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技术基本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物灸技术基本操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隔物灸技术基本操作一、简介隔物灸属艾炷灸法中的间接灸法,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1 cm,炷底直径约0.8 cm,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疗法。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三、禁忌症 1、禁灸部位 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禁灸。2、禁忌病证 凡高热、大量吐血、中
2、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一般不适宜用灸法。 3、禁忌体质 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 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时,备姜片、蒜片或附子饼等。 五、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步骤 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腧穴 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姜片上面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潮红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
3、、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隔蒜灸 将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可防止食盐受火爆起而伤人。一般灸37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肤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 疾、淋病、中风脱证等。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以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 厘米的附子饼,中间留一小孔或 用针刺数孔,将艾炷
4、置于附子饼上,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 的阳痿、早泄、遗精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4、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元,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六、注意事项 1、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2、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 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 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熄灭后的艾炷,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素质要求隔物灸操作规程流程图穴位、时间、方法、疗效、签名将鲜生姜、鲜大蒜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换炷再灸。灸见所规定壮数,以皮肤潮红湿润而不起泡为度。鲜生姜、大蒜薄片刺孔、艾柱 记录熄灭艾火,投入小口玻璃瓶内,清洁局部皮肤。 灸毕施灸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定穴核对,解释,暴露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宜体位,清洁皮肤,保暖患者准备用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