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30603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 关键词 2第一章 引言 3第二章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 42.1 色彩 42.1.1 色彩的含义 42.1.2 色彩对幼儿的性格 42.1.3 幼儿的色彩心理学 52.2 幼儿感知觉 5第三章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73.1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特点 73.2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83.3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与审美教育 9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语 13浅谈幼儿色彩感的培养摘要 在人的各种感知觉中,视觉占主导地位。色彩感知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是色彩。从小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切人都与色彩有着一定

2、的联系,因为色彩具有情感语言的表现功能。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在涂涂画画中,认识色彩对幼儿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关键词 幼儿 色彩感知觉 培养第一章 引言色彩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感情,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是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观察幼儿的内心世界,不容轻视。观察幼儿在色彩选择、使用上的偏好,能够帮助我们透视和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对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产生巨大的帮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色彩泛滥的时代,随处

3、可见形形色色的事物、五花八门的影像。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色彩就无法区分事物,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瘫痪。然而,我们接受到的教育却往往忽视了色彩的中要性。特别是进入现代以来,电脑风暴和数字影像彻底取代了自然的真实物像,决定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在信息的筛选过滤手段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正确认识色彩在审美上的正负双重效应就显事物尤为迫切。因此,无论是从根本上培养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情感关怀,还是扩大一点说,在探索正确应对信息时代的可行性对策层面上,色彩学习觉显得十分必要。色彩研究专家指出,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色彩不是仅仅展现给我们某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为我们提供好了一条理解幼儿情绪状态的重要线索。因为相对形态而

4、言,幼儿对事物的色彩更为敏感,他们单纯地享受着色彩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感情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世俗的观念越来越深,色彩也就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感召力。色彩感知能力对幼儿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要怎样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就很值得我们深究了。第二章 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2.1色彩2.1.1 色彩的含义人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通过五官实现的,每种知觉都不同程度地位人体服务。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在五官中的影响力最大。色彩的概念具有相当广泛的内涵,不仅具有物理学意义,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心理学意义,能够促进幼儿思维、情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色彩也是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之

5、一。观察幼儿在色彩选择、使用上的偏好,能够帮助我们透视和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色彩作为人的一种内在感知本能,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有随着人的生命活动而同在。从遥远的原始社会时代开始人们就无意识地运用色彩,把红土、黄土涂抹在自己的面部和肢体上,还用在涂染劳动工具等物体上。他们认为红色是鲜血的颜色,视为生命的象征。就是这种无意识的认识色彩,使人们赋予了每一种颜色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现在的生活中色彩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广泛的运用在医疗、商业、服务、教育等各种行业中。2.1.2色彩对幼儿的性格对颜色的无意识选择有可能说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旗帜特征;孩子极端的热爱某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

6、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这是儿童色彩心理学的发现,学者通过大量总结和研究解读了色彩是如何揭示儿童内心的?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就一百五十名二至五岁的孩子,进行一年有关儿童色彩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对孩子来说,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意义,例如二种具有不同颜色的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即代表孩子内心有二种不同的愿望、感情相互纠结着。一般来说,色彩明度是决定配色的光感、明快感、清晰感的关键。高调愉快,活泼;低调朴素,寂寞。明度对比强时光感强,形象清晰度高;明度对比弱则形象模糊,晦暗单薄。因此根据儿童心理的分析,在进行儿童玩具设计时就要避免使用低短调、低中调、中短调等

7、明度的弱对比,以免产生忧郁的、低沉的、模糊不清的视觉效果。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颜色偏好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对颜色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们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一、酷爱黄色的孩子,表示依赖心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的角色,爱好蓝色则具有老大或自私欲的意思;二、喜欢红色意味性格较为刚烈、喜欢惹是生非,且感情丰富;三、 粉红色嘛,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之外也意味这个孩子具有高度的审美观、幽雅、柔顺及体贴。四、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包容、宽恕的胸怀及强烈的好奇心与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多半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

8、心,不懂得体谅别人及粗枝大叶的缺点。五、如果小孩子酷爱紫色、黑色、橄榄绿、墨蓝等深色系列时,就得探究其心理背景了,因为其中有很多是属于心理疾病患者。2.1.3儿童的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

9、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儿童也不例外。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儿童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统计表明:儿童大多喜欢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四至九岁儿童最喜欢红色,九岁儿童又喜欢绿色,七至十五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依次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依次是绿,红,白,青,黄,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也就是说,年龄愈近成熟,所喜爱的色彩愈倾向成熟。这是因为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大脑思维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的,明亮的,强烈刺激的色彩,他们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快,补充的快,对外界有着强烈

10、的感知力,对一切都有新鲜感。同时,他们理解符号语言的能力和认识色彩的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孩子们更喜欢用明快的颜色制作图案,使用镶嵌装饰,使用图形结构和对比鲜明的色彩。2.2 幼儿感知觉感知在人作为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它是人的生命存在后最早出现的熟悉方法和过程,是人熟悉世界的最原始方式,也是最低级的方式,是其他认知活动的基础。一切较高级的认知活动,如记忆、想象和思维等,都必须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发展。感知是婴幼儿认知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婴幼儿所从事的各种认知活动,如观察图片、实物和大自然,玩积木、泥工和手工、拼板和插塑游戏,画画、认字和数数等,无不与感觉活动息息相关。感知水平的

11、高低与一些创造性活动有关。感知活动促进了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又大大促进了感知水平的进步。观察发现,具有高成就的音乐家、画家、建筑师、作家、运动员等,无不具备高水平的感知能力,他们都具有在一瞬间敏锐、正确地把握住感知对象特征的能力,并有进木三分地加以表现的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正是在婴幼儿时期打下基础的,并为终生享用。婴幼儿阶段是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感知练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婴幼儿感知的发展,认真开发婴幼儿感知能力的练习,应成为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章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3.1 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特点幼儿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12、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为进行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人从环境中获得的大部分信息(约80%)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的,而色彩感知觉(即色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的实验还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些事实;那些对色彩有敏锐感觉的幼儿往往对色彩辨认的知觉度也较强。这类儿童在性格上往往表现出热情开朗,对周围世界感受丰富,心理健康;对新事物的认识有强烈的渴 望,善于交际;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根据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 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觉,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生儿出生后,对光和色即已能感知。3周后开始对光和色彩有视觉上的反应。2个月后,婴儿的视线开始 集中,但他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因此,3个月内的婴儿,不宜用强烈的色彩去刺激和影响他们。婴 儿周围的环境以淡雅、柔和为主,玩具与物品也应该采用粉色系列为好,室内的光、色、音均宜柔和、安静, 避免过分强烈的刺激。4个月后,婴儿能初步分辨出强烈鲜明的色彩。先是对红色,然后对绿色和黄色起分化反应,明显地喜欢色 彩鲜艳的玩具,而对杂色玩具不感兴趣。56个月时,婴儿已能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行人、飞机、月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