黄味苦,兼入心 包经,长于清心化痰开窍,主治温热病热入心包或痰火蒙蔽心窍之神昏谵语,高热烦躁,痰 涎壅塞等;且清热解毒力强,亦多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等。27。试述天麻与钩藤性味、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味甘,主入肝经,有息风止兢、平抑肝阳的功效,均适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等。不

15、同点:天麻甘平质润,药性平和,广泛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肝 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结合可配伍应用,为止眩晕之良药;又能祛风通络,适用于 肢体麻木、风湿痹痛。钩藤性良,清轻透达,长于清热息风,清肝凉肝,尤宜于肝热动风、 小儿急慢惊风及小儿夜啼;又能透散热邪,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等.28. 生姜、干姜、炮姜同出一物,其功效、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答:生姜、干姜、炮姜均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里寒证。生姜长于散表寒,最适宜于风寒感冒之轻证;善能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可用治多种呕吐,尤宜于胃寒呕吐;并能温肺止咳,凡肺寒咳嗽,无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 多痰少,皆可选用;此外还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及

16、鱼蟹之毒。干姜长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主药,凡中焦里寒证,无论实寒或虚寒皆宜;又能回阳 救逆,用治亡阳证;并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喘咳。炮姜长于温经止血,主治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出血证,也治虚寒性崩漏下血。并能温 中止痛、止泻,适宜于虚寒性腹痛腹泻.29. 为什么说益母草为妇科经产之要药? 答: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以善调妇人胎产诸证为其特长,故有“益母”之称,既可用 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又可用于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胞衣 不下等证.临证不论煎剂、膏剂、单味或复方均可取效。所以益母草为妇科经产之要药。30. 比较桃仁与红花在功能主治上的异同。 答:相同点:二者均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治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瘀血疼 痛。不同点:红花活血力强,用治心腹瘀痛,癓瘕积聚。桃仁兼能消痈排脓,用治肺痈、肠 痈;还能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