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415441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土资源公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2001年国土资源公报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5-16 一、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1年全国主要地类面积为:耕地12761.58万公顷(19.14亿亩),林地22919.06万公顷(34.38亿亩),园地1064.01万公顷(1.60亿亩),牧草地26384.59万公顷(39.58亿亩),水面2202.35万公顷(3.30亿亩),城镇村及独立工矿区用地2487.58万公顷(3.73亿亩),交通用地580.76万公顷(0.87亿亩),水利设施用地572.96万公顷(0.86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 全国可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761.58万公顷(19.14亿亩

2、),继续呈递减态势。全国生态退耕59.07万公顷(886.0万亩)。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5万公顷(67.5万亩)。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20.26万公顷(303.9万亩),其中复垦增加2.45万公顷(36.68万亩),占耕地增加总数的12,整理增加4.36万公顷(65.42万亩),占耕地增加总数的22,开发增加13.45万公顷(201.82万亩),占耕地增加总数的66。全国划定基本农田10880.0万公顷(16.32亿亩),达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10853.3万公顷(16.28亿亩)、保护率83.5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体上全部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当年占补平衡。2

3、001年建设占用耕地16.37万公顷(245.5万亩),与上年16.33万公顷(244.9万亩)基本持平,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继续得到控制。 土地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42个市县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1515个市县建立了土地登记信息可查询制度;1216个市县制定了协议出让最低标准,1087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1604个市县建立了土地资产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1002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展了招标拍卖出让工作,累计开展的市县数达1435个,招标拍卖出让土地23847宗,面积6609公顷,价款492亿元(不含协议出让收益),分别比2000年增

4、长52、138和42。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处理案件12.5万件,罚没款6.16亿元。 二、矿产资源 截至2001年,全国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共156种,其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45种主要矿产中大多数保有储量减少,其中有26种矿产保有储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占57.78。 全国矿业总产值约4790亿元。主要矿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原煤产量由上年的8.8亿吨上升到9.64亿吨,原油由1.63亿吨上升到1.65亿吨,10种有色金属由760万吨增加到856万吨,磷矿石由1937万吨增加到2100万吨,水泥产量由5.8亿吨增加到6.3亿吨。全国矿产资源

5、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6处,比去年少25处。新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煤16.42亿吨,石油7.27亿吨,天然气4302亿立方米,铁1.37亿吨,铜127金属万吨,铝13811矿石万吨,铅60.35金属万吨,锌73.51金属万吨,金271金属吨,硫1043矿石万吨,地下水97万立方米。 全国各方面投入地质勘查工作费用227.39亿元,其中国家投入地质勘探费9.57亿元,与去年相比投入地质勘查费用增加4.47。全国探矿权转让收入1.95亿元,采矿权转让收入15.95亿元。与上年相比,探矿权转让收入却减少了1.56亿元;采矿权转让收入增加3.62亿元。 共处理地矿违法案件16300件,其中本年发生案件

6、13029件,吊销采矿许可证2685件,收缴罚款2886万元。 全国矿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矿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18左右。2001年除原油进口量稍有下降,铬铁矿基本持平外,其他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原油进口量6025万吨,铁矿石进口量8404万吨,铜矿石进口226万吨,钾肥进口量543万吨,进口矿产品供应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大,提高了进口安全保障程度。 我国矿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平均降至9.03,促进了短缺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的进口,保障了国内需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进来继续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先后与18

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49个石油合同和协议,目前正在执行的有34个,直接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积极开展风险勘探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等项目,累计引资10多亿美元。2001年批准外商勘查许可证80件,采矿许可证48件。油气走出去已具一定规模,但海外石油份额仍然较小;固体矿产走出去已开始步入正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石油份额可采储量约4.46亿吨,在海外已建成近14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8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获得海外份额油产量500多万吨,占石油净进口量的10。 三、海洋资源 2000年全国的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413

