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6440349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讲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高考备考指南考纲定位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2.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3.变化观念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全面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

2、能从不同视角对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研究,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4.社会责任认识传统化学贡献和古典文献中化学工艺。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对应复习讲义第9页)1物质的组成(1)构成粒子(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提醒物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3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

3、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3)几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1(2019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iO2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不是酸性氧化物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必然是纯净物C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D海水、氯水、氨水、王水均为混合物DA项,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

4、水的氧化物叫作酸性氧化物,SiO2虽然不与水反应,但Si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但属于混合物,错误;C项,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海水为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氯水为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氨水为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王水为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形成的混合物,正确。2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形成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a2O和Na2O2均能与H2

5、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BC DA正确。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正确。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选项甲乙、丙、丁、戊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常见合金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基本营养物质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

6、盐腐蚀品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弱电解质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正确的组合是()A BC DC中石灰石不是干燥剂;中纤维素、无机盐不是基本营养物质;中Na2O2、Al2O3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物的辨析(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3)与H2O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4)酸性或碱性氧化物不一定均与H2O反应,如SiO2、Fe2O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对应复习讲义第1

7、0页)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化学反应的分类3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提醒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1)强酸制弱酸:CH3COONaHCl=NaClCH3COOH。(2)强碱制弱碱:NH4ClNaOH=NaClNH3H2O。(3)强氧化性物质制弱氧化性物质:Cl22Fe2=2Cl2Fe3。(4)易溶物制难溶物:Na2SO4BaCl2=BaSO42NaCl。(5)难挥发物制挥发物:NaClH2SO4(浓)NaHSO4HCl。(1)(2017全国卷)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2)(2015全国卷)硅胶、P2O5、CaCl26H2O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3)(2014全国卷)用热的烧碱

8、溶液洗去油污的原理是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4)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5)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6)盐与酸反应均能生成新盐和新酸。()提示(1)(2)(3)(4)(5)(6)角度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1(2019试题调研)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可得到清洁能源B在新购置的房子中放置竹炭,吸收有毒气体C用明矾的水溶液浸泡铜器可除去其表面的铜锈D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制备工艺美术画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竹炭即用竹子烧制的炭具有吸附性,其吸收有毒气体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9、,B项正确;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除去铜锈,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氢氟酸刻蚀玻璃是HF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2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CA项,均为物理变化;B项,均为化学变化;D项,均为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x(aal(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

10、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角度2常见物质的性质及转化3(2018全国卷,T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a(ClO)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B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用Al(OH)3进行中和,C项正确;BaCO3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为重金属离子,能引起蛋白质变性,D项错误。4下列

11、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FeFe2(SO4)3FeCl3Fe(OH)3BCuCuCl2Cu(NO3)2CSiO2SiCl4SiDCaCO3CO2NaHCO3DA项,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B项,Cu与稀HCl不反应;C项,SiO2与稀盐酸不反应。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分散系、胶体(

12、对应复习讲义第11页)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2胶体(1)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_nm。(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性质与应用证明胶体粒子带的电荷工业应用:静电除

13、尘鉴别胶体和溶液三角洲的形成卤水点豆腐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4)胶体示例:烟或雾、鸡蛋白的溶液、血液、淀粉溶液、豆浆、牛奶、墨水、Fe(OH)3胶体、硅酸胶体1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 nm1100 nm100 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巨大数目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否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2.提纯胶体的方法渗析法将含有胶体的混合液放进用半透膜制作的袋中,然后放置于水中。角度1常见分散系的比较1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A项,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正确;B项,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