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婚姻制度.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306252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壮族婚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壮族婚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壮族婚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壮族婚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壮族婚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族婚姻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壮族婚姻制度的变迁以富宁县壮族农村地区为例08政教B班 农星州【摘要】:改革开放后,壮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本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现代的婚姻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婚姻观念。恋爱更加的自由,婚姻更加的自主,追求平等、开放、个性。【关键词】:改革 冲击 壮族 婚姻 观念一、传统壮族婚姻的基本环节和习俗(一)、基本情况:壮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恋爱自由。过去存在父母包办的现象,但不强制,因为青年男女未订婚之前,提倡男女对歌和互赠礼物(男送钱、针线、面巾,女送鞋、衣)的习俗。期间既是择定对象,又是自由恋爱的过程。但择

2、定之后需经父母、哥嫂同意,方能订婚。(二)、壮族结婚的基本环节和习俗:1、自由恋爱。男女青年通过日常交往,赶街、隆垌、(壮族节日)等活动,相互认识或对歌,其间有的互赠礼物。一般都是男的送钱、毛巾、花线、手镯或银链,女方接受后回赠衣裳或布鞋。一个青年互赠两三个,从中择优定对象,经父母同意即定亲。 2、托媒提亲。男女双方爱情稳定后,即告诉父母。男方父母就请一个有儿有女的能说会道的当媒,带上一只鸡或几斤猪肉、米酒,到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家不同意,就不吃其礼,由媒人带回男方家;如果父母哥嫂都同意,就接受礼物,宴请媒人,将姑娘出生年月日时抄给媒人带给男方。男方将女方生辰八字压在祖堂香炉下,三五天之内没有

3、什么凶兆,就认为是好命,再找先生将男女双方八字相对,如八字相合就报合定亲,若不合就将女“八字”退回给女方。3、报合订婚。八字合命成功后,就择定吉日向女方报合成婚。男方家准备糯米饭、酒、肉各五斤,鸡一对(一公一母各1.5公斤以上),糖2斤(富户还送金、银、玉手镯、戒指及项链),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作为“报合订婚”礼物。女方以衣服、鞋袜、头帕回礼,表示正式订婚。从此男女双方互称对方的父母为爹妈,每逢重要节日或婚丧祝寿等事,男方都要主动向女方送礼,女方照例酬礼。在报合订婚席间同时议定彩礼数量,由女方家族长辈提出,彩礼最后将作为嫁妆付给男方,所以媒人不会讨价还价,男方也不会计较,一般是男方给多少钱,女方

4、就送等价嫁妆物。如有一方途中变卦弃婚,就按古规矩“女不爱退钱,男不爱输钱”,退八字,双方另找对象,互不干涉。4、迎亲结婚。迎亲必择吉日举行,请客男方比较隆重。迎亲时,男方找一位夫妻双全,又能歌善言的妇女当接娘,随媒人和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娶媳。唢呐队鸣乐前引,将至村里,童群高呼“报喜,新郎报喜”,即鸣爆竹。女家闭门,陪郎急呼开门,对答一阵即开门。先拦门敬酒,男方送红封包,方允进屋。女方家主又按礼单清点礼物,短斤多者叫补,少者原谅,有意刁难媒人,说是不争吵不吉利。男方还要备十来封红包,每项一个红封,少则几角,多则几元。待家族长辈没意见,才收拾礼物进家开宴待客。富裕的人家还有唢呐同行,男方还书写婚姻对

5、联,摆布堂屋,张灯结彩,红烛高烧等待新娘。女方家则找两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和男子代表父母,又找一名陪娘送女儿嫁妆到男家,。嫁妆有衣柜、箱子、蚊帐、门帘、枕头、垫单、毯子、锅、碗筷、茶盘、脸盆、茶杯等。布鞋先堆放在神堂前,酒席间新娘的陪娘逐桌将礼鞋送给家人及亲友。新娘出门前在神堂前给众人展嫁妆一次,新娘坐中间,举行“坐花烛”、哭嫁仪式,父母、哥嫂、姐妹、叔伯和家族长辈围在堂屋中间,新娘边展出边交代这是父母给的,这某哥嫂、某姐妹、叔伯给的,新娘思情,想到自己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叔伯便大哭起来,俗称“哭嫁”。只许哭喜不哭忧。内容多诉父母之苦,自己未报养育之恩,便离开父母,并嘱咐兄弟姐妹、叔伯优待父母

