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急救知识.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29234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急救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工急救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工急救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工急救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急救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急救知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急救知识 一、实行人工呼吸应注意的事项:实行人工呼吸法时,应留心观察触电者脸部的变化,如果发现嘴唇会开、眼皮活动以及喉咙有咽东西的动作时,说明触电者开始自动呼吸。这时应该暂时停止几秒钟,观察触电者自动呼吸的情况,如果仍旧不正常或者很微弱,应继续进行,直到恢复正常的呼吸为止。当触电者清醒以后,应让他继续躺着,不可坐起或者站起,以免引起危险。触电者恢复正常以后,应该看护几小时,以便正常呼吸一有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室外实行人工呼吸时,如遇雷雨而触电者还没有恢复正常呼吸,应搬到室内继续进行,不能停止。实行人工呼吸法不能轻易中断,也不能着急,必须一直做到触电者起死回生或经医生证明确实死亡,无法

2、挽救时为止。根据实际经验,使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触电者,有长达7-10小时后救活的。二、在人工呼吸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在实行人工呼吸法前,应该先把触电者身上的衣服和裤带解开以免妨碍呼吸。如果触电者牙关紧闭,应设法使嘴张开,挖出嘴里的食物、假牙、鲜血粘液等,把舌头拉到嘴外,以便于呼吸。为了不使触电者受凉,还应在身下垫一些暖和的被褥,在比较冷的地方,触电者身上也可以盖上毛毯和外衣,再在身旁、脚旁放上热水袋,以保持触电者身体温度。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后,即可开始实行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三、有人触电用什么方法使他脱离电源:有人碰上了电线,必须想办法使触电者离开带电的物体,不然,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长,危险就愈大

3、。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第一件事就要以最迅速、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断开电源。在用电中,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控制电源开关、保险盒或插销较近时,最简单的办法是断开电源,拉开保险盒或拔掉插销,这时电源就不能再继续通过触电者的身体。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电源开关很远,不能很快的拉开电源开关时,可以用不传电的东西,如干燥的木棒、竹竿、衣服、绝缘绳索等(千万不能用导电物品),把触电者所碰到电线挑开,或者把触电者拉开,使他隔离电源。如果当时除了用手把触电者从电源上拉下来以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救护人最好成绩能戴上胶片手套,如果没有胶片手套,可以把干燥的围巾或呢制便帽套在手上,或给触电者身上披上胶片布,以

4、及其它不导电的干燥布衣服等,再去抢救。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救护人可以穿上胶片鞋站在干燥的木板或不导电的垫子上,或衣服堆上进行抢救。抢救时只能用一只手去拉触电者,另一手决不能碰到其它导电的物体,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在抢救过程中,只能用切断电线的办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更应特别小心。这时可以用干燥木柄的斧头或装有绝缘柄的钳子,把带电导线砍断或剪断。切断电源时,应该把触电回路的导线全部切断。但是,必须一根一根地砍断或剪断,不能几根导线一起割断,不然会引起相间短路,发生其它事故。四、人工急救最常用的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或口对鼻吹气法)2、俯卧压背法3、仰卧压胸法4、胸外心脏按摩法5、针灸法。现场人工急

5、救需先判定呼吸是否停止:看胸腹呼吸起伏;听出气声;感觉患者口、鼻有气体吹拂。松解衣带、领扣和胸腹部衣服。如口腔内有假牙、粘液、血块、泥土等应立即取出,以免阻塞呼吸道。如舌向后缩,应用纱布等将舌拉出。气道异物阻塞处理:可用背后拍击、腹部或胸部手拳冲击、手法取异物、机械取异物等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病人仰卧,托起下颌,张开口,捏住病人鼻孔,头部尽量后仰,舌头不要堵塞咽喉。急救人员自己先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的嘴(两嘴对紧,不要漏气)用力吹气,病人胸部扩张起来后,停止吹气,并放松鼻孔,使其胸部自然缩回去。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 次,直到病人呼吸恢复为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

6、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捏紧鼻孔下端)。、抢救开始后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呼吸为1。52秒钟。、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全部包住)。、用力向病人口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 注意事项:、 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

7、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 单人心肺复苏术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 双人心肺复苏术时,每按压胸部5次后,吹气一口,即5:1。、 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1012次/分)。、 也可用口对口呼吸专用布罩,或用简易呼吸机代替口对口呼吸。、 在抢救吸入毒气如硫化氢、氰化物急性中毒时,需防止救护人员在施行口对口换气时因吸入患者呼吸道排出的毒气而致中毒。2.俯卧压背法 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一侧臂向前伸直,使其头枕在另一只弯着的手臂上,腹部用枕头垫高。急救人员跪伏在病人大腿两侧,面向病人头部,两臂

8、伸直,两手掌平放于病人下胸背部两侧,均匀地用力按压后背下部,使气体由肺脏排出。然后两手放松,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使胸部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 次。此法对触电及溺水者更为适宜。3.仰卧压胸法病人仰卧,头侧向一边,尽可能将舌头拉出,背部垫上枕头或衣被,使胸部抬高。急救人员跪于病人大腿两侧,以手掌贴于病人两侧肋弓部,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借上半身的体重用力向胸部上后方压迫,挤出胸内空气,然后松手,胸部自行弹回,使空气吸入。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1820 次。在实施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病人安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衣服,但不要使病人受凉。(2)用纱布或

