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319786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气温与降水专题复习一 基本点(一)气温高低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势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人类活动(局部地区)影响大气和下垫面性质(如水库蓄水、地表植被破坏等)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

2、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3 年变化(北半球): 地面性质 太阳辐射最强月 气温最高月 太阳辐射最弱月 气温最低月 年较差大陆 6月(12月) 7月(1月) 12月(6月) 1月(7月) 大海洋 6月(12月) 8月(2月) 12月(6月) 2月(8月) 小4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三)气温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

3、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四)气温的水平分布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

4、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高纬(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谷地地形。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6 中国的气温分布:A、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

5、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五) 等温线分析: 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

6、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等值线闭合: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六) 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

7、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改变下垫面,植树森林降低气温的大陆度,提高湿度,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二 降水(一)降水形成水汽十凝结核十水汽达过饱和十上升冷却 当空气由温度较高的地方流向温度较低的地方时,由于温度低的地方空气的饱和水汽含量低,原来暖的空气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就要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也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空气由气温高的地方运动到气温低的地方时,就可能产生降水。当然还要看空气中含有水汽量的多少。在对天气进行判断时,在天气系统中,凡是有上升气流的如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气旋、锋面、受地形的影响上升等,一般都可能产生降水。 另外,当较低纬度暖湿的空气

8、向较高纬度运动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也会产生降水,反之,当较高纬度的空气向较低纬度运动时,则不产生降水。如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而受信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少。(二)降水成因分类类别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成因特点分布降水柱状图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降水最多及降水最少的是哪个月份,各是多少? 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据图分析回答: (1)A为 气压带,降水 ,原因是 。 (2)B为 气压带,降水 ,原因是 。 (3)C为 气压带,降水 ,原因是 。 C降水比D多的原因是 。 (4)E为 气压带,降

9、水 ,原因是 。(四)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江淮78月伏旱,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 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2、天气系统因素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夏季江淮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 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江淮78月伏旱 台风过境降水多,如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台风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4、海陆位置: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

10、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五)等降水量线分析: 1人们根据降水量的观测纪录,把降水量相等的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2、数值分析(即读值):方法同等高线读值法注意“大大”或“小小”及其含义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 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而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和台风影响。 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少,水汽难以到达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沿海地区,暖流流经地区降水较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较少 3、

11、疏密反映降水量的变化: 稀疏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别小;密集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异大 4、走向反映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海陆分布因素和洋流的影响;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 我国东部等降水量线与纬线平行降水自南向北递减受雨带移动因素的影响 5、闭合曲线极值: “小小”越向里边降水越少闭塞内陆或盆地 “大大”越向里边降水越多山地迎风坡或城市“雨岛效应” 三 实际应用1 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2 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

12、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3 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4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5 气温低(35-40),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6 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7 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8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亚麻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

13、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温度带范围10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16000C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等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16000C-34000C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新疆南部(西北仅一年一熟)34000C-45000C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0C-80000C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双季稻、油菜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0C一年三熟水稻高原区青藏高原20000C一年一熟青稞四 典型例题图2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是25等温线,是20等温线,回答1-4题:1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2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3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D.地形4等温线与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 22 D.25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