8、3.5亿元,比1999年增长13.2。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增加值达229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积极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81438调整为501733。一些海洋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如海洋渔业生产,其捕捞和养殖比例由1996年的6238调整为5842,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某些技术含量高的海洋产业,如海洋石油、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都有较快发展。传统海洋产业与新兴海洋产业的比例,由1996年的7327变为7030。 全国已形成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沿海造船业、海洋盐业、海滨砂矿业等七个主要海洋产业。2000年,七大

9、海洋产业产值占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海洋水产业占50.43、海洋交通运输业占17.36、滨海旅游业占15.43、海洋油气业占9.28、沿海造船业占5.42、海洋盐业占2.01、海滨砂矿业占0.07。 2000年,海洋油气业总产值达383亿元,成为我国海洋支柱产业之一。全国海洋石油产量达2080.36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达46.01亿立方米,海洋盐业产量达2364.4万吨,海水养殖产量达1061.28万吨,海滨砂矿产量达130.33万吨。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通过,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中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了三项基本制度,

10、即海域权属管理制度、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了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成果的审批。目前,天津、河北、江苏、上海、广东等7个沿海省(区、市)政府已批准海洋功能区划,作为海洋管理执法依据。 四、地质环境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和群测群防成效明显。已累计安排247个县市调查,群测群防有效减少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31次,避免人员伤亡4200余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600多万元。2001年治理滑坡、泥石流面积25700多公顷。 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约6000次,造成788人死亡。 为了查清全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从1999年至

11、2005年,国土资源部将对全国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700个县(市),部署和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已完成了266个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4万多处。 批准新建3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已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390处,其中地质构造、剖面和形迹40处、古生物化石25处、地质地貌景观325处,保护区面积206万公顷。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累计毁坏面积近400万公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国家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将矿山生态环境

12、恢复治理列为重点工程内容,正在抓紧作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国务院批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按防治对象和类型,形成若干分项规划,主要是: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三峡库区塌岸防护规划、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划、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和深基础处理规划。受135米水位影响的957处崩塌滑坡体防治和塌岸防护是防治规划的重点。三峡库区一期重点治理197处滑坡。 五、国土资源大调查 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重大成果: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获重要成果。模拟海底条件,已成功合成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水合物模

13、拟实验室日前在青岛建成。豫西南地区银多金属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已探获铅锌资源量300余万吨,银资源量近6000吨,远景资源量有望大幅增加。 西藏冈底斯地区发现特大型铜矿富集带。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发现化探异常80余处、矿点30余处、矿床10余处,有望成为我国又一具有规模的铜矿带。 以农业环境为主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取得丰硕成果。首次开展我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区以农业环境为主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工作,完成6万多平方公里52种元素的大信息量地球化学调查,勾画出测区宏观地球化学轮廓,为生态环境、土壤质量评价、基础地质及资源潜力预测提供了重要资料。 地下水调查获得重大进展。首都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

14、调查,应急水源地寻找地下水获得重要进展,查明怀柔地区具应急供水能力年达1.2亿立方米的应急水源地。在西部干旱地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水年总补给量14.1亿立方米。 在其他人畜饮水严重困难地区已成井460余口,缓解了当地严重缺水问题。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全面加速。对青藏高原空白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进行全面加速,发现一批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质体、构造带和古生物化石及找矿线索。 完成43个大城市中的351个县区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基本完成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37个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初步建立起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查清中西部14个重点省(区、市)耕地后备资源共546万公顷(8190万亩)

15、。 六、科技与信息化 全面实施了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形成了国家科技计划、部门科技计划与国土资源大调查相互呼应和互为补充的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新体系。执行的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重大工程1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4项,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4项,国家科技基础性项目14项。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钻,至2001年12月31日钻达1268.48米。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新型中空玻璃专用分子筛生产新工艺,打破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已占国内市场40。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推广;150万数字地质图全面推广应用;建成了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制了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建立了信息服务系统运行平台,包括内部网站、外部网站和二邮系统网站;建立了国家级数据中心数据库运行系统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确定了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