9、手帕清除病人口中的痰液、血块、泥土或假牙等物。(3)口对口呼吸时,嘴与嘴间可放上手帕或几层纱布,但不要太厚,以免影响空气吸入。(4)人工呼吸的同时,可肌肉或皮下注射呼吸兴奋剂,如 25%可拉明 12 毫升等。(5)病人有微弱的自然呼吸时,人工呼吸应和病人的自然呼吸节律相一致,不可相反。(6)病人呼吸恢复正常后,方可停止,如果病人呼吸再度停上,则应再次施行,不可中断,只有确定病人已经死亡,方可放弃抢救。(7)用力要适当,以防肋骨骨折,也不要挤压胃部,防止将胃内容物压出,阻滞呼吸。(8)抢救开始时,首次吹气两口,每次吹气量不要大于 1200毫升,以免造成胃扩张,儿童吹气量在800毫升左右,以胸廓上

10、抬为准。(9)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在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其目的是强迫心脏恢复自主跳动,胸外心脏挤压法时,应该使触电者躺在比较坚实、平整、稳固的地方,保持呼吸道畅通(具体要求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者踊跃在病人腰部。4、胸外心脏按摩法:一只手用中指指尖对准病人颈部凹陶的下缘,手掌按在胸部,另一只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掌根用力向下压,使胸骨下段与相连的肋骨下陷34厘米,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击。 挤压后突然放松,掌根不必离开胸膛,依靠胸廓弹性,使胸骨复位,此进,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回以心脏。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有节奏地进行,每秒钟一次,一直到触电者的嘴唇及身上皮肤的颜

11、色转为红润,以及摸到动脉搏动为止。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靠救护者的体重和肩肌适度用力,要有一定的冲击力量,而不是缓慢用力,但也不要用力过猛。如触电者是儿童,可以用一只手挤压,有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以挤压100次左右为宜。5、急救中的针灸治疗: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30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现仅就本人资料所及和临床之实践经验,对常见危急病症的针灸救治方法试述如下,仅供参考。、晕厥本症是由于一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多为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血管运动失调或神经精神因素不稳定而诱发。取穴及治法:发作时取穴:合谷、人中、百会、少商。手法:先使病人取头低足高

12、位,同时注意保暖,维持呼吸道畅通。先针合谷、人中二穴,捻转加提插,强刺激,不留针。随后再针刺百会、少商,轻度捻转,得气后留针,间歇运针,直至完全清醒。发作后取穴:百会、内关、神关、足三里。手法:上穴均用毫针捻转补法施治,针时嘱患者放松身心,意守丹田,自然呼吸。针入穴后,则结合呼吸补泻,吸气时意守丹田,呼气时意守针下,如此7呼。一天一次,共治5次为一疗程。、虚脱多因体质素虚,加之过度疲劳、大量出汗、剧烈腹泻等原因而引起,临床上以面色苍白、汗出肢凉、脉微细为主症。取穴及治法:足三里、内关穴:毫针刺用捻转补法。神阙穴:用艾条隔盐灸。关元穴:用艾条直接雀啄灸。病人头低足高位,艾灸结合指针按压法,针刺留

13、针并间歇运针布气催气,以肢温、汗收、脉起为度。针灸治疗至吞咽功能完好时,及时给病人以热饮。、癫痫(略)、休克本病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可见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厥逆等症状。常见于重度感染、中毒、严重创伤、大量出血、重度脱水、过敏等严重情况下,本病为一种危症,很多危重疾病末期都常常出现休克。抢救休克宜采取综合措施。针灸可改善症状,故宜积极运用,以配合治疗。一部分休克单用针灸救治也可收到良效。取穴及治法:取人中、涌泉、足三里、肾上腺(耳穴)、皮质下(耳穴)。先用毫针强刺激人中、涌泉二穴,留针3060分钟,并间歇运针。后再加针足三里穴,平补平泻,分层寻气,得气每至,慎守勿失

14、,留针30分钟并间歇运针。可酌加直接灸法,此时可同时在耳穴肾上腺、皮质下穴位埋针。针灸的同时积极进行其它急救措施。运用针灸急救休克,不仅可以配合其它方法提高救治效果,而且可以在血压回升、病情好转后,维持血压,改善循环,巩固急救成果,防治病情反弹,直至取得抢救的最后成功。、昏迷可由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功能严重紊乱引起。临床上以意识丧失、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为主要特征。重度昏迷除仅维持呼吸及血液循环外,感觉、意识及各种反射均消失。较轻度的昏迷,吞咽、咳嗽、角膜及瞳孔反射等仍可存在。昏迷常发生于各种疾病的重危阶段(如脑血管意外、严重中毒等),所以,临床急救昏迷时必须积极地治疗原发病。针灸可醒脑开窍,减轻昏

15、迷程度,调节全身机能,故可作为一项常规抢救措施。取穴及治法:取素篌、合谷、十宣、丰隆、手足十二井穴。先用毫针刺素篌、合谷穴,行强刺激捻转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痰多加丰隆穴泻之,留针30分钟。必要时可酌情延长留针时间,并间歇运针。留针期间,用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和手足十二井穴出血。探测预后可用毫针刺中冲穴12分深,医者意导针下,持续捻转,勿使针尖游离得气之穴位组织,捻针片刻,如患者知痛呼叫或肢体抽动,则预后良好,反之预后欠佳。、心跳骤停多发生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老年人多发。取穴及治法:先于心前区拳击,使心跳复苏。如仍未复苏者可继行心外按摩。复苏后的心跳,一般很微弱,且易再停搏,此时可针刺内关穴,针尖向近心端,努而刺之,轻轻捻转,医者行针布气,随针上下,呼吸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再针哑门穴,针入8分深,平补平泻,以知为度,不留针。如此针之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调整心律,防止心跳再度停搏。、急性酒精中毒临床上经常遇到急性酒精中毒(醉酒)的病人,开始缺少有效的治法,后在对症治疗酒后剧烈头痛、大量呕吐等症的过程中,发现针刺对酒后的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呕吐、昏睡、精神异常及应变(工作)能力低下、运动功能失衡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除此外尚可用于促醒,治疗方法是:取少商(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