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30567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多彩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图1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图2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图24如图3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到被照射部分()图3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图4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

2、合事实的是()图4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6如图5所示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下说法正确的是()图5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

3、倒立的实像8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7所示中的()图6图79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A小于40cmB大于40cmC大于80cmD大于40cm小于80cm10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

4、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11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如图8所示的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图8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12图9中的图a、图b分别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图b中他拿的眼镜()图9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二、填空题(每空2

5、分,共32分)13小丽站在校园池塘边的树荫下,看到“水里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树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小丽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14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_m,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布做成的。选择这种材料的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教室内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6如图10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_现象,此现

6、象说明:光从_中斜射入_中时,折射光线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图1017图11是某市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图1118毕业前夕,摄影师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各班的同学照毕业照,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遇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_。三、作图题(共10分)19(4分)完成图12中的光路图。图1220(6分)平静

7、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13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图13四、实验探究题(共22分)21(6分)如图14所示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图14(1)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A像和物的大小B像的虚实C物距和像距D像的倒正(2)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移

8、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5)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22(6分)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以下操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做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5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图15(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

9、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如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3(10分)如图16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

10、变大。(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图16)(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好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答案1B2B3D4.D5.B6.D7D8B9A10A11B12.B13直线传播折射143不变15粗糙漫反射所有(任何)16折射水空气远离大于17吸收反射18会聚减小19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21(1)A(2)垂直(3)不变(4)不能虚(5)多次测量,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22(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