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分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29681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尔赛宫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凡尔赛宫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凡尔赛宫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凡尔赛宫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凡尔赛宫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凡尔赛宫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尔赛宫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尔赛宫(Chteau de Versailles)凡尔赛宫(Ch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路易十四选择的凡尔赛宫苑,原来周围是一篇适宜狩猎的沼泽。1624年,路易十三在这里兴建一所简陋的行宫,为砖砌的城堡式建筑,四角有亭,围以壕沟,外观朴实无华。路易十四12岁初次去凡尔赛,对此风光情有独钟。登基后,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在此营造前所未有的盛会场所。图1 总平面图图2 凡尔赛宫鸟瞰全景(由西向东)他聘请全国最著名的造园大师勒诺特尔主持兴建,又选用最杰出的建筑师、造园家、画家、水利工

2、程师加盟其中。所以,凡尔赛宫苑的兴造,代表着法国当时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上最高的成就。凡尔赛宫占地面积1600公顷,其中花园面积达100公顷,加上外围的大片人工林,总面积6000余公顷。宫苑的中轴线长约3000米,如包括伸向外围及城市的部分,则长达14千米。从1662年始建,至1688年大致完成,历时26年之久。图3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

3、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但是,凡尔赛宫过度追求宏大、奢华,居住功能却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图 4总体规划。轴线分析(图5),宫殿做东朝西,建造在人工的台地上,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图5中红色区域为园林轴线 整体布局(图6),东面是三侧建筑围绕的前庭,正中有路易十四骑马雕像。庭院东面的入口处有军队广场,从中放射出三条林荫大道向城市

4、延伸。园林布置在宫殿的西面,近有花园,远有林园。图6 整体布局分析图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图7 8)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起居室,从中可以眺望穿越城市的林荫马路,象征路易王朝控制巴黎,控制法兰西乃至整个欧洲的博大雄

5、心。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镜厅,又称镜廊,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

6、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图 7图 8图9 主宫殿建筑平面图图 10宫殿突出部分前建刺绣花坛,后改成“水花坛”,由五座泉池组成而未能实现,现在的水花坛是一对矩形抹角的大型水镜面。大理石池壁上装饰着爱神,山林水泽女神以及代表法国主要河流的青铜像(图11)。塑像都采用卧姿,与平展的水池很协调。坛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方明亮的大运河交辉相应。图11 大理石池壁上的卧姿的青铜像图 12从水花坛西望,中轴线两侧有茂密的园林,高大的树木修剪整齐,有发达的林冠线,增加了中轴线的立体感和空间变化。花园中轴线的起点是“拉托娜泉池”,池中是四层大理石圆台,拉托那雕像耸立顶端,手牵着幼年的阿波

7、罗和阿尔忒密斯,遥望西方。下面有口中喷水的乌龟、癞蛤蟆和跪着的村民。水花喷溅,雾霭缭绕,邻人不禁想起朦胧般的罗马神话。拉托娜泉池两侧各有一块镶有花边的草地,成为拉托那花坛。中央是圆形水池和高大的喷泉水柱,草地的轮廓与拉托那泉池嵌合一起,显得协调完美。 图 13水系分析(图14),运河是凡尔赛宫园林中最壮观的水景,也是控制其园林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 十字形大运河将整个地块分开成4部分.相对于南部而言运河所处的地区比较空旷,只在北部设有皇家广场,东部辟为特里阿农区. 在运河周围围绕该形式变化多样的道路,特别是在运河的横臂处,原本延伸的两个道路被阻断,由沿轴线的纵向行走改为绕向横轴两端,然后通过几次

8、变换方向,回到轴线上. 正是运河的清晰划分以及与斜向纵横道路的相互关联,使得这样一片空旷的区域虽然与南部有较大的疏密对比但仍然多样而富于变化。图14 平面水系分析图运河对空间处理还有联系空间、协调疏密关系的作用,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运河往南是密集的宫殿群和凡尔赛宫苑的主体景物,而北向是大片开阔地带,东边是大小特里阿农宫,西向则较为空阔. 从平面图上看,贯穿的十字形大运河,形成了联系几个部分的纽带。将运河去掉,原有道路贯穿,能够感觉到整个空间单调了很多,同时原有的几个部分缺乏联系,彼此孤立,此地块显得杂乱无章。 水渠主要体现划分空间的作用,据一些学者研究:水渠的原形是修道院或蔬菜园里起灌

9、溉作用的水道,出于操作的需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分割,因为打断了原本连贯的地块,因而形成了对空间的划分。 泉、池因为体量关系并不能够划分空间,但是由于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起到标志物的作用,活跃了轴线. 从宫殿北望,沿轴线分布的泉池配合道路,将轴线分段. 从照片上看,虽然远处有高起的阿波罗泉池,但是因为透视以及实际距离产生的深远感,沿轴线看到的物体,没有太大的高差以及大的体量变化,并不影响轴线伸向地平的恢弘气势. 从平面图上看阿波罗泉池已经是序列中较大的水池了,在巨大的轴线面前尚且呈现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其他泉池虽然能形成小范围的标志,但更多的作用是充当轴线上的活跃因素. 水景无论大小都是景物的一部

10、分,都会在地面占据一定范围,通过这个范围对周围景物布置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空间,这点作用其实和道路是相通的,不同之处只是水景基本无法进入,不仅占据空间还对其进行分割.呈现点状的水景不能让人涉足的区域少,作用和一个雕塑近似,不过更富于变化. 即使在小范围内也只是一个简单标志. 图4是橘园的水镜面,可以看到当水景占据了一定空间之后它的作用就改变了,成为空间的主导,整个空间围绕它布置,形成和它相一致的氛围. 而前面说到的水渠运河,因为体量足够大,已经不局限于影响小范围的空间了,它们形成了全园尺度上的空间分隔,通过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在空间中制造各种关系,丰富了空间。造园特色,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

11、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也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它极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园面积大、花园主轴线强调视觉效果、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几何对称美显著、植物造景以及瀑布和喷泉的应用几个方面。总而言之,凡尔赛宫吸收各地宫殿、园囿的特色而熔为一炉。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座纪念碑,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也是国家的行政中心,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法国古典主义宫殿及园林的代表作。凡尔赛宫整体的建筑规划形体对称,中轴东西向。包括了前宫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来表现。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则作几何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线加以延伸,大方得体。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所效仿。凡尔赛宫是法国园林建筑中的奇葩,显示了法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图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