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30605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学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 诗歌常 用典故 125例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 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 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后来就 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先斑”。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 “楼兰”代指边境

2、之敌 ,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 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 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 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 起来,三年后血变

3、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 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 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 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 晏殊清贫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 “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秦观踏莎行 :“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 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

4、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 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如李 商隐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 :如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 :“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10、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5、。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 舆醉,狂歌五柳前。 ”11、东篱: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 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 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 是古代著名的送

6、别之地。 “劳歌” 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4、长亭: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 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 后来常用来指称送 别地。 白居易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 、“阳

7、关”。17、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 “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如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18、风骚 :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 ,后泛指 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如毛泽东沁园春 :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 语出汉代杨雄 法言:“童子雕虫篆刻, 状夫不为也。 ”后来比喻 微不足道的技术, 多指文学技巧。 李贺南 园十三首 :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注: 雕虫: 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韵技艺。辽海:指辽东地区,因濒临渤海,故称,唐时这里常 发生战争。20、

8、鸿鹄 :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 喻有远大志向。 如吴潜八声甘州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21、杜鹃: 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 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辛弃疾定风 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2、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离别的伤感惆怅或是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历史盛衰沧桑巨变。 如辛弃疾菩

9、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3、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 的毁坏。后来常 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 此岂知劳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 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如王安石桂枝香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

10、字中说:古代的杜康 (也叫少康 )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 “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如曹 操短歌行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 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 借指绿色 。28、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 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 鸡黍,邀我至

11、田家。 ”30、染指: 典出左传 ?宣公四年,比喻 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31、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 ?具备,比喻 办事受牵制,不顺利。32、方寸: 典出三国志 ?蜀志,指 人的心 。33、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 ?容止,比喻 代人写文章。34、下榻: 典出后汉书 ?徐稚传,原指 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35、春秋: 典出诗经 ?鲁颂,比喻 年龄、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36、梨园: 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 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 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

12、弟子”。37、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 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 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 :“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8、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39、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 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 豪迈的举止或远 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 :“未夸观海作,

13、空郁钓鳌心。 ”40、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 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 官吏为政清廉。 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今日还珠守, 何年执戟郎?”41、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 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 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 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 对人喜爱或器重。 与此相反的是 “白眼”,42、红叶:代称传情之物。 朱叔真恨春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

14、成诗想到秋。 ”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 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 借指以诗传 情。43、神器 : 指帝位 、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44、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 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45、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 后世因此以 “陶朱”

15、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46、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 后世祀为火神 ;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47、秋水: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 指眉。48、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 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 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 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了这些句子,难怪 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49、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 把钱称为孔方兄 (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50、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