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415762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眉内容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检查 步骤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注意事项1Worth4-dot检查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 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抑制。4、能看到二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 被抑制。5、能冋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

2、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冋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2立体视检查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 的双竖线。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冋测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 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5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 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冋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3远距离水 平隐斜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2、 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 BU (分离镜),左眼放置10A Bl(测量镜)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

4、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7、继续以冋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的度数。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在检杳过 程中应该 不断遮盖 去遮盖,以 打破融合,检查结果 更准确。4近距离水 平隐斜1、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近用瞳距。2、近用视标置于近视标杆 40cm处。3、 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 BU (分离镜),左眼放置10 BI(测量镜)4、视标为小方块视标或水平单排近视标。5、检查方法同远距离隐斜量检测。在检查过 程中应该 不断遮盖 去遮盖,以

5、 打破融合,检查结果 更准确。5梯度法测AC/A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 到40cm处。2、 双眼同时打开,请被检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时添加+1.00D球镜度,放松调节,测定其眼位(方法同近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3、 双眼前加-1.00D球镜度,刺激调节,再测定眼位(方法同近水平隐斜检杳),并做记录。6NRA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测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 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

6、最后视标上一行视标。2、双眼同时打开,适当照明。3、 检测NRA,双眼冋时增加正球境度,每次加+0.25D,每三秒增加一次,直到被检者主诉开始出现模糊并且保留这一模糊时刻3-5秒,若3-5秒内模糊视恢复清晰,可继续增加屈光度:但若超过5秒仍未恢复,停止测试,退回最后能看清的度数,用此时的球镜度与CAMP时球镜度的差值,做记录。7BCC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近交叉视标。2、 双侧视孔调整为土 0.50交叉圆柱镜,暗照明下检查(自然光,不增加额外照明)。3、嘱患者观看近交叉视标,并报

7、告是横线清楚还是竖线清楚。4、 若被检者应主诉竖线较清楚,双眼同时加负球镜,每次加-0.25D,直至横、竖线一样清晰止5、 若被检者应主诉横线较清楚,双眼同时加正球镜,每次加+0.25D,直至横、竖线一样清晰止6、记录终止球镜度与原 CAMP时球镜度之差异的球镜度。7、若为正值,则说明调节滞后:若为负值,则说明调节超前。正常范围:非老花者+0.25+o.75 (老化患者随着年龄增加BCC值也增加8PRA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测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 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

8、最好视力上一行视标2、双眼同时打开,适当照明。3、 检测PRA,双眼冋时增加负球境度,每次加-0.25D,每三秒增加一次,直到被检者主诉开始出现模糊并且保留这一模糊时刻3-5秒,若3-5秒内模糊视恢复清晰,可继续增加屈光度:但若超过5秒仍未恢复,停止测试,退回最后能看清的度数,用此时的球镜度与CAMP时球镜度的差值,做记录。9调节幅度1、亮照明2、戴CAMP镜片3、 将视标由40厘米远处慢慢向鼻根部移动,移动速度保持2厘米/秒,直至看不清视标为止4、 测量视标至镜片的距离(实际应以角膜后1.5mm主点计算,这一点为调节近点,其倒数即为调节幅度5、 再向后慢慢移动视标离开鼻根部至看清楚,这一点为

9、调节近点的恢复点,其倒数即为调节幅度的恢复点6、 调节幅度应双眼分开检测,然后双眼检测,正常双眼比单眼的调节幅度多0.50D.;单眼调节幅度最小值=15-患者年龄/410调节灵活 度1、首先让被检测者戴 CAMP眼镜2、 使用正/负2.00Dflippers镜片,并令其注视 40cm或习惯工作距离处,相当于 20/30的一行子母或与视标大小相冋的文子。3、 从正镜度开始,到负镜度翻转镜片多次,正/负为一周期,随着每一次变化,要求被检测者必须看清楚字体,最好能大声读出。4、先单眼分别检测,再双眼同时检测。 记录一分钟,翻转flippers镜片的周期数。11集合近点1、亮照明2、 将视标由40厘米

10、远处慢慢向鼻根部移动,移动速度保持3-5厘米/秒,直至视标变成两个为止。3、 测量视标至两眼旋转中心距离(可测视标至角膜顶点,再加上角膜顶点至旋转中心的13.5mm )。4、再向后慢慢移动视标离开鼻根部直到视标恢复成一个,这一点为辅凑近点的恢复点。5、集合近点必须双眼同时检测。#页脚内容页眉内容由Morgan定制的各种不同临床测试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正常值平均标准差正常范围远距隐斜1 外隐斜202外隐斜40厘米隐斜3外隐斜506外隐斜远距BI范围模糊X破裂359恢复4235远距BO范围模糊94711破裂1981523恢复10481240厘米BI范围模糊1341115或无模糊破裂2141923恢复135101640厘米BO范围模糊17514破裂或无模糊破裂2161824恢复11771540厘米加正镜至模糊+2.00D0.50+1.752.2540厘米加负镜至模糊-2.37D1.12-1.753.00梯度性AC/AA4 /D235调节幅度16.0-0.25* 年龄2.00(16.0-0.25* 年龄)土 1.003页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