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44988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创新方案】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时间:40分钟分值:67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单于召会武官属C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解析:A项,“畔”同“叛”;C项,“霑”同“沾”,“衿”通“襟”;D项,“去”同“弆”。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财物B武帝嘉其义 嘉:赞许C会论虞常 论:议论D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问解析:C项,论:判罪。答案:C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2、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均为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因为”,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乃”连词,意为“于是,就”,第二个“乃”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代词,“他们”。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A项,“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

3、上的成绩,完成。答案:B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B单于愈益欲降之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单于壮其节解析:D项,“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壮,钦佩。A、B、C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争斗,使投降,使回来。答案:D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B何以复国C信义安所见乎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汉朝

4、与匈奴关系恶化而被匈奴扣押。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虽然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但李陵丝毫不感到羞愧。解析:A项,应为“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C项,张胜也投降了。D项,苏武的话“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答案:B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

5、汉者。(4分)译文:_(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3分)译文:_(3)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2分)译文:_答案:(1)汉武帝很赞许他(且鞮侯单于)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把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送回匈奴。(2)单于很赞赏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胜拘禁起来。(3)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起夜间去见汉使,向汉使陈述了全部情况。二、类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

6、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

7、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

8、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选自汉书张安世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识:通“志”,记住B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遗憾D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解析:B项,通:交往,往来。答案: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B项,副词,表祈使语气,可不译;代词,可译为“他、他们”。C项,介词,给、替;

9、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用;连词,因为。答案:A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3分)()君之功高,明主所知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上疏归侯,乞骸骨A BC D解析:说的不是张安世;说皇上对安世的态度;是说安世因生病要告老还乡。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

10、,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解析:D项,“便请求将儿子做北地太守”有误,原文是“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答案:D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译文:_(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4分)译文:_(3)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3分)译文:_答案:(1)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

11、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2)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被推荐的士人(或者没有推荐士人),评论的人认为这样做值得讥讽。(3)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参考译文:张安世表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职任的关系作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尧)、虞(舜)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