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31545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花生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 ,也是我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中牟花生素以品质好、含油量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总产量9.4万吨,主要有豫花15、花育19、花育16、豫花9327、鲁花11号等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县南三官庙、黄店、刁家、张庄、八岗、郑庵和县北官渡、雁鸣湖、狼城岗等乡镇。一、主导品种1、豫花15(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研究所1999年育成。亲本是:徐7506-57P12。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2)特征特性早熟大粒型花生品种,春播地膜覆盖生育期为128

2、-131天,植株为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出苗整齐,叶椭圆形,深绿色。苗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植株较矮,抗倒伏,主茎高34-40.5厘米,侧枝长36.9-42厘米,有效枝长7.0-20.4厘米,分枝数7-8个,结果枝数5-6个,单株饱果数13个,饱果率79.7%,荚果普通型,百果重210.8克,百仁重99.3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出米率73.9-77.4%。2、豫花7号(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1995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花7号。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2)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型,主茎高3247厘米,侧技长3454厘米,总分枝810个,结果枝58个;

3、叶片椭圆形,深绿色,中等大小;荚果为普通型,多为二室果,百果重230克左右;籽仁粉红色,椭圆形,百仁重95克左右,出米率708771。3、豫花9327(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郑871011为母本,郑86031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3年河南省审定,2006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2)特征特性:株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一般株高34.0cm,总分枝79条。单株结果数14个左右。叶片椭圆形、灰绿色、较大。荚果斧头形,前室小、后室大,果嘴略锐,网纹粗、浅,百果重180.3g。籽仁三角形、粉红色,百果重79.4g,出仁率75.1%。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

4、高抗网斑病,抗叶斑病、锈病、病毒病。抗旱、抗倒伏性强。属中早熟品种。4、花育19(1)品种来源:79266莱农13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0天左右。疏枝型,主茎高48.0厘米,侧枝长49.8厘米,总分枝7-9条,结果枝6条左右,单株结果数13.37个,株丛矮且直立,紧凑,节间短,抗倒伏,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双仁果率一般占70%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荚果普通型,百果重251.4克,百仁重96.36克,出米率70.0%左右。对根腐病、黄花叶病毒病、棉铃虫、叶斑病的抗性强,抗倒性强。5、花育16(1)品

5、种来源: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普通型中熟大花生,生长势较强,整齐。春播生育期136天,株型直立,株高38厘米左右,侧枝长41.1厘米,叶片椭圆形,连续开花习性,总分枝8.1条,结果枝6.2条,结果集中,单株结果14.6个,百果重215.5克,百仁重96.3克,出米率73.6。抗病性一般,抗旱性较强。6、鲁花11(1)品种来源:鲁花11号原代号莱农13号,是莱阳农学院以花28为母本,534-211为父本杂交选育,于1988年育成。1992年4月山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 (2)特征特性:属普通型直立中熟大花生

6、,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旱性强,结果集中,荚果网纹清晰,双仁饱果率高,百果重230.84g,百仁重92.58克,出米率73.18%,籽仁椭圆形,蛋白质含量28.42%,粗脂肪含量52.24%。春播高产条件下每亩9000穴左右,一般条件下,每亩10000穴左右,每穴两粒。二、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机理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提墒作用,能够增强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加速养分分解,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田间光照强度,抑制盐碱上升和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危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作物进行旺盛生

7、理活动奠定极为有利的基础,表现在促进根系生长,增进营养吸收,加强光合作用,调整生育进程,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良种豫花7号、豫花15号、豫花9327、花育19、花育16、鲁花11等品种。(二)选用地膜和除草剂1、选用地膜 选用厚度为0.006毫米左右的低压聚乙烯薄膜和0.0040.005毫米的超微膜较为合适,每亩用量2.54.5千克。2、选用除草剂 由于覆膜花生垄面不能中耕,所以花生覆膜前必须喷除草剂。适宜的除草剂主要有:乙草胺、扑草净、菜草通和都尔等。(三)整地、施肥、做畦1、整地 深耕细耙,春花生地应在冬季或春季深耕3040厘米,并结合早春耕

8、地将地面耙平耢细,清除残余根茬、砖块等杂物。同时,保证覆膜花生田沟沟相通、畦垄相连,旱能浇,涝能排。2、施肥 要深耕整地、增施底肥,在花生播种前一次施足底肥,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纯氮58公斤,纯钾68公斤,纯磷1015公斤,生石膏粉2030公斤。3、做畦 播种前起垄,8090厘米一带,畦底宽30厘米,垄面宽5060厘米,垄体高1012厘米。起垄标准是“面平埂直无坑洼,墒足土碎无坷垃”。(四)适期播种覆膜春花生以4月1025日播种为宜,覆膜夏播播种越早越好。(五)合理密植春花生适宜密度应在900010000穴/亩,夏花生应在1000012000穴/亩,每穴2粒。高水肥地、疏枝

