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40316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建筑史篇先秦时期l 史前建筑的2种形式:南方-巢居为主 浙江 北方-穴居为主 西安l 殷周时期:华夏第一宫: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的“一号宫殿”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l 秦代:万里长城 :西起临姚,东到辽东,长达万余里 阿房宫:位于今咸阳东北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附近的骊山l 两汉:汉长安城:外形不规则,以星座而建 宫殿:未央宫 明光宫 长乐宫. 陵墓:汉武帝的茂陵 位于陕西兴平东北的塞马 诸汉陵墓中最大的一个l 魏晋南北朝:曹魏的邺城 “东西七里 南北五里” 寺庙:白马寺:最早的佛教寺院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现存最古的寺庙 唐代所建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我国现存最

2、早的砖塔 平面十二边形(特例) 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五代时期l T唐代的大明宫:含元殿:大明宫的正殿 特点:巨大,更是美而新奇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后部的太液池之西,是皇帝赐宴群臣 大臣奏事, 藩臣朝见的地方。l 陵墓:唐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而且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陵墓 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工程技术上: 赵州桥: 隋唐建造l 宗教建筑:唐代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是留存现今的最古的木构建筑原物。 佛光寺:始建于魏孝文帝时期 使用了“ 减柱法” 佛塔:大雁塔:正名:兹恩寺塔 位于今西安市雁塔路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 位于今西安市南端 砖砌密

3、檐式,中空,有木楼层 千寻塔:位于云南大理崇圣寺,共3座,主塔即千寻塔还有南塔 北塔 (栖霞山舍利塔:位于南京栖霞山麓 是我国古代楼阁式密檐石塔中形态较好的一座 现存塔为南唐是始建 ) (明惠太师塔:山西平顺 是一座典型的唐代所建的单层塔)两宋时期l 北宋: 都城汴梁 又叫东京 今开封市 东京城市道路是以宫城为中心放射式与方格式相结合的路网体系,形成“井”字方格路网 祠庙:太原的晋祠圣母殿 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 园林:私家园林:苏州沧浪亭 道观:茅山道观,j江苏句容 佛寺: 正定兴隆寺:特殊建筑主次分明,布置有序,后以大悲阁为中心,三殿并行,是宋代佛教寺院的一个特点。 佛塔:料敌塔:位于河北

4、定县城内开元寺,又叫开元寺塔 用来打探敌情。 开封铁塔:位于河南开封市东北 不是铁塔 是砖塔,因为塔面由铁褐色的琉璃砖贴面,看上去好像是铁铸的。 著作:营造法式 是北宋崇宁二年颁布的重要著作。不仅在建筑技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建筑文化深层意义上,反映出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阶段。作者:李诫l 南宋: 城市:临安原叫钱塘 临安都城的特殊地方:1.不规则,不对称,依山 湖 江而成 2.皇宫位置在城的最南端,皇宫之北为都城,似乎很别扭 3/皇宫 太庙及其他官署位置也十分杂乱,没有规章,这也许都处于“临时安顿”暂时将就。 陵墓:岳王庙西侧的岳飞墓,当地称“岳坟” 佛塔:六和塔:位于杭州之南,此塔建造作为

5、一个标志性之物临江而设,塔上装有灯,夜间作为灯塔。辽 金 西夏及元代的建筑l 寺庙:辽 金 以佛教为主。独乐寺 观音阁 独乐寺:如今留存有山门和观音阁两座辽代原构 始建唐初,由辽秦王耶律奴瓜重建 观音阁:独乐寺的主体建筑,一座三层的阁楼式建筑,外面看上去只有2层,中间的一层是暗层 特点:中空周围上部设2层回廊。l 塔幢:辽金时期多为密檐塔 元代多为喇嘛塔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境内 正式名字叫佛宫寺释迦塔 是我国如今仅存的一座纯用木构建造的古塔 天宁寺塔:坐落北京市广安门外 始建北魏孝文帝 是密檐式实心砖塔l 道观:山西永济的永乐宫 为南北狭长地形,建筑以中轴线布局 是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元代道观

6、 殿内满是壁画 在1959年搬迁时,原作揭制 复位,又是一奇迹l 陵墓:元代 成吉思汗墓 坐落在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伊舍霍洛旗,这里是鄂尔多斯七旗会盟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重建,重建后雄伟壮丽,其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建筑组成,相互有廊联系。明清时期:(上)l 宫殿:北京故宫:明代有皇极殿 中级殿 建极殿,到了清代改名为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养心殿:是故宫里一座特殊的建筑,本是修身养性之所,后来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等重要官员商议绝密大事的地方。l 坛庙:天坛:帝王祭天的地方。总体布局按“天圆地方”进行布置。 祈年殿:院落式布局院子呈长方形,四周有围廊。是一座三重檐圆攒尖屋顶的建筑。 太庙:是古代帝

