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45707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这句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皎洁的月光,如水一般倾泻,洒在庭院中如同一层薄霜,树上栖息的乌鸦已经熟睡,一切都进入了宁静状态。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之感,使人沉醉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当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乌鸦在月光中由开头的惊惶吵闹到最终的安定入睡,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无华,简洁凝练,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衬托了月夜的安静。 “冷露无声湿

2、桂花”,这句诗写秋露打湿了香气怡人的桂花,既可能是实景,也可能是联想而来。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悠远,耐人寻味。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从天而降,因而是“无声”浸湿了桂花。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详细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之静。 扩展阅读:王建的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参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怜悯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深厚,思想深刻。擅长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

3、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冲突。多用比兴、白描、比照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颜色。 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参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讨论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爽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扩展阅读:王建的代表作品 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肌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唐昌观玉蕊花 一树笼葱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