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41257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与热能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6届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9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解析:考查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关系。A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有能量变化,正确,不选A;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是热量的变化,正确,不选B;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错误,选C;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不选D。答案:C2(2016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关于

2、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可研究在水分解的情况下,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解析: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水的组成等相关知识。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属于二级能源,故A正确;B高温下水分解产生氢气,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可行的,故B正确;C水分解产生氢气,但需要吸收能量,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

3、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氢气,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可行的,故D正确;故选C。答案:C3(2016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与氧化铁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体现为热量的形式CCaOH2O=Ca(OH)2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D外界条件相同时,放热反应的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解析: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判断。A铝与氧化铁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体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错误;C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故旧键断裂吸收的能

4、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正确;D反应速率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放热反应的速率不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错误,答案选C。答案:C4(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H50.5 kJmol1,Ea90.4 kJmol1。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解析:H0,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C项错误;再根据Ea和H的比例关系可知D项正确。答案:D5(2015绵阳中学)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既可以搅拌又可以避免损坏温度计

5、C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时要小心缓慢D测过酸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解析:A项,碎泡沫塑料可以保温,减少热量散失,A项正确。B项,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移动,使溶液混合均匀,B项正确。C项,加碱时,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应快速完成,C项错误。D项,测量酸的温度后温度计若不水洗,再测量碱的温度时,酸与碱发生反应减少了反应物的量,影响中和热的测定,D项正确。答案:C6(2015青岛二中)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C4H10(g)O2(g)=4CO2(g)5H2O(l) H2 878 kJmol1C4H10(g)O2(g)=4CO2(g)5H2O(g)

6、H2 658 kJmol1C4H10(g)O2(g)=4CO(g)5H2O(l) H1 746 kJmol1C4H10(g)O2(g)=4CO(g)5H2O(g) H1 526 kJmol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是 ()AH2 878 kJmol1BH2 658 kJmol1CH1 746 kJmol1DH1 526 kJmol1解析: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物质是CO2(g)和H2O(l),故A项正确。答案:A7(2016届浙江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双选)下列关于热化学放程式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H1,2C

7、(s)O2(g)=2CO(g)H2。则H1H2B500 、30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aq)H57.4 kJ/molD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解析: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

8、的相关知识。AC完全燃烧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所以H1H2,A正确;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0.5 mol 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转化,而热化学方程式中是指完全转化是的能量变化,B错误;C20.0 g NaOH是0.5,其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28.7 kJ,则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57.4 kJ,C正确;D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热多少,水为液态水,D错误。答案:AC8(2015海淀区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可以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若2C(s)O2(g)=2CO(g)H221.0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

9、mol1C 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 已知:反应H2(g)Cl2(g)=2HCl(g) Ha kJmol1;: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 kJmol1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图像的分析能力。A项,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且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B项,燃烧热的概念中强调生成稳定氧化物,而该项反应中生成物为CO,错误;C项,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在常温下Ba(OH)28H2O与NH4C

10、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D项,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可知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 kJmol1。答案:A9(2016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0月月考)在298 K、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

11、O2(g)NaOH(aq)=NaHCO3(aq)H(2yx) kJmol1BCO2(g)NaOH(aq)=NaHCO3(aq)H(2xy) 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mol1D2CO2(g)2NaOH(l)=2NaHCO3(l)H(8x2y) kJmol1解析:由题意可知,CO2(g)NaOH(aq)=Na2CO3(aq)NaHCO3(aq)H2O(l)H1x kJmol1,CO2(g)2NaOH(aq)=Na2CO3(aq)H2O(l)H2y kJmol1,则CO2(g)NaOH(aq)=NaHCO3(aq)HH14H2(4xy) kJ

12、mol1。答案:C10(2016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已知:H2O(g)=H2O(l)HQ1 kJmol1C2H5OH(g)=C2H5OH(l)HQ2 kJmol1C2H5OH(g)3O2(g)=2CO2(g)3H2O(g)HQ3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酒精的燃烧热HQ3 kJmol1B由可知1 mol C2H5OH(g)的能量高于2 mol CO2(g)和3 mol H2O(g)的总能量C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D23 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释放出的热量为(0.5Q30.5Q21.5Q1) kJ

13、解析:考查了燃烧热、焓变、放热反应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AC2H5OH(g)3O2(g)=2CO2(g)3H2O(g)HQ3 kJ/mol,反应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燃烧热不是Q3 kJ,故A错误;BC2H5OH(g)3O2(g)=2CO2(g)3H2O(g)HQ3 kJ/mol,反应是放热反应,1 mol C2H5OH(g)和3 mol O2的总能量高于2CO2(g)和3H2O(g)的总能量,故B错误;CH2O(g)H2O(l)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已知:H2O(g)=H2O(l)HQ1 kJmol1,C2H5OH(g)=C2H5OH(l)HQ2 kJmol1,C2H

14、5OH3O2(g)=2CO2(g)3H2O(g)HQ3 kJmol1,据盖斯定律: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Q3Q23Q1)kJ/mol,23 g是0.5 mol C2H5OH,所以释放出的热量为(0.5Q30.5Q21.5Q1)kJ,故D正确;故选D。答案:D11(2015石家庄二中)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的差。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 ()A1 940 kJmol1B1 940 kJmol1C485 kJmol1D485 kJmol1解析: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