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29193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析专业:教育管理考生姓名:蒋爱丽考生所在单位:河北魏县大马村乡中学准考证号:042396340109导师姓名:刘国学联系电话:15832021456完成日期: 年 月 日目录 页数一摘要,关键词,教师幸福感的内涵1 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外在因素4三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内在因素9三。总结12四参考文献13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者:蒋爱丽摘 要: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

2、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造就了幸福,幸福是需要教育的。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真正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却为数不多,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呢? 关键词: 幸福感 教师幸福感一、教师幸福感的内涵 1.幸福感幸福感在英语中有Happiness,Well-being,Psychological Well-being等,有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含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SWB),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是一种生存状态,表示幸福的主观感受,也称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幸福的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人们

3、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2教师幸福感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就是人性得到正面肯定时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主观心理体验与客观伦理的统一。教师的幸福感也应该是教师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和教师职业得到提升的一种综合的统一。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其目标与理想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了实现,自身也在其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从中感受到职业的兴趣和人生的快乐,这是其他任何

4、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幸福感。 3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据四川师范大学课题组的调查,801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很大!且压力主要源自学生成绩和学生管理。除此之外,教师的压力还来自领导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和经济压力。在来自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中小学教师的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据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1的教师“食欲减退,身体不适”,574的教师“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55的教师“情绪化、易发脾气”,而43的教师“对工作、生活失去热情或兴趣”。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

5、教师的幸福感呢?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外在因素。1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直接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已有昔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尊者转变成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学生的朋友等多种角色,真正体现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虽说岁月如刀在他们额上刻下道道皱纹,教学过程中的零零屑屑已使他们身心交瘁,但当他们看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昔日的调皮鬼已跃然成为当地有名气的企业家,当日的高才生已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青出于蓝而胜与蓝”,成了知名学者或行政高官时,教师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因为是自己的付出、指导让学生一个个从懵懂无知走向机智成熟,从弱小走向

6、了强大。徐特立老师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是啊,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以及今后为社会献计献策时,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可谁又能保证每个学校都能出好人才,每个老师都能教出好学生呢?现在的孩子上网,尤其是留守儿童,不爱学习,无理取闹的很多,再加上农村乡中的无奈正当老师们暗自庆幸班内有几个好苗子,准备重点培养的情况下,“希望便从这里放飞”跑到县里或市里去了,每届出不了几个县一中的,教师没成就感,何谈幸福感呢?2学生的爱影响了教师的

7、幸福感。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尽到了一个摆渡人的职责,使他们在茫茫人海中自由遨游。若干年后,学生也许会忘记你所传授的知识,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份情谊却永远难以忘怀。教师节之际,收到学生们的一份份贺卡,虽然礼薄,但教师感到的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幸福的厚重。前不久,新闻刚播出北方将大幅降温,我的手机上收到好几条短信,说“老师,注意加衣服保暖。你身体不好,别着凉”,“别问我是谁,我正在天津一家超市上班,我会记住您说的成功青睐那些勤奋者,等我干出点成绩时我会看望您的”。我当

8、时的心被幸福的水浸润着,好感动,后来才知道是谁,尽管她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可她记得那句话,并且去做了,相信她今后的人生一定很精彩。一连几天,我觉得天是那样的蓝,孩子们是那么乖,一切是那么美好。学生的爱是满足教师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的爱相比,它更加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3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形成首先,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本位的思想,因此领导与上级的意见就是一只指挥棒;同时,教师也有得到领导赏识的心理需要,所以,得到领导的支持与肯定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

9、,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记得刚进学校的第一年,校长分配我担任毕业初一班的班主任,也是我校有史以来第一个女班主任,接到这个任务,我心里既高兴又担心,怕给学校抹黑。校长看出了我的心事,找我去谈心,并告诉我:“我让你带这个班,我知道你是有能力的,一定会干得很出色” 在这个“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中,学校的关爱是教师最渴望的,尤其是来自校长的赏识,有时哪怕只是一个细节。其次家长的信任和肯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在教师工作的认识和评价方面,家长既是社会的代言人,也是教师工作质

10、量的直接评价者。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教师的心。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在汪来九老师的报告中说到这样一件事:在春夏之交的一个傍晚,突然雷电交加、暴雨急至,可是学校里只有一把雨伞,汪老师把学生们一个个送到家,自己全身却湿透了。然而学生们安全了、家长们也放心了,换来的是家长们一声声的感谢和敬佩,“老师,你真好!”最纯朴的一句话,让汪老师心里暖了,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是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再者,社会支持的支持程度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形成。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

11、感、归属感,提高自尊心、自信心。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亲师信道的课堂风气等。在我国历史上,“师道尊严”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备受世人敬仰,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当今社会,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高。当教师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任务重、家长要求高、学生素质差等状况时,其付出经常得不到认可,导致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因此教师不再备受尊重,人格和自尊受到打击,慢慢产生自卑感,社会给予教师的压力远远大于支持,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大大降低。4经济收入等物质保障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形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7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

12、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将这7个层次的需要归结为三大类型:一是“低级需要”,即生理需要,也就是物质需要;二是“中级需要”,即社会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3个层次;三是“高级需要”,也就是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个层次。根据人的需要层次,幸福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教师的幸福感正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一定的物质保证,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前提。人自从出生,首要的就是生存,为了能够生存,就不得不为起码的物质生活而奋斗。一个被生理饥饿、身体不适和环境危险所困扰的教师很难会把全

13、部心理能量投入到教学之中。不说别的,单说今年的物价飞涨,而教师的工资却没做相应的上调,导致广大教师成了无肉无菜的纯“粮民”。Bradburn(1969)研究证明,高收入者有较多的正性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这与当前的很多研究结论一致,即经济收入与SWB呈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幸福感较高。当然,经济收入的影响是相对的,它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比较,向上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向下比较则提高主观幸福感。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师的收入水平与福利待遇难尽人意,象我们乡中学校,生源又少,学生基础又差,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根本

14、没什么奖金,与县城的中学比起,简直是天壤之别,何谈自我满足,更何谈幸福?因此,幸福不是超越世俗的愉快和满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教师的幸福也要有基本的甚至较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如果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都不能满足教师需要,就谈不上教师能够认真教学了,就更谈不上教师能体验到幸福感了。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内在因素。1教师自己对职业的认识影响幸福感的形成。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核心自我的实现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有效实现必定要以职业为载体。也就是说,核心自我的实现要以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为前提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教师要明确职业的真正内涵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性。教师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职业活动,指向人的心理世界,是人类社会具有极强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复杂工作之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的心理和灵魂,职业实践方式以主体间交往为主,交往双方都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教师职业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教师的报酬形式实际上不仅通过物质回报一种途径,师生间在课业传授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贡献等,都是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的幸福感更在于它的精神幸福,这表现在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