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39188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小苏打D面粉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

2、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4B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CW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

3、4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6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质为苯。下图为苯的结构式,根据信息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B一个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苯是一种可燃物D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17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酸,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酸的是()A食醋中的

4、醋酸B汽水中的碳酸C胃液中的盐酸D蓄电池中的硫酸8学校食堂、盥洗室、厕所等场所都需要张贴的标志是ABCD9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之间间隔变大10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图标,装运浓酸或浓碱的试剂罐外应张贴的图标是ABCD11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B道尔顿C舍勒D门捷列夫1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BCO2作为

5、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CCH4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合反应D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K+CO32BMg2+ClOHCCu2+SO42H+DBa2+Na+SO421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铜固体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15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钛酸亚铁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是A-4B-2C+2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中、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

6、的结构示意图。铝元素的质子数是_;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C粒子属于_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_.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含义是_。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A。18(8分)

7、A1、Fe、Cu是工农业常用到的三种金属。(1)利用反应实现铁轨的焊接,该反应中Al作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将Al、Cu的固体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可能含有A1B滤渣中一定含有Al、FeC滤液颜色一定是浅绿色D滤液中一定含有A13+、Cu2+(3)为探究A1、Fe、Cu的活动性强弱,除Al、Fe、Cu丝外,还应选的一种试剂是_(填序号)。A FeSO4溶液B CuSO4溶液C Al2(SO4)3溶液D稀盐酸(4)将A1、Fe固体混合物10g加入到适量稀硫酸中,充分

8、反应后,产生H21g,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沉淀完,则生成Na2SO4的质量为_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1、CaO、Ca(OH)2和CaCO1南南同学的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

9、含有_,一定不含Fe2O1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1的结论,理由是_,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步骤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步骤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生成的气体通入_固体减少,_该溶液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1和Fe2O1(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1、CaO、CaCO1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

10、Cl的作用可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详解】A、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不符合题意;B、蔗糖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不符合题意;D、面粉不能溶解到水中,无法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能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

11、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故选A3、A【解析】A、Fe与稀HCl:Fe+2HCl=FeCl2+H2,故A错误;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故B正确;C、Ba(OH)2溶液与稀H2SO

12、4:Ba(OH)2+H2SO4=BaSO4+2H2O,硫酸钡是白色沉淀;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氯化银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故D正确。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4、A【解析】由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图可知,16gW和40g-16g=24g氧气反应生成xg二氧化碳和20g-2g=18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g+24g=xg+18g,解得x=22。【详解】A、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均来自于W,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是

13、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为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假设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则W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分解反应指的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在密闭容器内W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A选项的计算可知,W中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的总质量为2g+6g=8g,小于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W中含有16g-2g-6g=8g氧元素,因此W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x的值为22,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

14、意。故选A。【点睛】本题通过饼状图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图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反应类型或者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利用元素守恒进行计算并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还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5、D【解析】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总数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全后,分子总数不变,也不为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镁产生的氢气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气体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产生固体氧化镁,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由图可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一个苯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而不是3个氢分子,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