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41540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连轴承有限公司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第二节 项目概况6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9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分析9第二节 产品市场预测及市场分析14第三节 产品竞争力分析19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3第一节 建设规模23第二节 产品方案23第四章 场址选择24第一节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24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24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6第一节 技术方案26第二节 设备方案28第三节 工程方案29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0第一节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30第二节 燃料动力供应30第七章 项目总体布置32第一节

2、总体布置32第二节 公用辅助工程33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35第一节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5第二节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35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37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38第九章 节水、节能39第一节 项目综合能耗39第二节 节能措施39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2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42第二节 消防42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4第一节 组织机构44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45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46第一节 建设工期46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48第二节 建设投资估算48第三节 流动资金估算49第四节 项目建设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3、49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51第一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51第二节 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51第三节 成本费用估算52第四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53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54第六节 不确定性分析55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58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1第一节 研究结论61第二节 建议62附 录附表: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1-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附表4: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附表7: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估算表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费附表9:无形资产

4、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1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附表14:资产负债表附表15: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项目立项的备案批复3、项目环保部门审批意见4、产品外销合同附图:1、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2、厂区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年产2500套风电轴承生产线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企业名称:大连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营地址:瓦房店市西郊工业园区项目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成立日期: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整经营期限:50年公司为中美合资

5、企业,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中方为74%,美国直供国际有限公司为26%。公司拥有一支较强的科研、设计与管理队伍,是一个集科研、设计、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公司技术力量雄厚,采用国外先进风电轴承生产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在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一套风电轴承技术研发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并着手进行ISO9000质量认证和专利技术的申请。目前,公司被列入2009年大连市地方企业合资合作项目财政中方资本金补助的第一批企业,是瓦房店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包括费用的减免,审批流程的减化等。美国直供国际有限公司(Direct Supply

6、 International Company,Inc.)成立于2006年8月,法人代表:Sog Liu,公司注册资金500万美元,公司地址:美国加州山景市北威兹曼路251号。其主营业务包括机械产品的进出口、软件开发及销售、技术开发与转让等。公司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曾先后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大中型成套设备近400套,涉及风火电、纺织、轻工、化工、食品、建材、粮油加工、农机、制药等几十个大类,尤其在风电、轻工、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由于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共识,风力发电以其节能

7、、环保,且装机成本不断降低的优势,在全球成为新兴产业的宠儿。项目所产风电轴承主要为大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配套,主营偏航轴承和变浆轴承两大系列产品,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偏航轴承安装在风电机组塔架与座舱的连接部,变桨轴承安装在每个叶片的根部与轮毂连接部位。每台风力发电机设备需用一套偏航轴承和三套变桨轴承。除洛轴、瓦轴等大型国有企业有少量试制外,很少有厂家生产,基本属国内空白。项目产品80%将由合资方美国直供国际有限公司销往欧美市场,市场前景广阔。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3、建

8、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5、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材料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目前能源消费主体部分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正日益枯竭,而且这类能源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已带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已经出台了降耗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从2005年的1.22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98吨标煤/万元,降幅近20%。同时,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联合国的京都条约,成为第37个签约国,该条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

9、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2012年起我国将承担起减排CO2的义务。出于改善过于依赖煤炭资源以及考虑到环保压力,我国电源结构调整将是未来电力投资的方向之一。由此,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新能源发电方式迎来发展机会,未来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并在电力结构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主要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太阳能利用受技术制约略有滞后,后续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而核电发展有望加速。目前,在我国电源、发电量中,火电占比最大,06年分别达到

10、77.82、83.17的水平,而水电、核电、风电占比都非常小。2006年末,我国风电占装机容量比例仅为0.41。火力发电主要能源为煤炭,燃煤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煤炭价格的波动也会给电力企业经营带来影响;另外,从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来看,可开发利用的时间大约仅能维持到2050年前后,这对发展火电是极为不利的。在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化建设火电,特别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火电建设将趋缓。核能是目前世界诸多能源缺乏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清洁能源,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包括了核能的开发利用。但与发展风电相比,核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发展核电建设安全性要求较高,安全保护设施耗资

11、巨大;二是我国天然的铀矿资源严重不足,需要依赖进口铀资源发展核电;三是我国目前核电建设主要由几大核电建设集团垄断,进入壁垒较高;四是虽然我国核电设备国有化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核心技术依然依赖进口。太阳能发电装置一次性投入大,因此发电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成本大约是生物质发电的7-12倍、风能发电的6-10倍,更是火电方式的11-18倍。高昂的成本使得太阳能发电投入大规模并网还为时过早,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也只是将开展大型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示范。另外,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基本原料和主要市场都不在国内,对于国际市场如德国和日本市场的依赖性较强,也使得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的基础。风能相对于生

12、物质能发电具有能源优势。生物质能发电与风电一样,发展空间较大,且非常环保。但是由于生物质是高度分散的资源,其燃料收、储、运成本较高,燃料热值较低,折旧率高等原因造成发电成本较高。而相对来说,风能可就地取材,且用之不竭,在这一点上,风电优于生物质能发电。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其能量大大超过地球上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地下采掘出来;也不同于水能,必须建造大坝来推动水轮机运转;也不像核能那样,需要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在1300

13、亿千瓦,大约相当于5800个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储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到2007年末,全球风力发电装机的装机容量已超过9万兆瓦,预计到2010年将发展到16万兆瓦,未来的20-25年内,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将递增25%。根据主要风电发展国的规划,未来风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欧洲为例,计划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20%,其中风电达到12%;目前主要国家的风电覆盖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球平均风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为1.19%,要实现12%的目标,还需要增长近十倍。主要大国中,风电发展较好的德国在2006年底风力发电占

14、总发电量的4.34%,西班牙为7.78%,属于欧洲较高水平,而美国的风电覆盖率仅有0.73%。由此可见,未来世界风电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巨大。在各类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并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而且,我国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发展风电的基本条件。我国的风力发电虽然起步较晚,但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这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2007年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6050MW,仅位于德国、美国、西班牙、印度之后,排全球第5位。但风电占全国装机容量比例却非常低,仅为0.41%,与风电产业发展较快的欧美等国相比,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风电轴承

15、技术,是我国风机国产化的重点和难点。风力发电机所用轴承主要包括:偏航轴承总成、风叶主轴轴承、变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等。风力发电机常年运行在野外,且大多安装在风口地区,工况条件比较恶劣,温度、湿度和轴承载荷变化很大,风速最高可达23m/s,冲击载荷很强,因此要求轴承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润滑性能,耐冲击、长寿命和高可靠性。风力发电机在2-3级风时就要启动,并能随风向变化,因此对轴承结构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保证低摩擦、高灵敏度。大型偏航轴承要求外圈带齿,因此对设计、材料、制造、润滑及密封要求非常高。而大型偏航轴承总成和风叶主轴轴承(即变桨轴承)技术难度较大,现在基本依靠进口,是风机国产化的难点之一。目前,兆瓦级风电机组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应对这一局面,公司以自主风电轴承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国外相关先进技术,致力于1.5兆瓦风电轴承为主的研发与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