7、王供祀前皇帝(祖宗)的祭祀性建筑 孔庙:又叫文庙 夫子庙 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是曲阜孔庙 台南孔庙:位于台湾台南市南门路 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和部将陈永华的倡议下建造的。l 陵墓:明孝陵:坐落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l 宗教建筑:明清时期的佛教 分为清教和黄教,清教为汉地佛教 黄教为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 汉地佛教: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西南,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山上有数十座寺院,最有代表性的有化城寺 百岁宫 祗园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闾门外的枫桥畔。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 大雄宝殿 藏经阁 罗汉堂 碑廊 钟楼 枫江楼等,

8、近年又修复了佛塔。 藏传佛教寺院:布达拉宫:典型的藏族建筑,平顶,窗子上实下虚。 普陀宗乘:形似布达拉宫,人们称为“小布达拉宫”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 普宁寺:河北承德 形式综合汉藏寺庙形式而建 明清时期(下)l 民居: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我国晚期最典型的住宅形式。重视艺术装饰。 皖南民居:两大人文特点:1.多官僚,封建礼教比较重。2.多商贾,素有“徽商”之称。皖南民居比较封闭,但形态文雅秀美,粉墙黛瓦,高低错落,自成一格。 藏族民居:藏族分布在西藏及清海 甘肃一带,住宅别具一格,因其形式有点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特点:一般是三到四层,主要房间朝南或东南,平面近乎正方形,外墙很厚,屋顶多为平顶

9、雨水少。家中的厕所为“旱厕”一般集中布置在院落一角,朝向最差处。l 园林:从整体古代园林来看,大致分为6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物之汇聚”的阶段。 第二个时期:从三国到南朝的齐梁(约公元200479) 第三个时期:从齐梁到晚唐(约公元479836) 第四个时期:晚唐至北宋(约8361127) 第五个时期:南宋至元代(约11271368) 第六个时期:即明清(约13681911)中国古代园林大体分为3个类型: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皇家园林:颐和园 从现存的皇家园林看,北京颐和园是最为典型的,而且保存完整。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的行宫,也是军事会议基地,同时面积是最大的。 私家园林

10、:拙政园:是御史王献臣的私家园林。位于苏州市内,建于明正德年间。 特点: 以水为主,楼台亭榭临水而建,整个庭园如同浮于水上,有明净 幽逸之感。 拙政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狮子林:也是重要的私家园林,最大特点:园中大假山。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内东南隅,此园不大,但品味甚高。 特点:园与宅形成一体,东宅西园。宅的部分中轴线对称分布,园的部分自由布局。内园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小园。此园主体建筑“殿春移”是个书斋。 寄畅园:位于锡山附近,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名园。园东侧多人工之作,西侧多自然景物,因此以池为中心,也是我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此园另一个特点是借景手法。 外国古代建筑史篇外国早期古代建筑西方:

11、以石建筑为主 东方:以木建筑为主l 古埃及建筑:著名建筑有两类,一是太阳神庙,二是金字塔。 典型的太阳神庙布局是中轴线对称的,又称阿蒙神庙。古埃及最大的阿蒙神庙是底比斯的卡纳克阿蒙神庙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这里主要是分析卡纳克阿蒙神庙。 阿布辛波大庙:为晚期古埃及的建筑,是太阳神庙与法老陵墓相结合。 胡夫金字塔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l 古希腊建筑:建筑文化特征:具有人本主义性;建筑类型较多;强调形式美。 雅典卫城:中的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典范。早在迈锡尼时代已形成,一直是军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主体建筑是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宇。 另一座建筑是伊瑞克先神庙。是雅典祖先的神庙,这是一座不

12、对称的建筑,平面呈“品”字形。 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此剧场观众席呈扇形,利用山坡形成前低后高的形态,符合观看演出的视觉效果。l 古罗马的文化和建筑:凯旋门:一个是古罗马的铁达时凯旋门,一个是法国巴黎求胜凯旋门纪念拿破仑。 卡拉浴场:古罗马提倡世俗、豪华,建造了很多大型公共性建筑。最著名的就是卡拉浴场。其结构形式一般用十字交叉的筒形拱顶,既合理又美观。 角斗场:科洛西姆角斗场。 潘松神庙:即万神庙,是罗马最大的神庙,建筑的下部为圆柱状,上部为半球穹窿顶。l 古代柱式:希腊:陶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 罗马:罗马陶立克、罗马爱奥尼、罗马塔斯干、罗马组合柱式。西方中世纪建筑l 拜占庭建筑:两个特点:一是用穹顶,二是集中式。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君士坦丁堡。是一个典型的以穹窿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布局的建筑。 创造了两种新的穹顶形式:一是“抹角拱” 二是“帆拱” 位于莫斯科红场一侧的华西里.伯拉仁内大教堂。建于1560年,外形丰富而独特,外部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