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396591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 (知识再现 +考点扫描 +考题训练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收入与分配(知识再现+考点扫描+考题训练)、知识再现知识点补充按劳分配理论原因: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为主体,现实原因:我国现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个多种分配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人方式并存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收我地位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主体地位入国原因前提条件:产生资料公有制的的按劳分配(必物质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分然直接原因:我国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存在差别,谋配配性)生手段)制意义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度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非按劳分按生

2、产要素意义: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配分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资本、技术、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管理)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我国的分配原则既讲效率又兼顾公平公平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Su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矛盾侧重点不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TB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2、要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

3、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两反对,两提倡)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一一税收是主要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基础性的(根本原因)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财政支出种类: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最大);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

4、出系收入支出-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收入=支出-财政相等一最理想;收入支出一财政赤字一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财政收支平衡政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平稳发展总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时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总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时一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指出,增加税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

5、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关系)分类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增值税优点: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计税: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意义: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负税人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收依法纳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税的必的根本利益;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职能要性的物质基础。违税行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6、为增强“纳公民应当履行义务自觉纳税税人意公民还要行使权利一一增强监督意识;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识”用;批评和检举、考点扫描1、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财政收入与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收支关系及其处理;3、财政的作用:理解运用财政的作用,正确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以及如何运用财政政策;4、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性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三、考题训练1、小范2009年上半年自办豆腐坊,取得好的效益,下半年又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扩大了生产规模,他一年的收入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

7、入A.2、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配是基于:()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也要注重公平的要求A.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合法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B.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生产要素初次分配B .C.C.D.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A.B.C.D.4、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

8、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这主要说明: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C.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5、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发

9、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6、车站、停车场、马路边、新村里停放在这些地方的汽车车门上常被人插上烦人的“名片”,而“税务咨询,代开各类正式发票”是这些“名片”推介的主要业务。“代开各类正式发票”的行为()属于严重骗税行为会导致国家税款流失严重干扰正常税收征管秩序触犯了刑法A.B.C.D.7、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要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这说明国家财政具有()A.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B.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C.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

10、民生活的作用D.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增加农业入中央财政拟安用F“二农”投入8183亿兀,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

11、会保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17BCCCBCC8、参考答案: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村消费需求。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比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物质基础。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12、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

13、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i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