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631747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可夫斯基 船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 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 神秘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 柴可夫斯基根据这首诗,写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个主题,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转快,节奏也活跃起来,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子过渡到三拍子,写出了“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形象;歌

2、声桨声,溶成一片,还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音响。第三段的旋律,在每个乐节的收尾,加进了陪衬的声部,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歌声此起彼落,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最后,小船渐渐离去,波浪轻微的拍击声消失在远方。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这些诗篇又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为流行,第三首云雀之歌及第十二首圣诞节也常单独演奏。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 ,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

3、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柴科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疯狂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

4、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

5、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什么是船歌?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种平底狭长的小船,叫做“贡多拉”。船歌就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 船歌除声乐曲外,还有器乐曲。器乐曲中的船歌,是一种抒情小品,和声乐曲的船歌一样,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摇晃动荡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写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

6、词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贡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调无词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写的。音乐清新流利,优美生动;婉转如歌的曲调和摇曳起伏的节奏贯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轻舟荡漾的音乐形象。 自从听到了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我刹那间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我听过最美的一首钢琴曲,那优美恬静,又带着几度伤感的音乐总是令人陶醉感动。 一对情人倚偎在小船上,伴随着馥郁芬芳的花香,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飘荡,显得那么恬静。船桨轻快划动,荡开阵阵水涟。夕阳斜照,微波伴随着平稳航行的小舟渐渐远去,隐于夜幕中的月色下 那湖水一点点地荡漾,又被阳光一丝丝沁透的感觉,是如此的一种彻骨心扉的诗意. 那样一种感觉,久久的萦绕在

7、心头,久久的不能散去,就那样执拗的抓住了我的心. 近来空闲,将这首我最喜欢的“六月.船歌”稍微剪辑了一下,配上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制作了这段影片。希望这首优美的音乐,在炎炎夏日给朋友们带来清馨的感受。最近,女儿为了应付学校音乐课考试,开始热情高涨地弹奏柴可夫斯基的四季钢琴套曲,她弹的较熟的是四月、六月和十月。 “妈妈,你说我考试时弹哪一首呢?” “六月吧,我喜欢!”我很快给出了答案,全然不顾她B段还有些生涩。 看完韩国电影雏菊,萦绕心际的,就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钢琴曲六月船歌,好象婉婉的诉说着男主角暗恋却不能表白的心事 “我梦寐以求的爱,原来近在咫尺,但我惘然不知,只是无言看着你。在这陌生都市里,

8、我日复一日绘画着爱,期待雏菊的芬芳,会跟你骤然而来。此刻虽然太迟,但我终于认得你。我诚惶诚恐,害怕这份爱会骤然消失。但我会再次相信,你会一直守护着我。”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四季套曲中最好听也是最有名的一首。一般说来,船歌都是以6/8拍为多,惟这一首乐曲的主部却是4/4拍。音乐采用了旋律小调的形式,小调,拍节奏强弱有序,似乎置身于河中的船上荡漾,中段节奏逐渐活跃由拍转到拍,仿佛可以体会流水的乐趣,第三段的旋律此起彼落直至结束,小船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这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而且很伤感的音乐。俄罗斯的六月还是春天伊始,在波光涟漪之间听这首音乐,音乐和时空交错在一起,有浪漫、有怅惘、有缠绵、有摇曳

9、.令人沉醉。我记得第一次听这首船歌时,还不知道音乐具体的名字,因此一下子联想到了俄罗斯的湖,以及很远处的有着厚厚积雪的山峰。论季节,至少也是冬春吧?没想到标题和我开了个玩笑。即便如此,直到现在,六月船歌于我来说,依旧是雪山和湖泊,而不是夏季。 这首曲子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一八七五年十二月,彼得堡的一份小杂志小说家向柴约稿,为十二首反映俄罗斯一年里十二个月的一组诗歌作曲并刊登在即将创刊的音乐副刊上。柴可夫斯基愉快地接受了,在十二个月里创作了十二首钢琴曲,其中,就有为俄罗斯诗人普列谢耶夫的诗歌谱写的曲子。普氏的诗如下: 我们来到岸边, 水波涌来亲吻我们的脚, 那神秘忧郁的星辰, 在我们的头上照耀

10、。 这诗不怎么出名,柴氏的钢琴曲却成为了音乐小品里船歌的经典之作。在音乐小品这一形式里,船歌有许多,奥芬巴赫写过、门德尔松写过、萧邦也写过,船歌成为了一种音乐小品的体裁。大多数的船歌都用轻快的节拍,带了些许忧伤。柴可夫斯基的船歌却不同。在六月船歌里,俄罗斯的某条河流在柴可夫斯基平缓的节拍里流淌,俄罗斯特有的平底船在悠长的水波里缓缓的划行,远处,辽阔平坦的土地在湛蓝的天空下袒露着黝黑的胸膛,从它那厚实的身躯里传来悠远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六月的阳光洒在轻轻荡漾的水波上,略显忧郁的旋律渐渐明朗,平坦的河岸上,伴了阵阵的花香,飘来两个俄罗斯姑娘柔美的歌声“我们来到岸边”。于是,划船的小伙子们也唱起了粗

11、犷、豪放的俄罗斯民歌。 河水仍在流淌,还是那么悠长、那么缓慢。岸边的繁花远去了,姑娘的歌声也远去了,船夫们慢慢地划着船桨,平底船渐渐消逝在水天一色的远处。只有水波在六月的阳光下轻轻荡漾。柴可夫斯基就这样把优美辽远的俄罗斯印象留在这首永恒的船歌里。考试注意事项曲目不是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你个人的努力,勤加练习是关键。另外还有,既然是艺考,主考对考生对你从进场起的一举一动都会一目了然,所以你要尽可能做到大方得体,不论是穿着还是举止。尽量符合你当日所弹的曲目。并且在弹奏的时候切莫含腰驼背,要精神抖擞,气质优异,肩膀和手臂要放松,这样才可以以便于每个颗粒的清晰。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古典乐派节奏律动的平稳和音质上的平均。 手指头要有弹性、干净、流畅。祝你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