9、型品种宜稀,低水肥地、早熟、直立密植型品种宜密。(六)播种覆膜方式先播种后覆膜,可在垄面上按密度规格,用小锄开3到5厘米深的沟,按穴距每穴两粒,然后覆土平沟,适当镇压,整平畦面,喷洒除草剂,随后覆膜,如果使用播种覆膜机更方便快捷。(七)加强田间管理1、查田护膜 要经常深入田间细致检查,发现风刮揭膜,膜面封闭不严和破损时,要及时盖严、压实。2、开孔放苗 对于先播种后覆膜的花生顶土鼓膜时,应及时开孔放苗。3、清棵放枝 花生第一侧枝伸展期,应及时清棵放枝,并将植株根际周围浮土扒开,释放第一对侧枝,同时,用土封严放苗膜孔。4、旱灌涝排 当03厘米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中午叶片萎蔫,夜间尚

10、能恢复时,应立即采取沟灌、润灌的措施,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喷灌或滴灌。由于花生具有“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因此,应及时进行浇灌,如遇雨水过多或排水不良时,应及时排涝。5、防治病虫害 花生的主要害虫有蚜虫和叶螨,可结合测报喷洒杀虫剂,如乐果、阿维菌素、杀灭菊酯等,结合喷洒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101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6、控制徒长 覆膜花生田,由于土壤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生长发育快,特别是高水肥田块,结荚初期植株易发生徒长现象,当主茎高达到40厘米时,应

11、每亩叶面喷施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50千克,控制徒长。7、根外追肥 为防止覆膜花生后期因脱肥早衰,可喷0.5%1%的尿素溶液,或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喷1000倍的硼酸溶液或0.02的钼酸铵溶液。8、及时收获 盖膜花生一般比露地花生生育进程快,提前1015天成熟,正常情况下,植株呈现衰老状态,顶端生长点停止生长,大多数荚果的荚壳网纹明显,子粒饱满,就应及时收获。四、花生生育时期记载标准1播种期:指播种当日。2出苗期、出苗盛期:指真叶展开的幼苗数占播种粒数的50的日期为出苗期,有相当于播种粒数75%80%的幼苗露出地面的日期,为出苗盛期。3出苗整齐度:在齐苗时调查,观察幼苗

12、是否整齐,分整齐、一般、不整齐三级。4始花期:1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5开花期:50植株开花的日期。6终花期:90的植株断花的日期。7苗期: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时期。8开花下针期:从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的幼果的时期。9结荚期:从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出现饱果的时期。10饱果成熟期:从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收获的时期。11生育期:从播种到成熟的日数。12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五、生育状况的调查一、出苗率 一般在出苗以后半个月左右进行调查。每穴有1株幼苗长出来,即为出苗。一般采用35点取样,每点调查2050穴,记数出苗穴数和总穴

13、数,按下列公式计算:花生出苗率(%)=出苗穴数/测查总穴数1002、生长习性 在收获前调查。根据第一级侧枝与主茎的关系,通常把花生的生长习性分为两种类型:丛生型(第一级侧枝与主茎夹角小于90)、匍匐型(第一侧枝与主茎夹角接近于90)。3、株高 从地面量到本丛最高茎枝(包括叶片在内)自然着生状态的最高点。采用35点取样,每点测量1020株,取平均数,以厘米表示。4、结果枝数 凡能着生荚果(包括饱果和秕果)的分枝都算结果枝(只结空果柄的不计算在内)。35点取样,每点测查1020穴,脱果后数其全部荚果。然后,再分别测查其中的秕果数(凡荚皮尚未完全形成,以及两室中仅有一室形成而另一室未形成者,均算秕果

14、)和饱果数(荚果已经完全形成,籽粒饱满。果皮厚度匀称,网纹清晰)。然后按下式计算:饱果率(%)=饱果数/荚果总数1005、荚果出仁率 指子粒重量占总荚果重的百分比。测定时,取风干的荚果10002000克剥出子粒,称重,然后计算:出仁率(%)=剥出的子粒重量(克)/取出的荚果重(克)100六、花生测产方法1、每亩株数的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35个,先测量行距和穴距,各点平均,代表全田的平均行距和穴距。再在各点上每点测查1020穴,数其总株数,算出每穴平均株,然后按下式计算每亩穴数和每亩株数:每亩穴数=666.67/行距(m)株距(m)2、单株结果数 每点收取1020株,摘下所有荚果,充分晒干后计算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重。3、百果重 随机取样100个荚果充分晒干,称重(克),经两次重复,重量相差不大于平均值的3%,如果大于3%,则需另取100个称重,以相近的两次重量平均值为准。花生产量(千克)=每亩株数单株果数百果重(克)/10001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