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31406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_蜀相_书愤》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江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编写:吴图强 班 姓名 组 号拟行路难(其四)学习要点:1、理解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及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学习流程:一、释题(阅读课本P12注释: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二、阅读准备知人论世(阅读金榜P9“阅读准备知人论世”)三、鉴赏探究以意逆志自读课文,思考、完成思考题: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2、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其中“命”具体指的是什么?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四、诵读

2、练习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试读全诗,注意把握情感,尤其是“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草木岂无感”两个反问句(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诵读提示”)五、比较阅读拓展提升(结合课后练习三) 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有哪些影响(即有什么相同点)。 六、小结消化:完善学案,背诵拟行路难,有条件的同学背诵李白行路难。七、作业:理解、背诵拟行路难,并能默写蜀 相学习要点:1、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认识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2、掌握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分析“自”“空”两字的作用。学习流程:一、导入知人论世(阅读金榜P11“阅读准备知人论世”之“走近读者”、“

3、背景资料”)二、鉴赏探究以意逆志(一)思考交流1、诗题为“蜀相”,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蜀相诸葛亮的?其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你从“寻”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意? 3、前两联描写祠堂的景色有何特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那两个字与诗歌境界最为密切,为什么?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什么人?(二)归纳主旨:三、强记背诵。 四、小结消化:完善学案,进一步背诵。五、作业:理解、背诵蜀相,并能默写。书 愤学习要点: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的学习。教学流程:一、导入知人论世(阅读

4、金榜P14“阅读准备知人论世”)二、鉴赏探究以意逆志(一)思考交流1、结合背景,说说首联中“世事艰”的具体所指?它与下文的哪一内容形成了照应?“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指的是什么? 2、颔联(第二联)集中描写了什么内容?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3、最后两联作者从回忆回到现实,作出了怎样的感叹? 颈联: 尾联: (二)背诵理解。三、比较阅读深化理解(结合课后练习一3)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反面有哪些不同。四、小结消化:完善学案,背诵全诗。五、作业:理解、背诵书愤,并能默写。【学后积累】一、注音释词1、踯躅( )( ): 2、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 3、楼船夜雪瓜洲渡 楼船: 二、近人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课外搜集陆游的爱国诗词,选择你喜欢的一两首推荐给大家。示例: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叶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选一):三万里河东如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