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4239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全册教案校园升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校园升旗教学内容: 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国歌并能体会他的激昂情绪。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具准备: 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说这面国旗美丽吗?下

2、面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 2、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 3、跟老师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听赏国歌。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

3、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三、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板书设计 校园生气 第二课 接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接妈妈,感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能为歌曲接妈妈即兴自编动作表演,从中体会自我创作、自我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学会唱接妈妈 教学难点:

4、能根据歌曲,即兴自编动作,从中体会自我表现、自我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出示动画)天正下着雨,各种植物在雨的滋润下,快速成长。一对母子在雨中漫步,后来孩子帮妈妈撑伞的动画。 师:你们爱妈妈吗?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 学生汇报。 二、 学唱歌曲接妈妈 师:你们有接过妈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接一下妈妈,好吗?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我们要怎样接妈妈。 (播放歌曲:接妈妈,先熟悉旋律。) 师:你能跟着音乐,和动画中的小朋友小声得唱一唱,看谁最快学会唱。 (连续播放三次歌曲,让学生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跟着学唱,能很快就唱会的。) 师:你们都学会唱了吗?我们一

5、起来唱一次,好吗? 全体齐唱,接妈妈。 三、 创作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里先自己来编一下动作,后小组里推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来进行比赛。 2、参赛者出来表演,完后让学生来评价,看看谁表演得最好。 四、 全体齐唱。 五、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接妈妈听赏我爱*眼睛 教学内容: 听赏我爱*眼睛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歌曲能表达对*爱。 2、能用颜色表现歌曲我爱*眼睛的情绪,并能根据歌曲的不同情绪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应。 教学重点: 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 1、齐唱接妈妈 二、 听赏新歌曲

6、。 1、师:你看,*眼睛里饱含了许多的温情,你看见过*眼睛吗? 2、我们一起看一看*眼睛。听赏我爱*眼睛 3、看完后,让学生汇报说说*眼睛是怎样的,你爱吗?喜欢看吗? 三、 情感表演。 师:谁来扮演一下妈妈,我们来看看*眼睛。谁来扮演女儿,女儿要认真看看*眼睛,看里面饱含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扮演后汇报。 四、 全班同学一起再来听赏一下我爱*眼睛 五、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听赏我爱*眼睛第三课母鸡叫咯咯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

7、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 走一走 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 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 引导掌握(故事设计) 、 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

8、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 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 (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 师:看小鸡也来了。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 唱一唱 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 听赏 (1) 初听 师:热热闹

9、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2) 复听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 (边听,边画颜色) (3) 再听 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 课堂小结听赏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内容: 听赏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目标: 3、通过听赏歌曲,能说出歌曲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反应。 4、能够愉快地与人合作,担任音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并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 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

10、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六、 复习歌曲。 1、齐唱母鸡叫咯咯 七、 听赏新歌曲。 1、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到过农场,看过了母鸡,那今天我们再去村庄,看一看村庄是怎样的,里面又有些什么? 2、听赏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并让学生想象一下,村庄里些什么。 3、听完后,让学生汇报,村庄里有些什么。 八、 创作表演。 师: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在一个村庄里,住着善良可爱的村民,谁来扮演村民?我们去参观村庄,看看那些村民怎样好客、热情? 九、 全班同学一起边听边扮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十、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听赏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听赏春雨沙沙 教学内容: 听赏春雨沙沙 教学目标: 5、通过听

11、赏歌曲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6、聆听歌曲时,能随着歌曲的旋律,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教学重点: 能随着歌曲的旋律,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教学难点: 能随着歌曲的旋律,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十一、复习歌曲。 1、齐唱小雨沙沙 十二、听赏新歌曲。 1、师:你想,小雨落下来的时候是这样的小声,沙沙沙的,那,你有听过春雨吗?他们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2、听赏小雨沙沙 3、听完后,让学生汇报说说春天的雨是怎样的? 十三、情感表演。 师:谁来扮演一下春雨,我们来看看春雨在落下来时是怎样的沙沙声,看哪一个同学扮演得最像,最棒! 学生扮演后汇报。 十四、全班同学

12、一起再来听赏一下春雨沙沙 十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听赏春雨沙沙第四课 小雨沙沙 教学内容: 唱:小雨沙沙、 动:歌表演小雨沙沙、 画:简笔画小雨点、种子、花、草等 、 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唱、表演、敲、画、讲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处理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打击乐器、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 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跟老师做拍手律动。 2.师生问好。 二、 基本训练 练声曲:模仿小鸡、小猫、小鸭叫。 三、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创设情景 a.(出示图一)小朋友,小猴子在干什么?对,勤劳的小猴子在洗衣服,发出“刷 刷 刷刷 0 ”的声音。老师先请一位学生学小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