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发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44931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阅读教学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阅读教学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阅读教学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阅读教学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大良实验小学教研中心 蔡建民一、阅读教学的发展轨迹纵观我国阅读教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四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即“背读讲读导读研读”1、背读:旧时代的传统经验。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传统是“背读”,在漫长的上千年岁月里,历经大浪淘沙而一直盛传不衰。背读的教学理念能有这样强的生命力,主要是它比较符合东方伦理型文化传统,注重直觉感悟的这个特点。也就是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书厌不其百回,熟读深思子自知。”但是,由于过分背读的作用,忽视了理解和运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出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学生变成了书的奴隶,读书成了世上苦不堪言的事情

2、。可是背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讲读:新中国的重大教改。1956年新中国吹响教改号角,制定了第一部教学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讲读教学的思想。新大纲对“讲读法”是这样解释的: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述和解释,而是培养儿童自觉的阅读教学的一系列教学法工作的综合。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切活动还是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体现在教师的讲解之中,这就是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模式。50年代由于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引入了启发式教学,课堂变成了以谈话为主的教学模式。谈话式与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实质性区别并不大,只是改换成了另外一种的讲解方式,原来的课堂是一讲到底,现在改成了一问到底。3、导读:教

3、改的重大成果。1981年四川的黎见明老师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影响最大的是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的“三主”(学生为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导读教学法。导读的核心是“导”,它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师的“讲”,规定了“讲”的方向、性质、作用、分量和途径。“导”就是“相机而导”、“因势利导”、“启发而导”,它体现比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力训练。到目前为止,导读仍然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老师们运用得比较熟练的教学方式。最近我们听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一堂导读课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4、它是以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为导读的线索,即1、有怎样的小村庄?2、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3、面对现状你想对世人送上一句什么样的话?利用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画画、讨论、表演等方式,使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本质,为我们树立了阅读教学的典范。4、研读:新时代教改的产物。“天地万物,以人为贵。”(庄子语)综观国内外的课程改革,虽然流派不同,但是基本的指导思想都是:回归人本!共同的认识是教育应当在复归人的本性、提升人的素质、张扬人的个性、陶冶人的情感、开掘人的潜能上,重新认识它的价值所在。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把尊重学生、关心

5、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立足点,也就是课堂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也是新课标的思想精髓。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就出现了“研究性阅读”这种富有时代性的教学方法。研读就是让学生将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阅读活动之中,以培养其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研读虽然具有科学研究的成分,但是它不等同于科学研究,它们之间区别还比较大的。研究性阅读科学研究研究目标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研究成果的创造研究内容问题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对象面向全体学生优秀人才和科研人员研究方法允许学生对他人的研究进行模仿、迁移不准许套用和抄袭研究要求允许研究别人

6、已解决但对尚于新的问题科学不允许重复别人已经研究过并取得正确结论的问题评价标准着眼于对学生实际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对研究结果的评价二、为研读搭设平台 “研究性阅读”贵在“研究”与“阅读”的有机结合、融会一体。要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读书研究,教师就要必须从逐段分析、繁琐提问的套路走出来,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出研读的一二个研究专题,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探,合作交流。如果说确立研读专题是实施研读教学法的关键,那么提炼课文的主线就是落实课堂研读的平台。课文主线的提炼不但要简捷明了,让学生一看就能把握课文的内容,还要高屋建瓴地含盖全文,体现文章的主旨。如孙双

7、金老师在一堂课里学习四首古诗,他设计的学习主线是:“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酒相送以话相送”,最后归纳上升为“以心相送和以情相送”。需要指出的,提炼的课文主线不等同于文章作者的思路,它是教师在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在联系和文章中心,进行二度创作的创造性劳动,它也类似文学现象中的再创造。可以这样说课文主线源于作者思路,而高于作者思路,所谓“高”并不是说我们教师比作者高明,而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章理解,融合自己观点理念,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设计是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劳动,是一个教师综合素养和价值观的体现。提炼主线要因文而异,无固定程序和模式可供套袭,但这不等于没有规律性的方法可资

8、借鉴。下面就以提供一些常见的方法便于大家参考。1、 从题目中提炼主线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窗口”,抓住了题目,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如挑山工一课从题目入手就理出清晰的主线。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挑山工 共性的挑山工三种挑山工 个性的挑山工 理想中的挑山工请你任选一种挑山工,课文是怎样描述他的外貌和精神的?说说你的体会。再如“你们想错了”一课只要抓住题目,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解题,就可以统领全文。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你们想错了”1、 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2、这句话是谁讲的?在什么情况下讲的?3、你们指的是谁?他们在想的是什么?4、错了,他们的想法错在哪里?联系课文中对方志敏描写

