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45128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山西省祁县东观一区白圭小学 闫保国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进入小学课堂已是比较普及的事。由于电化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因此,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如何把计算机及因特网有效结合到各科日常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计算机及因特网的巨大潜力,这些问题还远远没有形成现成的、满意的答案,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由于目前小学实验室条件有限,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很难充分体现。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

2、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现就我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作法。一、多媒体课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实验兴趣。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在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和声音

3、是怎么传播的实验活动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倾听教室周围的声音,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如汽车叫、鸟叫、说话声等。在实验中,发现虽然学生的热情也有,因为毕竟实验还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或是单单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设计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中,学生仅仅从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鼓、橡皮筋等出发探究,而对“声音”几乎没什么概念,而且主动探究的意识也不怎么强。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对本单元研究的对象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要在课堂上同时准备多种真实的声音素材是比较困难的,运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不

4、仅可以导入直观的图片,还可以导入丰富的声音素材,效果应该不错。运用多媒体课件中,导入各种各样的声音素材,如自然的风吹树动、鸟鸣蛙叫声,闹市中车啸人潮、买卖碰撞声,校园里读书唱歌、追跑打闹声有学生熟悉的,也有学生不熟悉的。在教学时,故意隐藏了图片,只让学生认真倾听每个声音,让他们感受声音的奇妙。这些声音激发了学生对它们进行探究的极大兴趣,在接下去的实验活动中,学生对声音提出了许多的研究方案,他们不再是跟老师着走,而是走在了老师的前面,主动地去探究了。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实验教学,更能解决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问题且操作更加正确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

5、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新教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学生亲自动手寻找证据得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由于目前小学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很难充分体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辅助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验创造有利条件,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优化观察实验、加深印象,激发兴趣。如有生命的物体这一章,学生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实验器材的缺陷,学生很难看到这

6、些动物,并很难理解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利用电脑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料、图片,在教学中从分利用这些资料、图片,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学生的观察,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2)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强化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增强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实验操作时需要学生非常认真地对待,而有的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一旦操作失误,不仅会损坏仪器,还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更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如做把细铁丝烧红后放入氧气瓶里实验

7、时,应在燃烧的铁丝的氧气瓶中必须加一些水,或在瓶底上铺一层湿润的砂,不然铁丝燃烧时产生的温能使瓶底炸裂。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操作,操作正确,计算给予提示鼓励,一旦学生操作失误,计算机对失操作所引起的后果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会引起危险的认识,然后再行进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三、网络信息拓展学生实验思路,提高探究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成为“万宝金书”,利用因特网为我们提供的浩瀚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验思路成了学习科学很好的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因特网的利用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查找信息、交流实验结

8、论等。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在阳光下单元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环节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一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再让学生学生上网查找各种热水器的制作材料、结构和评价因素,最后进行交流。交流结束后小组设计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课后发现学生在设计中表现出了考虑较全面、制作方法很新颖的特点,这就是学生对大量信息处理和应用中获得的拓展。如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只局限于书本上讲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似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吩咐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学生讨论时的话题就多了,如有的学生就讲到:“水泥的生产过程,它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来以为水泥就是水泥,不用生产;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他们才深刻体会到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放眼今天,科技在高速发展,课堂在不断创新,多媒体技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我们只有恰当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其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使它成为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