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29184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2、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

3、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

4、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

5、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一、什么是教学设计1、概念界定过程规划说方法说技术说2、概念阐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3、教学设计的层次依据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分层以“产品”为中

6、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分层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依据教学过程的不同要素为中心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分类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操作步骤)(一)、课前系统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

7、么的分析)。(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3、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

8、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5、教学方式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二)、课堂系统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课前探究设计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9、。2、新课导入设计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4、课堂总结设计(1)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三)、课后系统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