9、的句子,说说方志敏是个怎样的人?你的根据是什么?2、从题眼中提炼主线题目中能挈领全题的一个关键字或者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不仅提挈全题,而且往往能通过提挈题目揭示课文要义,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抓住题眼来提炼主线不失为上策。如狼牙山五壮士,就可以从题眼“壮”来探索主线。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为什么称五“壮士”壮心壮志壮举壮语壮气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可以称“壮”?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3、从关键句中提炼主线课文中有的关键句可以点明中心,起到警策全文的作用。若教师能抓住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提炼出主线来。如詹天佑一课,导入后让学生抓出能够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

10、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以此为主线,从句中的关键词杰出和爱国两条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詹天佑是怎样的人我 国 杰出 的爱国 杰出工程师 爱国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4、从过渡中提炼主线有些课文的过渡小节起承上启下作用,抓住这样的小节,可以中间突破,含盖全文,从而提炼出主线来。如赤壁之战一文,抓住课文中的第4小节中的“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策”这一句,前半部分是课文的第1至3小节,写“定计”(好主意),而后半部分写“施计”(怎样打),形成了研读的课文主线。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过渡小节形势 写信假降地理 好主意怎样打巧借

11、东南风力量对比 火船烧曹营敌军弱点 带兵追杀赤壁之战为什么能“以弱胜强”你能从课文的几个方面说明?5、有段落内容提炼主线有的课文的段意可归结为很有特色的小标题,便自然地形成了课文主线,将其作为研读的线索是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如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中,陈赓对小红军的称呼随着课文情节发展而变化,耐人寻味。让学生探讨这些称呼变换背后的含义是研读课文的重要途径。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陈赓对小红军有哪些称呼小红军小家伙小鬼小兄弟为什么称呼不同?请你联系提出称呼的具体情况说说你的体会。6、从情节中提炼主线对故事性强的课文,也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提炼主线,但是这种提炼必须有很强的联系性,才能激起学生的情趣。如

12、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可以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出现幻觉又破灭的故事情节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火柴擦燃时情景5次擦燃 幻觉出现幻觉破灭请你任选一次,研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感受?7、从练习设计中提炼主线课后训练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够给我们以提炼主线的启示。如西门豹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是:“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题中的“巧妙”是西门豹的惩治恶人的点睛之笔。依据课后练习题,可以单刀直入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用的方法巧妙之处,形成主线的问题情境。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西门豹 巧妙之一:救下新娘 巧妙之二:叫巫婆通报办

13、法巧妙 巧妙之三:叫官绅催人巧妙之四:惩戒恶人巧妙之五:教育百姓巧妙之六:兴修水利西门豹为什么不明令惩处官绅巫婆,禁止祭河伯?联系课文的描述,说说“巧妙”在哪里?你是怎样体会的?8、从提纲中提炼主线叫学生自读课文,列出每小节的提纲,尔后归并排列,形成一条主线,供学生研读。如支玉恒老师执教鲸一课时,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写到黑板上。如:1、鲸很大;2、鲸不属鱼类,是哺乳动物;3、鲸是胎生的;4、鲸用肺呼吸;5鲸的吃食;6、鲸的睡觉等等。然后非常形象有趣地用“找班长”的方法,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纳。尔后进行研读。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鲸 1、鲸的形体很大归并 2、鲸是哺乳动

14、物 3、鲸的生活习性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为什么说它不是鱼?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多少根据?9、从主旨中提炼主线在深读阶段一开始就让学生寻找主旨,并从主旨引出主线,开展自主研读。如孙双金教师教学古诗泊船瓜洲就很有特色。他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能找出诗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吗?”(还)“从第1、2句诗中让学生找出与还的联系。最后点王安石为变法“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还靠家近 应该还离家久 更该还思家切 不能还诗人为什么如此想还而不能还,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感情的?10、从比较处提炼主线对一些采用对比、类比的手法写成的课文,抓住其比较的内容,也有助于提炼主线。如课文一定要争气,可紧扣童第周学生时代经历的两件事,从地点、内容、行动和决心四个方面比较两次“一定要争气”的同与异。切入点主线提炼研读专题争气比地点 比内容两次“争气”比较 比行动 比决心研究课文中两次“争气”的不同和相同,你有什么体会?这说明了什么?11、从反复处提炼主线作者采用反复的地方,往往是文脉呈现的所在,如能抓住反复,就可比较容易地归结出课文的主线来。如课文林海中“亲切与舒服”,重复了三次。每次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