6、,使老人欢度晚年。父母叔伯也嘱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今曾薄利,礼短情深,莫忘养育之恩和乡土之情,到夫家后要团结当家,宽待公婆,莫伤风败俗,丢父母的脸面等等。相互嘱咐后便收拾东西装箱人柜。梳妆整容,以红绸蒙面,由送娘扶持先拜别祖先,后拜别父母,哥嫂、再由亲哥或堂哥背出门,两脚不能碰着门栏,意为莫带娘家的灰尘到婆家,然后骑马或步行出发。到夫家门口,亲戚端着茶盘,装四杯红酒,先敬送娘和伴娘,后敬送亲的人员,此时骑马的小舅扶新娘下马,并将嫁妆一一展示。男方给牵马、抬箱子、被子者,每人一包红封,新郎手捧烟茶盘一一敬献,表示感谢他们的辛劳。道公在马和新娘四周,画符念咒点洒法水,以驱除一路同行的鬼邪。拜堂时

7、辰到,先请老人就坐,送娘与接娘扶着新娘与新郎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四拜家族长辈,五拜高寿客人,最后夫妻互拜。然后由新郎掀开新娘的蒙头红布,引入洞房。卧室床头点燃双芯灯,送娘取酒一杯给新娘新郎各饮一口,接着新婚夫妇一起将双芯灯拼为一芯灯,表示夫妻同心,恩爱同室。送娘还祝愿说;“你俩以成亲,要同心同德建家业,扶老携幼共享福,养育儿女要成气,个个有出息。”新娘新郎入洞房后,众人就宴。席间,新娘在送娘的陪同下用托盘端起8杯红酒,依次敬给老人,叫“见面礼”,并献上礼鞋,男有男鞋,女有女鞋。接受礼鞋的人(除新郎父母外)均付礼金,作为“谢礼”。土沙支系(壮族支系)还另摆一桌是专门招待“接娘”和

8、“送娘”的酒席,由能说会歌的中青年妇女就坐,边吃边唱“迎亲歌”和送亲歌,互敬互谢。5、三朝回门。第三天,新郎、新娘在朋友三五人陪同下,携带礼物会娘家,俗称“回门”,娘家设宴款待,并请亲戚陪席。席间,新娘父母给新郎介绍亲戚和如何称呼,新郎一边听一边敬酒,这叫做“认亲”。老辈亦当赠给新郎礼金。此后新娘留在娘家,其他人当天返回。三五天后,新郎的弟弟妹妹来接新娘回去,过后便自由往来。二、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壮族婚姻1、表现:进入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大,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变迁,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婚姻观念逐渐的变化。壮族的婚姻观念有所改变,结婚形式上还遵循旧时习俗,但是婚姻的内容

9、较以前丰富,并且有汉化的趋势。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相应的增加了结婚仪式的内容,更加的注重物质上的讲究。其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失,如壮族的民歌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过多的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致使婚姻的质量下降,家庭不和谐因素增多、离婚率增高。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的扩展,受教育的程度和广度有所加深,接受外部信息量不断地增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的壮族地区逐渐的显现出成效,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因此伴随着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经济的发达的广东地区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使得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可能,人

10、们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展,人们的视野不断地开阔,并在期间接受了一些先进的文化,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使得壮族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程度有所加深。同时,一些壮族学生进入到了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成为了壮族地区的知识分子。这些青年人成为了接受现代观念的主体,传播现代知识的主力军。作为现代信息知识载体的报刊、书籍、电视、纷纷涌入每个家庭,使人们大量的吸收现代信息。这些客观的条件促使人们改变观念,新的婚姻观念随之产生。3、产生的问题:壮族人通常是族内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心理,共同的生活习惯。可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多,族外婚、跨区域婚姻

11、不断地增多,由于文化的差异婚后便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首先,家庭不和谐致使夫妻感情破裂,离婚率增高。由于语言不通,公公婆婆与儿媳之间缺乏交流,彼此之间产生隔阂,矛盾重重;生活习惯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夫妻之间,公婆与儿媳之间产生排外情绪,这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不利于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恋爱的过度自由和婚姻的绝对自主会出现婚姻的随意性、结婚低龄化,造成了高结婚率、高离婚率的不良现象,影响家庭社会的稳定。再次,年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偏低,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优良的传统文化逐渐的遗失,年轻人被物质主义所蒙蔽,失去了团结邻里、建立和睦家庭、孝敬父母、耐心教育孩子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为了金钱上的追求,长年在外打工,不管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双亲,伴随着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三、结语壮族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其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些优秀的文化对促进整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壮族文化是在特定区域里面,因壮族的民族生活、地理环境、精神状态、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独特。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地冲击,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合在所难免,壮族婚姻制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壮族文化新的内涵,但是壮族的文化精髓不应该随社会的变迁而被逐渐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